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便箋上的字符-1-(1 / 2)

太陽早早上班,用它一縷縷暖暖的金絲線推搡著於天青的步伐。作為副廳級幹部,於天青可以要省委車隊的車接送上下班。可他很少要車,除非下雨,況且現在全社會都流行晨練健身,走路上班更成為機關幹部的一種時尚。

到了單位大樓下,左前腦突然一緊,他甩了甩眉,轉過頭,太陽的金絲線輕輕柔柔飄過來,於天青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緩。就在這時,他看到了粗而歪的老香樟樹底下走過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外形風流倜儻,眉宇間卻有些許陰雲。快到於天青跟前時,似笑非笑想問什麼,終又沒問。於天青覺得這人像港台某明星。進了電梯,仍想不出是哪位明星,就忍不住顧自笑了起來。

不小心,這一笑容在出電梯時被省紀委的多名幹部同時捕捉,引發了漣漪般湧將過來的諸多猜想。特別是信訪室主任老孟,借機拿於天青開心:“有什麼好事呀?”近來省紀委人事變動,大家都很敏感。於天青不想讓人誤會,便順水推舟道:“會有什麼好事?我們搞案件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多辦點大要案。可這也需要你的支持呀。你不支持,我們到哪去找線索啊?現在的腐敗分子可是越來越狡猾喲!”

在辦公室剛坐下不久,他的副手王之問就帶了室裏的幹部一起進來開會,討論修改衛生廳案件的調查報告,這是昨天下午定好的議程。在大家從不同角度貢獻了各自的意見後,於天青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二三四。就在這時,電話響了,聲音很熟悉,是信訪室主任老孟。“不是要我們提供線索麼?我聽了一直內疚,覺得對不住你。呃,今天倒有一個,是來反映交通廳廳長秦萬明的。讓他到你這兒來反映反映,怎麼樣?”電話裏的聲音還是一半調侃,一半認真。於天青知道,省裏關於秦萬明的傳聞不少,但始終找不到突破口,關健是可靠的線索,或者說是導火索。這老孟憑一個電話就把難題推到重案室?如何接招?於天青道:“老孟啊,你們信訪室接到舉報以後,好像是先得向分管常委、副書記彙報,有了初步結論以後,再和我們的分管領導碰頭的。你直接把舉報人交到我這兒,會不會有違程序呀?”老孟說:“老於啊,你不用擔心。反映秦某人的信訪件早已多如牛毛了,除非有特別重要的把柄,我們分管領導根本就沒什麼興趣了。可能是我們敏感性不強,我想還是讓他到你這兒當麵談談,看看會不會有什麼轉機。”

這倒沒什麼不可。要知道,不知道有多少告狀的把自己告進精神病院了,這一方麵是因為告狀者本身的無理糾纏,另一方麵則是受理機關的麻木。全國上上下下層層疊疊的信訪機構和舉報投訴中心,麵對多如牛毛的信訪件,絕大多數是推來搡去,踢來踢去,甚至不小心還會將信訪件轉到被舉報人的手裏。這當中疏漏掉的,有多少真正的冤情,有多少真誠的民心,有多少求助的眼淚!而能夠僥幸被受理機關關注並成功查辦的,實在如九牛一毛,甚至連九牛一毛的比例還不到。

對信訪舉報機構麵臨的現實,省紀委各室廳的同誌都有所耳聞,對中層幹部來說更是非常清楚。於天青便對老孟說:“好吧,你讓他到我辦公室來談談。”重案室副主任王之問一聽於主任的話,便提議中斷會議,他自己再把調查報告拿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老孟把舉報人帶進辦公室時,著實把於天青嚇了一跳。來者不是別人,正是上班時在大樓下見到過的那位明星。這一回,他還是欲言又止,還是讓於天青想不出來,究竟像的是港台的哪一位。不過,於天青從他的眼眶和眼白的某些色痕中初步判斷出,在最近的兩三年中,該男子過著一種縱情聲色的腐敗生活。

讓於天青吃驚的是,該男子坐下來之後所談論的,正是縱情聲色的腐敗。隻是,這種腐敗的主角並非他本人,而是他的妻子。更要命的是,還有一個和他妻子一起搞腐敗的男人。

故事的敘述者以及故事的細節本身,很讓聽眾尷尬。讓於天青稍顯釋然的是,敘述者自己並沒有同樣的感受。很快,於天青就搞明白了,舉報人是省城某畫院的畫師申墨。和他的畫中不溜湫總出不了名、發不了財一樣,他那位在省歌舞團當演員的妻子柳眉兒所唱的歌,聽上去還不錯,可總是紅不起來。所幸的是,柳眉兒的臉蛋在歌舞團裏算得上是一流的,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再有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柳眉兒憑借著三流演員的歌喉以及一流的臉皮瓜子,在一個偶然中隱藏著必然的機遇裏,傍上了省裏的高官秦萬明。托秦萬明之力,柳眉兒自己辦了一個皮包公司,在與秦萬明有業務交往的眾多老板那裏討杯羹吃,不過,這也夠讓柳眉兒一家吃撐了。遺憾的是,在柳眉兒覺得日子越過越滋潤之際,丈夫申墨卻越來越覺得事情不妙。經過幾次跟蹤,發現自己戴了綠帽子,很讓人倒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