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人都該做心理上的女王
張愛玲說:“女人在愛情中生出卑微之心,一直低,低到塵土裏,然後,從塵土裏開出花來。”
因為愛,她覺得胡蘭成高貴、偉岸,覺得他是世間最好的男人,他的一切無人企及。遇到了他,她一次次地放低自己,把自己看成一朵渺小的花。他若看到了,她便心生狂喜;他若沒有低頭,她便永遠地埋在塵土裏。
一個充滿才情的女子,一個冷傲倔強的靈魂,在遇到了所愛之人時,竟沒有了飛揚與高貴,生怕自己哪兒做得不好而失去他;從上海跑到溫州,低眉順眼地坐在他跟前,隻為和他說上五六個小時的話。她的低微與狂戀,讓胡蘭成勝利在握,在讚美她的時候,他一樣讚美著其他的女人;與她在一起時,他也偷偷地與其他女人密會。
在這一場愛情的對決中,張愛玲輸了。她輸掉的不僅僅是所愛之人,還有那一顆高貴的心靈,和從容的姿態。愛到卑微,真的不是一件偉大的事。卑微換不來愛情,也換不來平等與尊重。愛再怎麼可貴,也不足以讓女人犧牲自己,放棄尊嚴。
相比張愛玲,瑪格麗特·米切爾愛得更高貴。
瑪格麗特生來就有一種反叛的氣質。成年後的她,因為一時衝動,嫁給了酒商厄普肖,可惜這段婚姻不久便以失敗告終。與其說是厄普肖的冷酷無情、酗酒成性毀了這段婚姻,不如說是瑪格麗特在婚姻愛情觀上的缺陷。她太迷戀厄普肖了,簡直就是一副仰天崇拜的姿態,如此卑微的愛,助長了厄普肖的狂放不羈,他對瑪格麗特越來越不在乎。
這場失敗的婚姻,讓瑪格麗特明白了女人在婚姻中的平等性。之後,她很快振作起來,又與記者約翰·馬什結婚。瑪格麗特打破了當時的慣例,在門牌上寫下了兩個人的名字,她說:“我要告訴所有人,裏麵住著的是兩個主人,他們是完全平等的。”更奇異的是,她堅決不從夫姓,這讓守舊的亞特蘭大社交界大為驚訝。
幸好,約翰·馬什也提倡夫妻之間的平等。與他結為夫婦,是瑪格麗特的幸運。馬什一直支持和深愛著瑪格麗特,在他的鼓勵和支持下,瑪格麗特開始她所喜歡的寫作。十年之後,《飄》正式出版,她一夜成名。
在愛情裏,同樣不卑微的還有《傲慢與偏見》裏的簡和伊麗莎白。
簡——班納特家的大女兒——雖不是商家貴族出身,卻從不卑微。從接到賓利妹妹的信,到去倫敦為了“巧遇”賓利卻無果而歸,再到賓利上門問候卻沒有任何表示,她燃起的希望一次次地被熄滅。可是,無論內心有多麼煎熬,她看起來仍然波瀾不驚。直到賓利鼓足勇氣扔掉所有的客套與禮貌,大聲表達他的愧疚與歉意時,她才感動地露出了笑容。在一個貴族男子跟前,她沒有自卑,端莊溫柔,堅守著“無論你是誰,我還是我”的淡定,著實令人敬畏。這一點,她跟簡·愛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她的氣質裏更多的是淡雅。
伊麗莎白——班納特家的二女兒——個性迷人。在那個隻能靠嫁個有錢男人改變自我價值的年代,她堅守著自己的愛情觀,不因出身平平而趨於權貴,也不用金錢衡量愛情,在傲慢的達西麵前,她沒有絲毫的自卑與怯懦。
愛得軟弱而卑微的女子,永遠不可能成為幸福的女人。因為她給自己掛上了卑微的名字,在感情裏是一副討好的姿態。可惜,這樣的姿態,隻能換來冷淡和忽視。你愛得越是卑微,越會加速他離開你的步伐,甚至利用你的愛,壓榨你的金錢、柔情和各種社會資源,從中獲益,然後再將你一腳踢開。
30歲的她,在海外工作,單身一人。
一次旅行中,她認識了他,一個40歲的單身男人。他是某公司的區域經理,常年在海外工作。當時,她對自己的工作不是很滿意,留意到他所在的公司很好,便用心與他接觸。旅行中,她幫了他的小忙,他也記住了她。之後,他們就在網上聯係,又一起出去旅行了幾次。漸漸地,兩人關係熟了,她如願地進了他的公司,並在他下轄的區域工作。
起初,她隻是想利用他的關係,可接觸多了,她發現他人品很好,周圍的人對他評價也不錯。就這樣,她愛上了他。他對她也不錯,知道她對自己的崇拜,工作上也很照顧她。看著他的麵子,領導同事也照顧她這個新人。她弟弟出國留學,因為錢不夠,他出了一半的學費。
