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1)

孫佑人

終於,《祭火》要完稿了。當我寫下最後幾行人物對話時,陡然間,天地便清亮了。長久在眼前的紛亂的迷茫感覺一下子消失。一厚摞的打印紙平靜地躺在眼前,在多次的修改刪減中,又漸漸產生自我否定,自我肯定的往複循環的想法,在忐忑不安中,退回到老家裏,完成最後的修改定稿工作。

改稿進行的還算順利。在初稿和改稿過程中,身邊常帶幾本我自覺夠得著偉大的書,和外國的馬爾克斯、卡夫卡、福克納、加繆,中國的魯迅、老舍、沈從文等名家的電子書。還有一首比較鄉土的嗩呐曲《沸騰的黃土地》常在耳邊回蕩。我自覺的吸收優秀作品的可取之處,又在這曲特色鮮明的曲子中獲得了一些終生難忘的靈感。他們解決了我寫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難,使整個寫作過程都處於一種張弛有度的環境之中。我感謝著這些偉大作家的優秀作品,感謝著這首在蒼茫大地久久回蕩的古老的鄉曲。

還有一些朋友,他們像久違的老朋友那樣,不動神色,靜靜關注著我的寫作,忍受著我的缺點。又在柴米油鹽之外提出中肯的意見和鼓勵,使我在寫作的路上,不至於過分孤獨。我感激著他們,感激著他們對一個年輕人的幫助。

也有老家裏的人們,他們讓我寫,讓我去塑造。《祭火》裏形形色色的人物總有他們的影子。我寫著《祭火》也寫著自己的內心。

蒲城·焦鎮二零一九年九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