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生在雪地裏,所以父母給她起名叫雪娃。
林陽聽了很感動,感歎說苦難中的情愛才是人間的真愛。宋雪娃衝林陽豎起拇指說了句時常掛在嘴邊兒的口頭禪:“那當然!”
校園裏如雲似錦的杜鵑花開了又謝了。日子過得湖水般平靜沒有波瀾,兩個人間的溫度既沒有升高也沒有冷卻。直到宋雪娃的一次意外生病拉近了兩人的距離,使兩人的關係驟然升溫。
那天兩個人在廣播台值晚五點至七點的班。接班的時候宋雪娃的臉色就不太好。林陽是個心細的人,當時還問了宋雪娃一句:“你沒事吧?”“沒事兒!”宋雪娃回答得輕描淡寫。結果勉強播完了稿子,她就腹痛得直不起腰了。麵色泛黃,前額上也沁出了一層汗水。林陽把播音室的鑰匙扔給了值機的同學,扶起宋雪娃就走。走了幾步宋雪娃就走不動了,林陽二話沒說,背上她就一路小跑到了校醫院。檢查之後,醫生說有可能是腸痙攣,也可能是急腹症,用了解痙的藥之後要留院觀察。林陽向醫生詢問了幾句,又來到宋雪娃的病床邊。打過針的宋雪娃看上去好像好多了,神態平靜,臉上也有了些血色。林陽端詳了一下宋雪娃的臉說:“嗯,你好像問題不大了,剛才血象報告出來了,白細胞不是很高,剛超了正常值。
不過醫生說還得留院觀察一下。解痙的針會引起口渴,你多喝點水,能眯就眯一會兒。我現在回去,叫你們宿舍的同學把你的洗漱用具都送來。”
林陽把水杯放好抽身要走,右手卻被宋雪娃的手緊緊地抓住了,回身看時,宋雪娃正凝視著自己,目光中充滿了依戀和深情。於是他就拉了把椅子,在病床旁邊陪宋雪娃坐了下來。
林陽這時覺得,她是依戀也好,依靠也好,拋開男人應有的英雄氣概不談,男人一定要在一個女人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才是個真正的男人。
在這之後,兩個人算是真正的戀人關係了,對外也不再是躲躲閃閃、若即若離。有意思的是,林陽身上倒還存有幾分矜持,而宋雪娃則盡顯著北方女孩子一旦擁有了愛情之後的熱情和張揚。
同學們出去郊遊的時候,宋雪娃會在身上背上兩個裝滿開水的軍用水壺,有人問起時她會一臉得意地說:“我這是給我那位背的。
他呀,那肚子嬌貴著呢,一點兒生水都不能喝。”宋雪娃說的是實話,她自己渴了半晌也沒動這水壺裏的水,後來碰到山泉了,就用手捧著喝了一大頓,而把水壺裏的開水留給了林陽。
每逢林陽因為感冒什麼的身體稍有不適,自己還沒怎麼在意,宋雪娃卻一邊像數落孩子一樣地數落著,一邊盡顯著女朋友的關懷備至,又是幫助打飯又是送來暖袋,拿走要洗的衣服。有一次還開了一桶菠蘿罐頭,特地用宿舍裏的電爐加了熱,然後用毛巾包上捧著,一路小跑送到了林陽自習的教室。
那個暑假,林陽和學生讀書會裏馬列班的幾個要好的同學去陝北老區,搞了一次關於老區農民生活現狀的社會調查,因為同行的都是男生,夾著個女生會有許多不便,宋雪娃就沒有一同前往。回來後由林陽執筆,幾名同學聯名寫了一份《關於陝北農民生活現狀的社會調查報告》,宋雪娃自是第一讀者。領教了報告中文筆的犀利和問題的尖銳,宋雪娃認真地凝視著林陽的眼睛說:“我愛的人果然不僅是一個陽光男生,還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和擔當的大男人!”
熱戀中的林陽自然也是感覺甚好,有時覺得自己像個大男人,有時覺得自己像個大男孩。
紛爭起於四年級上學期在北京的一次工廠實習。當時宋雪娃覺得這場實習真是天賜良機,讓林陽早早就能見上未來的嶽父嶽母。
這之前自己有了男朋友的事兒,宋雪娃已經分別跟父母在信裏透露了一些,也介紹了林陽的一些個人情況。
宋雪娃有個很有意思的習慣,給父母的信從來都是分開寫,不像大多數同學給家裏寫信那樣,開頭的稱謂是“父母大人”“敬愛的父母二老”“想念的爸爸媽媽”,在宋雪娃看來,這樣都算是不敬和怠慢。她的信要麼就是寫給父親的,要麼就是寫給母親的,而且每次寄家信都要寫兩封,再裝在一個信封裏寄走。弄得父母拆了宋雪娃的信封就是一陣你搶我奪。父親經常搶到了信紙一展開又衝著妻子喊:“喂,快換過來,拿錯了,這封是你的!”
在宋雪娃看來,分別寫信是表示鄭重、表示貼切。父親母親是一家人但不是一個人,他們有各自的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硬把兩個人捆綁在一起,自己省點兒時間省點兒事,但說話要同時顧及兩個人,可能最後一個也沒顧及好。況且就自己本身而言,有些東西是希望和父親交流的,也有些東西是要和母親溝通的。比如說向他們介紹林陽,向父親就介紹林陽的氣質修養,還有勤奮好學、精明優秀;向母親呢,就多說林陽的英俊瀟灑、細心專注和體貼周到,比如那次背自己去醫院的故事。父母都表示說隻要你看好,作風正派、性格安分,我們基本沒有什麼意見。同學之間確立戀愛關係也有一定的好處,那就是經過四年的朝夕相處,無論是人品、性格,還是修養、喜好都相互比較了解。母親在信裏還著重關心了具體的問題,那就是畢業時的分配去向。母親希望女兒畢業能分回北京,當然如果兩人這戀愛關係徹底明確,希望未來的女婿也能一起分到北京,別再弄個兩地分居、天各一方。那牛郎織女的日子說起來又是信又是詩地充滿了詩意,但過起來實際問題多多,就不那麼舒服清爽了。
星期天,宋雪娃的母親早早就跑到了菜市場,到了下午吃飯的時候已經是雞鴨魚肉弄了一大桌子。
父親宋路遙和林陽聊得也還投機,宋路遙很驚詫,林陽一個理工科的學生能有那麼深厚的哲學和文學功底。談到思維模式,林陽還大談了一通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辯證關係,二者如何滲透、如何交互,最後如何得以雙重地飛躍。宋路遙笑了,眼前這位女兒的男朋友也算是一表人才,興趣廣泛,知識豐富,據妻子介紹還對女兒好,除了話多,有點兒誇誇其談之外,還真沒有什麼可以挑剔之處。宋路遙心中暗自讚許女兒的眼光不錯。
吃飯之前宋路遙還把林陽領到自己的書房,揮毫潑墨寫了一幅字送給了林陽。那是杜甫的《望嶽》的最後兩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林陽接在手裏的時候動情地表示:“謝謝叔叔,這是對我的期望和鞭策,林陽一定銘記在心。”
在宋路遙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祝酒詞後,宋家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酒筵就正式開始了。
宋雪娃的母親接著也表態說:“我們雪娃多次介紹過林陽,今天見麵一看果然是個好小夥子,不僅對我們雪娃好,而且才思敏捷、精明強幹,難怪你們柴老師能給你那麼高的評價。希望你們兩人能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如此,父親母親的態度就都有了。林陽也彬彬有禮地表示了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