4 突圍,寒冬中崛起(2 / 3)

在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後,這一軟件終被開發出來,遺憾的是,由於中美兩國市場差異過大,軟件剛推出不久便被流放了。李彥宏再次陷入事業困境,往日高大瀟灑的他,失去了曾經充滿陽光的笑容,整日愁眉不展,身體也跟著抗議起來。徐勇一直勸慰李彥宏應休息一段時間,好好調整一下狀態,可他哪有心思安穩?

在此關鍵時刻,一個“小天使”救了他——女兒出生了,這下他想不休息都不行。

李彥宏是個典型的顧家暖男,到了美國之後,整天看著女兒傻笑,忘卻了往日憂愁,徹底進入了放假的狀態。一轉眼,他已在美國待了半個月之久。那時他最喜歡做兩件事,一是整天抱著女兒,二是陪著妻子爬山。

然而好景不長,煩心事又找上李彥宏。這天,他抱著女兒在屋裏散步,突然覺得很不舒服,剛要坐定時,胸口一陣鑽心的劇痛。

在妻子的陪伴下,李彥宏去看了醫生。可是“庸醫”覺得,李彥宏的身體並無大礙,吃點消炎藥便可緩解。但事實上,他的身體裏出了大問題,胸部肌肉組織裏出現了感染,長了個雞蛋大小的腫塊。這是在一天夜裏,他再次劇痛難忍,去別家醫院再次檢查後方知。

醫生要求李彥宏立即做手術。術後,李彥宏很快出院,醫生卻連藥都沒開,隻是交代馬東敏要按時為李彥宏清理傷口。家裏沒有進行麻醉的條件,而沒有醫生的處方也很難拿到止痛藥,在休養那段時間,李彥宏每天都要在家裏演一次“關二哥刮骨去毒”的重頭戲。

經過一段療養,李彥宏的病總算有些好轉,也到了回國的時候。李彥宏很早就想回來,主要是怕自己讓妻子太過操勞。另一方麵,百度未來的發展問題遲遲不解決的話,無異於看著百度等死。

那段時間,李彥宏很彷徨。眼看著網遊平地崛起、短信平台日漸昌盛,一個接著一個的新鮮網絡事物如天降奇兵一般登上舞台,在短時間內,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已將搜索引擎技術拋在了陰暗的角落。

李彥宏的很多朋友都勸他,不如也試著經營網絡遊戲,畢竟這是此時最賺錢的。更何況,就百度的現實來說,有了資金才能走出困境。

李彥宏堅如磐石,毫不動搖,他覺得搜索引擎還有很多待開發的巨大潛力,必須深挖細作,找到適合百度的最佳商業模式才行。

很快,李彥宏做出決定,把百度做成一家獨立的搜索引擎公司,直接麵對終端客戶。這一明智之舉,今天回過頭來看,不失為百度曆史上最具裏程碑意義的決策。

在逆境中前行

李彥宏從美國歸來後,身體還未痊愈,不得不再次入院。

躺在病床上的他,腦子裏都是關於百度的一幕幕,他雙眼緊盯著天花板,身體上的疼痛就像互聯網蕭條期過後的陣痛一樣,繼續刺激著他的敏感神經。隻是,他一刻也不停地思考著百度的未來。

百度一直都以“在你成功背後”作為公司的經營口號,這也是百度的生存模式。然而,該模式對客戶的依賴性、對利益的局限性都過大,已經成為百度持續發展道路上的羈絆。李彥宏知道,若想讓百度走出僵局,必須找出更適合百度發展的有效模式。他將這個過程中的自己,稱為“從純粹技術工程師向企業領導轉換的過程”。

李彥宏自身所具備的領袖條件,並不亞於專業的管理人才,這是他與其他專業技術者和管理者最不同之處。

提起李彥宏想將百度打造成一家獨立搜索引擎公司的構想,這並非突發奇想,而是與其經曆密不可分。

早在1996年時,李彥宏就已發現了搜索引擎中存在的諸多嚴重“作弊”問題,這一現象主要表現在:網站的後台管理者可根據自己的意願,讓自己的網站或網頁出現在瀏覽器的最前排,讓所有人最先看到。

不過,當時的搜索引擎技術並不發達,主要依賴於詞頻統計原理設計而成,所以,這個問題很容易被人利用。比如搜索AP-PLE這個詞彙,雖然搜索者並不是APPLE(蘋果公司)的工作人員,但他們之間存在利益關係,那麼就在網頁上將該詞反複寫入,或是將網頁標題中加入更多的“APPLE”,這樣一來,APPLE就很容易出現在搜索結果頁麵的最前端,這無疑是對搜索引擎搜索結果真實性的最大挑戰。

接觸的越多,李彥宏越發意識到,若將這個“作弊”現象合理利用,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另一番效果。