他也有缺點,脾氣暴躁。因為工作上的一點小差錯,他就能把她罵哭。可他又不忌諱別人知道他們的關係,常常當著同事的麵讓她去辦一些私人的事。他很少與她交流感情,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肌膚之親,她覺得很受傷。因為,她已經把他當成了愛人,工作上幫不到他,可在生活上卻極力地照顧他。
她從未直接表達過自己的愛,他也沒有。她有點自卑,有男孩追求她的時候,她故意讓他看到。可他,並不是那麼在意。也許,是因為追求他的女人太多了。她心裏明白,也許自己根本就不是他結婚的選擇。他聰明沉穩,她迷糊幼稚。他出生官宦家庭,她卻隻是平民之女,他不會選擇這樣的女人做妻子,他的家庭也不會允許。
她經常會陷入痛苦之中。她想:為什麼還要繼續維持這段感情?為什麼自己還要深陷其中?每次知道他與其他女人的故事時,她都會做噩夢。可是又要假裝什麼都不知道,因為他從未給過自己承諾,她怕自己的生氣和嫉妒惹得他心生厭惡,最後讓他們的關係結束得更快。
她把自己的故事講給一位情感女作家聽,問她該怎麼辦?女作家隻回了一段話:“我愛得很安靜,卻從不卑微;我也會走得很幹脆,但那不是絕望。作為女人,永遠不要愛得卑微,隻有把自己當成珍寶,男人才會珍惜你。”
後來,她決絕地辭職,離開。她對他說:“我愛不起不愛我的人,我的青春也愛不起。我的微笑,我的眼淚,我的青春,隻想為我愛的也同樣愛我的人揮霍。”
無論愛情還是婚姻,都需要平等和尊重。每個女人都該做心理上的女王,而不是灰姑娘。哪怕你再愛一個人,哪怕他真是高貴的王子,也要保持理智的頭腦,保持一份做女人該有的驕傲,不要過分殷勤,也不要急於討好。愛的不卑不亢,才能贏得男人的愛和尊敬,才能掌握愛情的主動權。
擁有好心情的女人能創造無限的幸福
女人大多是感性的,高興的時候喜歡大笑,悲傷的時候喜歡痛哭。幸福安穩的日子一切都好,一旦發生什麼意外,心情就會跌落穀底,甚至產生自卑、抑鬱的情緒,整個人的氣質都受到了影響。
其實,生活本身就如同一杯白開水:放點鹽,它就鹹;加點糖,它就甜。生活的質量要靠心情去調劑。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憤怒和悲傷的事情,但是好心情是自己創造的。心情的好壞、情緒的喜與悲,都取決於自己的心境。
擁有好心情的女人能創造無限的幸福。一個成熟的女人懂得理智地麵對外在環境的變化。不管外部環境如何,她都會保持一種平和愉快的心態。
女人的心境不同,對身邊事物的感受也不同。倘若我們選擇安寧平和的心境,自然就不會感覺有那麼多的煩惱。正如俞敏洪所說:“我用礦泉水瓶灌了一瓶黃河水,想帶回家留作紀念。剛灌完的水很渾,灌完後我把瓶子放在一邊,走了一圈,回來發現那瓶水的四分之三已經非常清澈,隻有下麵的四分之一沉澱著泥沙。其實人生也不過如此,當你擁有一種能夠坦然麵對任何事情的心境時,你生命之水的四分之五就會變得清澈了。”
生活中,我們會遭遇遺憾,遭遇失敗,遭遇挫折……心情難免會浮躁。這時我們一定要保持淡定。其實這些壞情緒就如這瓶水一樣,靜置時,是清澈的;但倒過來一晃,又會變成渾濁的。這就告訴我們——即使我們無法擺脫人生的痛苦,但也不妨礙我們快樂。怎樣讓自己快樂起來呢?答案絕對不是把痛苦消滅掉,而是要換一種心境,一種能夠坦然麵對任何事情的心境。這樣,我們的生命就將會去除繁雜混沌,充滿幸福和快樂。
即便是開了許多年的出租車,他仍舊認為自己的工作不好,天天抱怨錢少壓力大,客人事兒又多,如此等等,甚至每天回家都要跟老婆大吵一架。直到有一天,他讀到了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人的心境改變了,他的世界也隨之改變的故事。這位出租車司機若有所悟,決定按照文章裏說的那樣嚐試著改變。
