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女人從讀書中學會的真本領(1)(1 / 3)

如果說,不讀書的女人是清晨的露珠,純淨而晶瑩;讀書的女人卻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一份深邃。要想做一個有主見、有內涵的現代女性,讀書是必由之路。

1.做一名愛讀書的女人

假如世界有十分美麗,如果沒有女人,世界將失掉七分色彩;如果沒有讀書的女人,色彩將失掉七分內蘊。

高爾基說:“學問改變氣質。”看來,讀書是氣質、精神永葆青春的源泉。知識是女人的美容佳品,書是女人氣質的時裝,書會讓女人保持永恒的美麗。因為愛讀書的女人,不管走到哪裏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她可能貌不驚人,但她有一種內在的氣質:幽雅的談吐超凡脫俗,清麗的儀態無需修飾。那是靜的凝重,動的優雅;那是坐的端莊,行的灑脫;那是天然的質樸與含蓄混合,像水一樣的柔軟,像風一樣的迷人,像花一樣的絢麗……

有這樣一些女人,她們喜歡書。買書、讀書、寫書,書是她們經久耐用的時裝和化妝品。普通的衣著,素麵朝天,走在花團錦簇濃妝豔抹的女人中間,反而格外引人注目。是氣質,是修養,是渾身流溢的書卷味,使她們顯得與眾不同。可見“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之於愛美的女人,更是一種秀外慧中的完美打造。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讀書的女人,用聰慧的心、寬廣質樸的愛、善解人意的修養,把美麗寫入心靈,用執著完美人生,將人生風雨化成一路風景。

人生是變幻莫測的。生活中有位年輕的摯友,當事業、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命運卻沒有任何預兆地跟她開起了玩笑。當她冒著生命危險產下一個男嬰時,由於種種失誤,孩子不幸夭折,而幾乎在同一時間,她收到了事業挫敗的消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接下來的幾年間,不幸的事一件接著一件,然而更不幸的是,身心受到重創的她,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與慰藉,反而受到處處責難。盡管也有親人和朋友的關懷,但沒有人能體會她日積月累崩潰般的絕望。所幸,她選擇了讀書。夜晚來臨,洗盡鉛華,泡一杯香茗,亮一盞台燈,攤開桌上的“人生”,品酌精致的文字,體味字裏行間的歡樂與滄桑。每當此時,她就仿佛駕乘心靈之舟,駛入一個靜謐的港灣。原始的尋覓,深刻的思考,恍惚間溶入了那感情的悲歡離合,那命運的跌宕離奇,那追求的孜孜不倦……書中歲月,流逝了不堪回首的往事,保存了生命的真摯和熱愛,她漸漸尋回人生的方向,懂得了平靜生活的珍貴,領悟到平凡追求的難得。當苦難終於漸行漸遠,朋友也愈發美麗成熟。她從中悟到:書籍才是最忠誠、最智慧的朋友,書籍是每個女人必備的“急救箱”。

愛讀書的女人,心裏有一盞明燈,守得住心靈這個寧靜的港灣,始終視書籍為精神的伴侶。不掛金戴銀,底氣十足,她敢於素麵朝天,心清氣爽,身居鬧市,卻能遠離紅塵的繁瑣與喧囂。她愛聽屬於自然的一切聲音:風聲、雨聲、浪濤聲,犬吠、雞鳴、蟋蟀叫。聽到它們的時候,是心情最寧靜的時候,耐得住寂寞,沒有爭逐的安閑,沒有貪欲的怡然。

愛讀書的女人,視讀書為人生的最大快樂。她沉浸在文字編織的故事之中,用眼睛作槳劃開波浪,去尋找遙遠的精神彼岸。她沒有時間嘮叨饒舌,沒有時間撥弄是非,當別的女人正津津樂道時尚流行、張家長李家短時,她正陶醉在書的世界裏,洗滌自己、充實自己、憂傷自己、快樂自己。偌大的閱覽室內,愛讀書的女人一個人坐讀,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沒有嘈雜、沒有紛爭、沒有虛偽、沒有疲憊,隻有愉悅愜意。

愛讀書的女人,能交上一群高尚的朋友。林黛玉說:“我一生與詩書做了閨中伴。”畢淑敏說:“好書對於女人,是她們召之即來的永遠不倦的朋友。”列夫?托爾斯泰、羅曼?羅蘭,或者巴金、冰心、錢鍾書、張海迪等,她們與這些偉人共同投入和癡迷,在書籍的海洋中遊弋,決不亞於對高級時裝、化妝美容的仰慕。她們往往在不經意的瞬間,獲得了人生的充實和安寧,尋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和真諦。

愛讀書的女人,心有夢想,即使平凡如葉,仍能創造葉的美麗和生活的樂園,把自己引向有花鳥樹木、有藍天白雲、有繁星明月的地方,那永不失去的夢想更是她們生活中的一首詩、一幅畫、一段遐想、一片心境、一點安慰、一些希望。

愛讀書的女人看世界,覺得天藍地闊人美。她們以聰慧的心靈,寬廣樸質的摯愛,善解人意的修養,將美麗寫在心靈。她們把生活讀成詩,讀成散文,讀成小說;把生活讀成誠實、友善、自尊、正直,讓愛和美充實了自身的心靈世界,讓崇高和尊嚴引領著女性的目光;對世人,她們不裝腔作勢,不阿諛奉承,總透著一身書卷氣、一股清高味。

愛讀書的女人都懂得:人生有風有雨,書是能遮風擋雨的傘;人生有險灘、有暗礁,書便是明亮的燈塔;人生有山窮水盡時,書中有柳暗花明處;人生會失去很好的朋友和戀人,書卻永遠忠誠如一。

對於書,不同的女人會有不同的品味,不同的品味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得到不同的效果,因而演繹出一道女人與書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