當時,他正在給《華爾街日報》的金融係統做設計,在工作中很依賴搜索引擎,時間長了,他發現了這些問題,但他那會兒還不具備將“作弊”現象轉化成財富的能力。

幾個月後,他率先創建的超鏈分析技術發布,正是這個技術,解決了存在於搜索引擎中的作弊問題,使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的排序能完美結合在一起,這項技術也因此在美國獲得專利,他還將超鏈分析技術植入到Infoseek的GO.COM的搜索引擎中。

這項專利技術的發明和運用,改寫了世界搜索引擎曆史,將這一技術帶入了新的高度,為此領域開啟了另一扇財富之門。

光陰似箭,李彥宏很快又開發了另一項極具互聯網市場價值的創新技術——GO.COM圖像搜索引擎。到了1999年年底的時候,全世界大多數搜索引擎都已更新為超鏈分析技術。

此時,問題出現了。搜索引擎在技術上既然擁有這麼高的地位,為何大多數搜索引擎公司仍止步不前,前途一片迷茫?關鍵問題並不在技術,而是商業模式。不管你擁有的技術多麼強大,多麼先進,如果不能實現或是產生相應的回報,企業一樣無法繼續生存。

李彥宏親眼目送了Infoseek、Look Smart、Inktomi等老牌互聯網公司的相繼離去,它們各個都從如日中天到慘淡經營,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些老牌勁旅,難道真的不善於做搜索引擎?別忘了,李彥宏便出自Infoseek公司。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會第一個吃螃蟹。Goto.com推出了一項新技術,其發明的付費排名搜索引擎,讓搜索引擎技術在互聯網行業中有所複蘇。曾經和Infoseek官司不斷的Goto.com,此時轉做搜索引擎公司,並為搜索引擎技術創造了極高的商業價值。

Goto. com的商業模式為:用關鍵詞競價,根據網站的出價金額來決定出現在搜索結果上的位置;當搜索結果被點擊時,則產生競價的對應費用。

這種模式很好理解,出的錢越多,被搜索對象就越會出現在顯眼的地方。這樣一來,用少量的投入就可換回大量潛在客戶,如果同行業內的兩家公司同時對一個關鍵詞競價,將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還能有效地提升企業知名度,並促進消費額度的增長,實在是牛掰的辦法。

打個比方,用戶在搜索欄中輸入水果時,搜索引擎就會自動檢索與水果有關的網站,並根據競價標準為這些網站排名。排位靠前的網站,便增加了客戶瀏覽量,從而獲得更多利益回報。因此,被檢索的網站獲利,提供檢索的搜索引擎也能獲利,一舉數得。

傳統媒體行業存在的固定成本,製作成本和後期廣告投放成本都很高。Goto.com的出現,遊刃有餘地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在降低了推廣成本的同時,擴大了宣傳效果,也最大限度減少了中小企業的經濟負擔。

不管什麼行業,其中的大型企業畢竟是少數,中小企業數量大。對於它們的推廣投入,似乎很難獲得更高的利潤,但由於薄利多銷,並且在互聯網中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所消耗的成本微乎其微,故此這一利基市場反倒能貢獻更有吸引力的報酬,而此種商業模式,也成了最賺錢的模式。

隻是,這種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客戶源的模式,讓李彥宏想到了一個純粹的美國人的理論。美國《連線》雜誌主編克裏斯·安德森是個對數字敏感的人,他能從數字中研究出萬事趨勢。一天,他和朋友e Cast首席執行官範阿迪聊天,範阿迪說,自己在數字音樂點唱的統計數字中發現了一些秘密:大部分聽眾都對98%的冷門音樂有著很高的需求,這說明冷門音樂其實也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於是他把自己的理論稱為“98法則”。

克裏斯·安德森對“98法則”頗感興趣,借由這個貌似不合乎情理的理論,他開始著手研究各大互聯網零售商的銷售數據和傳統零售商的銷售數據,他經常用亞馬遜和沃爾瑪做比較,最後發現了一個極其符合統計學原理的規律——大數定律。

這個定律若是用圖像表示,則是我們熟知的“拋物線”形態,主要以兩端低中間高的山峰式概率分布模式呈現。安德森在後續的研究中發現,過去的那些因概率低或需求低的尾部,卻成了互聯網產業的另一商機。

這個發現,就是後來享譽世界的長尾理論——在成本和效率同時作為製約因素時,人們隻會去關注一些重要的人或事物,如果用正態分布曲線來描繪這個現象,那麼被關注的人和事物就會出現在曲線的頂部,而尾部就是那些被忽略的部分。但在網絡中,客觀因素所帶來的製約小了,關注成本就會大大降低。這樣一來,尾部就可能被關注到,相比較現實生活,尾部的效益率是與頭部相同的,甚至會超過頭部。