第二天一早,他把車子洗得幹幹淨淨,車內也打掃得一塵不染。每一位乘客他都熱情禮貌地對待,他驚奇地發現顧客的態度竟都改變了,和從前大不一樣。客人的溫暖回報給了他莫大的鼓舞,之後,他在車裏裝上了可以任客人選擇歌曲的音響,配上一些時尚的雜誌……他盡心竭力地為每一位乘客著想,最後還評上了“的士之星”,和老婆的關係也漸漸和睦起來,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人的心境好了,頭緒理清了,做起事來自然順風順水,處理事情妥當也在情理之中。相反,人在心神不寧、情緒糟糕的時候,做起事來就會頻頻出錯,事倍功半。這時,我們不妨改變一下心態來理清自己的頭緒。心境就是對待生活、對待人生的一種態度。樂觀的心境成就快樂的人生,悲觀的心境造成抑鬱的人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修煉應有的心境,必然會讓自己多一些開心和順意,少一些煩惱和挫折。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擁有好心態,才能擁有更多的幸福。
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影響心境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麵:
1.個人的價值觀
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領悟,決定了他的價值觀。豁達的女人很少有煩惱,感恩的女人很少斤斤計較……女人要修煉出一種豁達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擁有成熟理性的智慧,才會每天都有好心情。
2.身邊的環境
輕鬆和諧的環境會營造出一種讓人安靜舒心的氛圍,讓內心隨之感到愜意與滿足;反之,則會讓人焦躁不安,產生壓抑和鬱悶之感。選擇寧靜的環境,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是有助於女人保持良好心境的方法。
3.人與事的影響
清晰的事業規劃、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有助於好心情的形成,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
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人一簡單就快樂,一世故就變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做個簡單的人,享受陽光和溫暖。生活就應當如此。”一句話道出了快樂的哲理。是啊!簡單才能讓人知足,知足就能讓人快樂。
世間的事情原本都是很簡單的,隻是我們經常人為地把它們複雜化。有時我們認為事情若不複雜,就不足以顯示自己的過人之處,於是把它搞得越來越複雜,兜兜轉轉之後才發現,這不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其實生活沒有那麼複雜,隻是你想得複雜了,內心才會多出些無謂的擔憂,無形中把快樂遺忘了。
雖然這個世界不像童話世界那麼美好,但也沒有那麼糟糕,也不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選擇複雜地活著。美國作家麗莎·茵·普蘭特說過:“當你用一種新的視野觀察生活、對待生活時,你會發現許多簡單的東西才是最美的,而許多美的東西正是那些簡單的事物。”
英國著名的教育家羅素在一次課堂上,給他的學生們出了這樣一道數學題目:“1+1\\u003d?”。當題目寫在黑板上時,坐在底下的高才生們竟然麵麵相覷,沒有一人作答。幾分鍾過後,還是沒有人回答。羅素見狀,毫不猶豫地在等號後麵寫上了2。他對學生們說:“1+1\\u003d2,這是條真理。麵對真理,我們有什麼好猶豫和顧忌的呢?”
