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了一年創業期之後,百度日本公司的發展也逐步走上了正軌,各崗位的員工均已到位。最早的百度日本公司隻有陳海濤這一個“光杆司令”,而此刻,已有20名員工,其中僅有5人來自中國。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地日本化,公司員工的工作語言是日語,而非中文和英語。

2007年,是百度悲喜交加的一年。在這一年,百度以優異的表現征服了來自全世界的投資者。據統計,該年累計交易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平均每天有100億元的股票交易額,已超越了中國移動、思科等老牌勁旅,並在美國納斯達克的ADR類交易市場坐在了第一的位置上,這說明,百度是所有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中,最具影響力和表現最為突出的公司。

到了2007年12月,百度已超越中國概念股的範疇,成功躋身於全球科技股的明星行列中,自此,百度與微軟、思科、甲骨文、Google等世界頂尖網絡科技公司站在了同一高度,也因此成為全球科技股未來走向的導航,更成為國內投資者在海外股市投資的又一個興奮點。

百度在股市上的不俗表現,直接促成了百度日本公司的迅猛發展。此時,百度運營得風生水起,員工更是群情激昂。然而,就在李彥宏準備喜迎這大好形勢之際,一個噩耗突然傳來,他的興奮勁兒頓時消失了。

這年12月,百度CFO王湛生在海南度假時意外離世,這對百度而言是相當“慘重的人員傷亡”。王湛生是李彥宏費盡千辛萬苦才挖至百度的人才,兩人早年經曆極為相似,擁有同樣的處事風格和相同的價值觀。在短短的3年時間裏,兩人在工作中培養出了如同雙手一般的默契,生活中亦是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爾時,這位勞苦功高的百度悍將突然倒下,李彥宏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一時間,他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

在王湛生的追悼會上,李彥宏揮淚如雨,泣不成聲,再也無法像往常那樣平和,所有理性的情緒在這一刻全部瓦解。

直到今天,李彥宏在接受采訪時仍會說,創業這麼多年以來,最大的遺憾就是“百度CFO的突然謝世”。雖然百度今天成功了,但在百度大業未竟之時,王湛生突然離去,的確是讓人難以釋懷的。

麵對百度管理層的人員“饑荒”,李彥宏不得不從王湛生離世的陰影中走出來。為百度日本公司覓得一位合適的總裁,成為他的當務之急。

很快,他對外宣布了百度選擇總裁的幾大標準:親和、年輕、善學、明決。他說過:“百度在中國的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更加依賴於一個本土化的團隊,進日本市場我們也是這樣的構想,主要依賴日本本土的人才開拓市場、發現機會,更好地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品質。”考慮到本土化,百度日本公司的話事人必須是個土生土長的日本人。

經過了半年多的時間,李彥宏終於物色到了一個“狠人”:他就是曾任職於雅虎,並負責雅虎所有搜索產品的井上俊一。

井上俊一精通搜索引擎公司的所有業務,管理經驗也相當豐富。1998年時,他在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Excite日本任職CTO,2004年進入雅虎日本,曆任搜索事業部部長、主管搜索業務的副總裁,雅虎日本所有的搜索產品都在他手中玩轉,這也一步步使雅虎成為全日本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搜索引擎。

這樣出類拔萃的選手,恰是百度之需。如此,這個“牆角”很快被李彥宏挖到了。

2008年1日,李彥宏極力勸說,井上俊一終於點頭同意加盟百度,擔當百度日本公司總裁一職。李彥宏曾這樣評價井上俊一:“井上先生在日本具有長達10年從事互聯網搜索業務的經曆,他的技術和產品經驗,必將為百度日本帶來新的活力。”

當時,擔任國際業務市場和商務拓展副總裁一職的任旭陽也稱,井上俊一加入百度,對百度日本公司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他是百度發展史上的“折點”,百度日本公司接下來的各項業務都會因其立即起航。

井上俊一也的確不負所望,竭盡所能,為百度在日本紮根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一時段,百度在日本所麵臨的挑戰頻頻而出,李彥宏也習以為常了。同時他也知曉,歐美公司在日本的運作也大多如此,因為他們麵臨的同樣問題是——並沒有從本質上理解日本文化。這也是當初百度的海外投資人不理解李彥宏選擇日本的原因,在他們眼中,日本是最難做的海外市場之一。