在傳統的營銷理論中,80%的利潤是由20%的客戶提供的,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這個理論主要描述的是,在企業的客戶服務中,將主要資源都放在20%VIP客戶上,來獲得更高的利益。長尾理論的出現,則徹底顛覆了“二八定律”,並被IT朝聖地矽穀奉為圭臬。

1998年2月,Goto.com的收入遠遠超過了同行業的其他公司,作為第一家付費排名搜索引擎供應商,它的成功令人目眩。次年,Goto.com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首股價曾一度飆升至30多美元。2001年,Goto.com將公司名字改為Overture。

成功的例子,給了李彥宏重大啟示,他將這些案例和經濟理論整合起來,找出了一條更適宜百度的經營模式。他覺得,付費排名模式讓一度被忽視的搜索引擎技術起死回生,扭轉了他在互聯網中的敗局。此後,搜索引擎不再需要單純地依賴於門戶網站,而可憑借自營的商業模式獲取利益,完美生存。因此,對百度的長久發展來說,Goto.com的付費排名模式宛若當頭棒喝。

李彥宏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徐勇,徐勇覺得很靠譜,兩人經過對資料的分析和縝密思考,決定在結合中國市場實際需求的同時,將百度商業模式轉變為競價排名模式。

多年後的今天,李彥宏又對“競價排名”這個名詞提出了新看法。他覺得,這個詞其實並不準確,競價的確左右排名,但結果並不完全由競價而定,排名的合理性才是排名規則的核心。

百度上線,推競價排名

李彥宏經過了一番曆史與現實的考量之後,決定了將“競價排名”定為百度主要的商業模式,並將這個提議帶到了百度2001年年度董事會會議上。

這次大會,李彥宏未能親身參加,受製於之前的手術,他的身體不適合奔波操勞,隻能在百度深圳分公司總經理辦公室通過網絡參加這次年度股東大會。

相比較出國前,李彥宏整個人的狀態更好了一些,雖然身體上仍有病痛糾纏。但這次,他顯得信心十足,因為百度的未來有著落了,資金有了,發展方向也有了,現在就等著股東們同意了。本以為,股東們會一票通過他的提議,讓他始料不及的是,關於百度脫離門戶網站,轉做獨立搜索引擎網站,並開展競價排名的計劃,卻遭到了股東們的一致反對。

仔細想想,股東們的反對也是情有可原的。競價排名是新興網絡模式,股東們對此並不是特別了解,想要在短期的內看清市場走向,確實有些強人所難。更何況,中美兩國網絡市場結構和環境都存在著巨大差異,雖然Goto.com的競價排名模式大獲成功,但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卻是無法預知的。

李彥宏自己心裏也清楚,在全球互聯網行業仍處在困難期的情況下,百度最需要做的是穩紮穩打,做好眼下工作,盡量少犯錯誤,沒有必要去承擔更多的風險。然而,現實處境不允許他做太多考慮,百度必須殊死一搏。

事實上,李彥宏的做法的確有些冒險。百度的全部收入,主要來自為門戶網站提供搜索引擎技術,來賺取微薄的服務支持費用。如果轉型做獨立的搜索引擎網站,將會和門戶網站形成對立關係,在沒有客戶的時候反而丟掉了原有的大客戶,這令其連眼前的微薄收入都無法維持。

而競價排名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利潤,產品適應市場的周期和用戶接受競價排名的過程,其時間是無法估算的。從投資的角度看,股東們的擔心也是正常的,如果失敗,百度必死無疑。

在會議上,每個人都在強調自己的觀點,氣氛十分緊張,最初的意見交流也變成了愈演愈烈的爭吵。

麵對各方的反對意見,李彥宏像變了個人似的,毀掉了平日大家眼中那個處事冷靜、理智,連大聲講話都不會的文明人形象,他用盡一切辦法來說服投資方,在爭論過程中越來越激動。

轉眼間,會議已進行了幾個小時,手中的電話都已熱的發燙了。李彥宏打定主意,現在正是緊要關頭,一定要堅定自己的觀點。在他充滿激情的言辭辯論之後,反對方仍未鬆口,即便他的計劃和觀點清晰明朗,也都於事無補。

李彥宏發火了,他對著電話怒吼道:“不讓百度做獨立搜索引擎網站,那就別幹了!”然後將手機狠狠地摔在桌子上,散落的碎片飛的到處都是。這是他第一次讓別人見識到自己的火氣,而且是大動肝火。

李彥宏一貫的自信,在這個時候被一次一次挑釁,他從不用情緒解決問題,但隻要是他認準的事情,也沒人能改變。

磨來磨去,投資人被李彥宏說服了。在又一次會議上,股東們全票通過了李彥宏將百度轉型為獨立搜索引擎網站的提議,並在網站上線的同時,實行競價排名模式。李彥宏回到北京時,他們告訴他:“其實,你的觀點,到現在我們都不是很接受,但是你的態度打動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