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女人,讀書是為了獲取知識,增長才幹,她們比較注重思想性強、有哲理、有深度的書。書提高了她們的人生境界,使她們生活得很充實。這樣的女人本身就是一本書,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有的女人,讀書是為了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她們喜歡讀唐詩宋詞,讀古今中外優美的散文,在悠悠哉哉的閑適中修身養性,鑄就了淡泊平靜的一生。這樣的女人像似一首詩,清新素淨非常可愛。還有的女人,讀書隻是一種娛樂和消遣,或者隻是附庸風雅,她們熱衷於纏綿悱惻的言情故事和影星、歌星名人的花邊新聞。她們比較實際,有點兒俗氣,好在她們讀點書,能通曉一些事理。
書能夠影響人的心靈,人的心靈和人的氣質又是相通的。一個人要想把自己打扮得可愛、漂亮或者具有吸引力,那就去讀書吧。
讀書是女人的立身之本。喜歡讀書的女人,學曆可能不高,但一定有文化修養。有文化修養的女人大都知書達理,處事冷靜,善解人意。經常讀書的人,一眼就能從人群中分辨出來。特別是在為人處世上也會顯得從容得體。有人描述,經常讀書的人不會亂說話,言必有據。每一個結論會通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是人雲亦雲,信口雌黃。
經常讀書的女人,她們做事會思考,知道怎麼才能想出辦法。她們智商比較高,她們能從無序而紛亂的世界裏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科學拒絕盲目;她們做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過的。這些都是平時缺乏讀書的人所欠缺的。
用一顆豁達的心去讀書,才能體味書中的微妙之處,汲取書籍中的養料,一本好書,相伴一生。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中自有黃金屋。學習別人的優點,你將成為一個精品;學習別人的缺點,你將成為一個廢品,有為才有位。
女人伴著歲月讀書,讀得多了,也想寫自己的書。女人把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把生命中的春夏秋冬,寫在紙上,然後變成鉛字,別人就在讀她寫的書了。女人寫的書,筆觸細膩而溫婉,思緒靈動而敏捷,字裏行間,溶入女性獨特的精神氣質和心靈體驗。她們對生命過程的闡釋,對生存狀態的抗爭,對人生價值的追求顯示出一種參與社會的責任感。如今,女人寫的書,不僅女人愛讀,男人也愛讀。
讀書的女人把大多數時間用在讀書上,讀書對於她,是一種生命要素,是一種生存方式。與金玉其外而敗絮其內的某些漂亮女人相比,她是懂得保持生命內在美麗的智者。
書讓女人變得聰慧,變得堅韌,變得成熟。使女人懂得包裝外表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滋潤。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息。
多讀些書吧,讀些好書。
2.有知識才有智慧
每每看到那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讀書人旁征博引、應對如流、高談闊論、語驚四座,我們便會恨自己沒有八鬥之才。那些閃爍著理性睿智的光輝,無論走到哪裏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其精神境界、個性氣質、思維方式、工作方法,皆非不讀書者所能比,惟歎:“書到用時方恨少”也。
知識可以使人明智,從讀書裏分享生活的哲理,“黑夜給了我明亮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辯證的思維,讓我們明白忠誠的真正含義。席慕容的幸福是平實而直白的,讓人感到伸手便可觸及,一邊與之分享幸福生活,一邊用語言描述著生命的浪漫暢想。張愛玲的散文,在輕描淡寫間說出一片蒼涼,貌似漫不經心地描龍繡鳳,實際上卻將字字鏗鏘敲響你麻木的心。枕邊,總是飄著墨香,歌德、狄更斯、莫泊桑、泰戈爾,夜夜陪伴著我們,有時甚至相約入夢。看徐誌摩從康橋邊“輕輕地來”,“輕輕地走”,才知道隻要你將生活節奏稍作調整,生活其實也充滿了詩意。
閱書如閱人,有的擦肩而過,不投緣,有的如蜻蜒點水無意深交;有的則成為終身摯友,一世擁有,永駐枕邊。每當心靜身閑之時,捧著一本心儀的書,它能讓你暫時忘記自我及身邊瑣事,讓你靜靜地去體會書中的世界,其實,任何一本書都是作者用心靈譜寫的樂章,順著音符流淌,你就可以讀懂另外一個高貴的靈魂並與之神交。
與讀書匹配的是美容。躺在幹淨舒適的美容床上,任美麗而恬靜的美容師在你的臉上舒適的洗臉,補水,按摩,敷麵,然後塗上各種護膚品,在輕鬆的音樂中也漸漸入睡,兩個小時後,鏡前便展現出一個精神煥發的你,那種自信自愛的心情,猶如讀了本好書或是寫了篇好文章。在這個求新求變的新時代裏,穿衣、打扮、美容應該受推崇,這是女性自尊、自愛的一種具體表現。但是一個隻知穿衣打扮的女子,她生活的內涵必是空虛的,她人生的底蘊應是單薄的,她的美麗也是短暫的。隻有多讀些書,不斷用知識充實自己,用智慧打造自己,才能把一個優秀的現代女性做得到位,做得出彩。女人真正的美來自書卷氣的熏陶,是內在的靈秀聰慧與深厚的文化修養通過形體和容貌的自然流露,是不隨歲月而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