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邦班師回朝時,老百姓紛紛攔路上書,狀告蕭何,劉邦一點兒也不怪罪蕭何,反而將老百姓的狀紙交給蕭何,笑著對他說:“你自己處理去吧!”蕭何就是靠著這種卓越的能力,洞悉劉邦的真正心理,避過了禍害。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因為缺乏識別他人的能力而失敗,有時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無論是出於自我保護,還是為了實現利益的擴大,揣摩他人的心思,識別他人的能力,都是現代人交際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自我激勵,活出真我風采
但凡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物都是情商很高的人,這並不是說他們的個性十全十美。情商高低主要是表現在同樣的境況,他們麵對失敗的態度。而逆境情商是情商中特別重要的內容,這在許多出色的人們身上都有所體現,和田一夫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八佰伴曾經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
總裁和田一夫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苦心經營,將一家小蔬菜店發展成為在世界各地擁有400家百貨店和超市,員工總數達2.8萬人,年銷售額突破5000億日元的國際零售集團。1997年,正當他努力開拓中國市場之際,留在日本總部坐鎮的弟弟因經營不慎,令整個集團遭遇重大挫折,最後不得不宣布破產。從國際大集團總裁到一文不名的窮光蛋,從住寸土寸金的深院豪宅到租住一室一廳的公寓,從乘坐勞斯萊斯專車到自己買票乘坐公交車……這對於已經68歲的和田一夫而言,無異於是從天堂到了地獄。
一時之間,輿論嘩然,眾說紛紜。有人說他肯定爬不起來了,隻能在窮困潦倒中悄悄地了此殘生;有人甚至猜測,他應該會自殺,就像很多在一夜之間破產的人一樣。然而事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和田一夫沒有一蹶不振,更沒有懦弱地選擇自殺,反而抖擻精神重新“複活”了。他從經營顧問公司邁開第一步,後來又和幾個年輕人合作,開辦了網絡谘詢公司。
雖然進入的是陌生領域,但憑借努力和過去的經驗教訓,他的生意慢慢地紅火起來,很多人對他在人生如此的大起大落麵前仍然能反敗為勝、東山再起敬佩之餘也十分好奇,認為他一定有什麼秘密武器。
對此,他的回答是,如果說有秘訣,那就是樂觀和積極。他又解釋說,是快樂的心情和積極的心態使他即使麵對巨大失敗也沒有失去希望,即使處在事業的低潮和人生的穀底仍然相信有光明的前途。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他決心重新上路。
關於和田一夫與他的八佰伴的傳奇,相信在幾年前看過央視《實話實說》的人們一定都印象深刻。那期節目把和田一夫夫妻倆都請到了《實話實說》節目組,隨著主持人崔永元睿智與幽默的提問,和田一夫的創業史有如一幅生動的畫卷展現在人們的麵前。觀眾為他們的成功感到佩服,為他們的失敗而覺得心酸,但最重要的一點卻是被和田一夫的執著與樂觀所打動。
和田一夫在現場的表現從容自如,完全看不到一位失敗者的頹廢與懊惱,他讓人看到希望與信心。
和田一夫的樂觀心態,也是他多年堅持“心靈訓練”的成果。他曾說:“如果想真正獲得人生幸福的話,就需要有‘沒關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種豁達的想法。”這種心靈的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從他涉足商場初期,就一直堅持寫“光明日記”,記錄每天讓他感到快樂的事。和田一夫說:“如果想使自己的命運得以好轉的話,就必須不斷地用積極向上的語言來鼓勵自己,並使自己保持開朗的心情。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