美國投資者弄不明白什麼是日本文化,他們才會覺得日本市場很難做,可大部分中國人都清楚,日本的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中國,百度對日本這個國家不了解,但想要了解日本人的某些根深蒂固的文化和習慣,卻不是難事。百度在這一方麵的優勢,是西方公司永遠都無法追趕的。

為了加快百度日本公司的本土化進程,在後期的員工招聘上,李彥宏親自定下招聘要求,“是日本人,對搜索引擎有深刻的了解”,可以沒有高學曆,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也可以不會中文和英文。李彥宏這樣做,是因為他知道Google曾在這方麵吃虧了,Google當年的招聘要求明確規定,需具備英語交流水平,故而流失了大量日本本土尖端技術人才。

相比之下,百度的條件更顯寬鬆,能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找到那些被國際大公司所錯過的不會講英文的日本優秀人才。這些不會講英文的日本人,在國際公司中隻能任職一些邊緣崗位,但在百度,他們卻成了最熟悉日本市場的精英人才。

百度還在日本本土招聘了很多產品推廣經理,所有日本產品推廣方式均由他們決定。

不過,在日本研發團隊中,就沒有那麼多日本人了,且團隊規模也與北京的研發團隊相差甚遠,百度的基礎搜索引擎技術仍保留在北京研發。李彥宏對此的解釋是,這種做法,與日本本土化並不衝突。就日本的市場來說,產品和技術是分開的,技術是不分語言和文化的,而產品則會因語言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表現形式。

他說,真正的本土化指的是產品的本土化,而技術上應該追求國際化。雅虎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它將產品和技術完全分開,將世界先進技術注入日本的產品中。

而百度日本與雅虎日本最本質的區別在於,百度在市場上處於絕對領先的位置,雅虎的技術已經在市場上走下坡路了,且越來越接近落後的位置。如此,當雅虎支持海外市場時,將會在執行力度上、可持續性發展上遭受質疑,這無疑是雅虎征戰海外市場所要麵對的最大問題。

故而,日本本土化道路,就是百度日本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雖然這一路注定艱辛,但李彥宏卻很享受這個過程,他曾對海外媒體表示過,開拓日本市場,最重要的就是“享受這個過程”。百度未來的道路仍會充滿艱辛,可李彥宏會適時地調整自己,接受未知的挑戰。

出井伸之加盟

十年人事幾番新,飄泊原是一場空。王湛生的離世,不免讓人唏噓不已,井上俊一的加入,又有些讓人欣喜若狂,一時間,百度人事動蕩,但這並未結束。

2007年6月27日,百度對外宣布,索尼前首席執行官出井伸之將以獨立董事的身份加盟百度,與此同時,百度的另一風險投資人——阿沙德·賈馬爾,將於6月末離開百度董事會。

賈馬爾是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他是通過德豐傑旗下的e Planet風險投資基金對百度予以資金支持的。到2007年,他進入百度董事會已有3年光景。同時,他還是Skype、分眾傳媒、空中網的早期投資者。當時,不少人覺得,出井伸之“替換”了賈馬爾,係百度在日本本土擴張的必行之舉。

出井伸之,絕非泛泛之輩,看看他的履曆:

他是全日本最具權威的高級企業管理人之一;

曾任索尼董事會主席兼CEO;

創辦了一家名為量子跳躍(Quantum Leaps)的谘詢公司,旨在幫助向新技術過渡的企業。直到加入百度時,他仍是這家谘詢公司的CEO;

擔任索尼顧問委員會主席、埃森哲董事、以及《紅鯡魚》董事。

2005年,他從SONY退出,此舉是源於企業後期業績不佳等因素。

如此聲名不俗之人,能進入欲在日本落戶的百度,這對百度的意義自然不言而喻。

對於出井伸之的加入,李彥宏稱:“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出井伸之加入百度董事會,他擁有豐富的企業領導經驗,其公司治理才能將帶給百度公司發展不可估量的價值。我們相信,有了出井伸之的參與,百度在積極穩妥地發展日文搜索平台方麵將更具信心。”

誠然,出井伸之的加入,讓百度所有的投資人都放下心來,作為日本IT行業的資深前輩,其毋庸置疑地會為百度帶來充足的動力和無限的正能量。

李彥宏能將這樣的IT大佬拉進百度,也並非三言兩語就可成功的,他早在一年以前,就已與出井伸之有過交流。

2006年11月,李彥宏與出井伸之首次見麵,兩人間的橋梁即是在日本宮崎召開的新經濟領袖峰會New Industry Leader Summit(NILS)。其時,與會者都很年輕,出井伸之這樣的老者位列其中,十分顯眼,李彥宏第一次與之會麵,並未多談。