羅素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們。沒錯!麵對這樣簡單但真實的問題,我們不該猶豫和顧忌。生活簡單就是快樂,欲望少一些,自由多一些,過自己的生活,不要與他人攀比。簡單就是最好的幸福。
徐曼一直是個追求簡單的女人,追求自然,不愛化妝,性格豪爽。一天,崇尚完美主義的堂妹徐玲神秘兮兮地告訴她:“姐,我帶你去一個地方,讓你當一天公主,保證會帶給你驚喜。”於是徐玲拉著她去了一家美容院。幾個小時後,徐曼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徐玲驚訝地說:“不愧是造型大師啊,堂姐經過這麼一改造,完全變成大美人啦。你看麵部的精致妝容,頭上優雅的發髻,身上突顯身材的禮服裙,腳上那充滿女人味的高跟鞋。簡直是完美啊!現在我們就可以出發了。”
徐曼緊張地跟在徐玲後麵,看著大街上投來的各種目光,徐曼習慣地將頭低下,上前挽著徐玲的手一直問:“你要幹什麼?要帶我去哪裏啊?”徐玲還是很神秘地回答:“去了就知道了。”
一進去,徐曼嚇了一跳,這是傳說中的名流宴會。因為堂妹是一家時尚雜誌社的總監,所以自己會有這樣的機會參加宴會。整個宴會,徐曼感覺很不自在,仿佛與這個圈子格格不入。女人們聊名牌、聊優質男人、聊美容、聊各國旅行……徐曼一句話都難以插上。看著不遠處的堂妹正和別人聊得熱火朝天,而自己卻在時時擔心裙子會不會走光,妝容會不會花掉,一天都在擔心中度過,這樣活著多累啊。晚上回家堂妹問她:“姐,這種生活很好吧?看,你今天多漂亮啊!”徐曼接過話來說:“這種生活還是不適合我。這種讓人不安的生活對我來說實在太累了,我還是喜歡素麵朝天,隨性地活著。”
徐玲就好比一杯令人心醉的紅酒,而堂姐徐曼則是一眼給人清爽的甘泉。兩者都是生活中美麗的風景。但與精致相比,簡單更令人活得自由。簡單並不是不注重形象,並不是懶惰,並不是沒有目標,而是一種心靈的簡單。簡單的女人一樣很愛自己,她們會給予自己不可或缺的東西,但她們不會為了一個造型而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段時間她們可能聽音樂、可能做運動,用這種方式充實自己。她們可能大愛休閑裝,愛運動休閑鞋超過高跟鞋。
簡單的心情就是讓自己過得單純。心情煩悶時,穿上運動衣褲,來個兩千米慢跑,讓自己出一身汗,再衝個熱水澡;遭遇工作壓力時,走到室外,對著藍天白雲,張開雙臂,做幾次深呼吸,大吼幾聲……開心了就笑,難過了就哭,沒有必要遮遮掩掩。人生短暫,沒有必要給自己的簡單情緒貼上複雜的標簽,越簡單越會讓人感到快樂。
讓自己簡單起來的有效方式有以下兩種:
1.1加1就等於2
千萬不要再將身邊的任何一件事情複雜化。這時,你的快樂就會不期而至。
2.嚐試以孩子的視角考慮問題
大人在社會上,經曆了太多的磨煉,因此內心難免複雜化。世界上沒有複雜的事,複雜的隻是人心和欲望。嚐試以孩子單純的視角出發,你會發現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簡單的,簡單到有時候隻需回答Yes或No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