隨後,在此次會議與會者的聚會中,李彥宏有了與出井伸之麵對麵交流的機會。讓李彥宏意想不到的是,出井伸之竟然很熟悉百度,對百度的大概情況很了解。作為索尼曾經的領導人,且是將索尼從日本推向國際化之路的關鍵人物,出井伸之並無高高在上之態,反而誠懇地向李彥宏提出了很多關於百度應選擇何種方式進入日本市場的寶貴意見。這大大出乎了李彥宏的料想。

兩人雖是第一次深入交談,李彥宏卻從出井伸之的意見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也一眼看出他若加入百度,將會為百度創造出什麼樣的價值。

幾天後,李彥宏登門拜訪出井伸之,並決意邀請其進入百度董事會。當時,出井伸之並未馬上答應。

又過了一段時間,李彥宏再次前往日本拜訪出井伸之,可這次卻因在場人數過多,不方便提及此事,隻能等兩人單獨相處時再作打算。

很快,機會來了,李彥宏在乘坐出井伸之的車外出辦事時,兩人有了獨處的機會。出井伸之的表現很讓李彥宏驚詫,因當李彥宏發出邀請後,他再無考慮之言,當即點頭同意。

接著,李彥宏又帶著董事會的其他成員與出井伸之見麵,經過商議和溝通,大家發現,彼此的想法居然是如此接近,因此出井伸之加入百度,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其實,對於出井伸之來說,百度的邀請是他潛意識裏等待的一個“機會”,因為他發現,日本公司未來20年會出現重大危機,在創新意識上和行業擴張上明顯不及歐美公司,故而他希望百度能成為亞洲公司的代表,展現出更多亞洲公司特有的活力。

這樣來看,出井伸之的加入,於百度和他本人,是相得益彰的。成為百度獨立董事之後,李彥宏向他請教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百度進軍日本,您給我的建議是什麼?”

出井伸之回答:“Findtherightteam.(找到合適的團隊)”

李彥宏對這個答案很滿意,百度日本公司的工作團隊一定要有決策能力,要知道這個市場到底需要什麼產品,這樣才能更好地確立團隊,曉得團隊中所需人才,而後再去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唯有此,百度在開拓日本市場的同時,才能獲取更多成功的機會。

此時,出井伸之的加入,不得不說是打造“合適的董事會團隊”的一個縮影。

據美國SEC的規定,在董事會成員中,一定要有超過半數的獨立董事。百度在出井伸之加入之前,就已達到了SEC的標準。不過,出井伸之的加入,並不是用來裝點百度董事會成員陣容的,他和其他百度獨立董事一樣,是本著為百度未來的發展貢獻力量的。

出井伸之在日本宛若企業神話,他在日本的影響力是他國之人無法想象的,從政治領域到企業,甚至日本民眾對其都十分敬仰。他在日本政界及企業界都有強大的關係網,這都將成為百度日本公司快速發展的便利條件。而以出井伸的知名度和公眾影響力,打通百度與日本民眾之間的信任障礙,也是不在話下的。

一次,李彥宏提到百度在日本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麻煩,其中包括與一些公司之間存在的溝通困難,出井伸之當即表示,“我認識他們的老板”,他馬上拿起電話,簡單的幾句話就把事情擺平了。顯然,這種工作效率對百度意義非凡。

此前,出井伸之為索尼效力了45年,他對日本市場甚至整個亞洲市場的未來走向都了如指掌。盡管索尼隻是一家電器生產商,但出井伸之卻在十幾年前就對外界宣告:“互聯網和寬帶是威脅製造業生存的兩顆隕石。”此足見他對市場未來走向的預判性,以及對互聯網市場的認知程度,這是絕不輸給任何一個互聯網專家或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家的。

加之出井伸之有著豐富的國際化經驗,這使得百度在未來的全球化道路上又多了一分勝算,這更證明了李彥宏此次選擇之明智。

有了出井伸之加盟的百度,自是不同以往,百度日本的發展之路也變得愈發明朗。當然,這隻是百度走向世界的一個開端,未來其將持續發力,朝著征服世界的大遠景策馬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