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我是貓》(11)(3 / 3)

“在文明開化已達高潮的現代,兩個不同的個性已沒有應該以一般以上的親密程度被聯結在一起的理由,也不該有。然而,沒受過教育的青年男女卻不顧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還是受一時的情欲所驅使,冒失地舉行婚慶合巹之禮,實在是有悖道德倫理的罪惡昭彰之行。吾等為了人道,為了文明,為了保護那些青年男女的個性,必須盡全力抵抗這種野蠻風氣……”

“老師,我完全反對這個說法!”東風君此時以毅然決然的樣子用手拍了下膝蓋。“在我看來,要說世界上什麼東西最珍貴?那就是愛和美了,除此之外再沒有比它們更珍貴的了。慰藉我們的,將我們變得完全的,讓我們幸福的,全都是此二者,全都靠它們。我們能夠擁有優美的情操、高潔的品格、純淨的同情心,亦全有賴於此二者。因此,不論我們出生於哪個世道、哪個地方,我們都不能忘記這二者。這二者在現實世界出現時,愛就化身為夫妻關係,美就分別化身為詩歌和音樂。因而,我認為,隻要有人類生存在地球的表麵上,就絕不會有夫婦與藝術消失的事情吧。”

“不消失自然是好事,但是,與現代哲學家說的一樣,必定會徹底消失,沒有辦法,放棄吧!還有什麼?藝術?藝術也會落得與夫妻相同的命運哦!所謂個性的發展,就是個性自由的意思吧!而所謂個性的自由,就是我是我、你是你的意思吧!那麼,藝術什麼的不是就沒有能存在下去的道理了嗎?藝術會興盛,是因為藝術家和欣賞者之間有個性一致的地方吧!不論你多麼堅持自己是新體詩詩人,如若讀了你的詩後覺得精彩有趣的連一個人都沒有的話,雖然讓人同情,你的新體詩的讀者,除你自己之外都消失沒有了吧!那麼,縱使你作再多篇《鴛鴦歌》也無濟於事呀!幸運的是你出生在明治時期的今日,所以才普天下全體人都愛讀你的詩吧?不過……”

“沒有,還沒到這個程度啦!”

“若是現在都沒到這個程度,那到了人文高度發達的未來,也就是到了出現一位大哲學家提出‘不結婚論’主張的時候,就會變成誰都沒有讀者了!不,並非由於是你寫的才沒人看,而是由於人人各自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所以覺得別人作的詩文什麼的一概都沒意思啊!眼前就已經在英國等地,確實出現這種傾向了。在現今的英國小說家中,個性最突出最強烈的作品已經出現了,你看看梅瑞狄斯(64),再看看詹姆斯(65),讀者不是極其少嗎?也難怪少。那種作品就是,沒有那種個性的人就不會讀得有意思,所以也沒辦法。這種傾向漸漸發展盛行,到了婚姻被定為是不道德的時候,藝術也就徹底消亡啦!是吧?要是到了你寫的東西我看不懂,我寫的東西你看不明白的那一天,你我之間還有什麼藝術可言?”

“雖然是這樣沒錯,可我總直覺性地覺得沒法這麼想。”

“你是直覺性地沒法這麼想的話,我就是曲覺性地這麼想罷了!”

“你也許是曲覺性的,不過……”這回獨仙開口道,“總而言之,對於人類,越放任人個性的自由,人與人之間就越會變得拘束、憋屈,這是毫無疑問的。尼采之所以推出超人哲學,正是因為這種憋屈感無處排遣,不得已才將其變成那種哲學的呀。乍一看,那個貌似是尼采的理想,但那個才不是理想,是牢騷才對!這位老兄悚懼個性解放的十九世紀,對身邊人也無法毫無顧忌地隨意翻身睡覺,所以才有點兒自暴自棄,隨便胡寫得那樣粗暴野蠻。讀了那個以後,與其說變得痛快,不如說變得同情。那個聲音並非勇猛精進之聲,不管怎麼說都是怨恨憤懣之聲。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從前是‘聖人一出,天下翕然彙於旗下’。所以暢快啊!如若現實中有這種暢快,就沒有必要像尼采那樣憑借紙筆之力將其表現在書本之上了。所以,荷馬(66)也好,傑弗裏·喬叟(67)也好,盡管同樣寫的是超人性格,但給人的感覺卻迥然不同。是活潑歡快的啊!他們寫得暢快淋漓。因為他們是在有了快活的現實以後,將快活的現實轉寫在紙上的,所以自然沒有苦澀的感覺。

“在尼采的時代這樣可就不行了,因為英雄之類的一個都沒出現。而且就算英雄出現了,也沒人把他尊為英雄。從前隻有一個孔子,所以孔子也很有影響力,但是現在卻是有許多位孔子,弄不好天下個個全都是孔子也說不定,所以,就算你顯擺‘我可是孔子啊’也沒有威望,不管用。不管用就會滿腹牢騷,滿腹牢騷就隻好在書本上擺弄個超人什麼的了。

“我們想要自由就得到了自由,但是得到自由的結果卻是感到不自由,因而現在苦惱不堪。正因為如此,西方文明之類的即使看上去不錯,但總歸還是無用之物!與此相反,東方自古就有進行內心的修行,這才是正確的啊!看吧!個性發展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得神經衰弱症,等到局麵變得沒法收拾的時候,人們就會發現‘王者之民皞皞如也(68)’這句話的價值,然後就能領悟到‘無為而治’這句話不可小覷。可是,就算領悟了,那個時候也什麼辦法都沒有了。猶如酒精中毒後才想‘唉,要是不喝酒就好啦’一樣。”

“老師們所言,似乎大多為厭世之說。但是,說來我也奇怪呀,聽了這麼多卻什麼感覺都沒有。這是怎麼回事呢?”寒月道。

“那是因為你娶了老婆啊!”迷亭立馬給了個解釋。

緊接著,主人突然講出這麼一番話來:“要是有了老婆後,就有了女人是好的之類的想法的話,那就是個天大的錯誤了。為了讓各位參考,我把一些有趣的東西讀給各位聽聽。好好聽著啊!”說著,他舉起了之前從書房拿出來的那本舊書,道,“盡管這本書是本古老的書,但卻說明了從那個時代開始,就已對女人不好的地方了如指掌了。”

主人剛說完,寒月就問:“有點兒讓人吃驚呢,究竟是什麼時候的書啊?”

“是一個名叫托馬斯·納什(69)的人寫的,成書於十六世紀。”

“越來越讓人吃驚了。那時候就已經有人說了我老婆的壞話嗎?”

“是有各種女人的壞話,裏麵一定有你的妻子。你聽就是了!”

“好,我聽!這是值得感謝的事兒啊!”

“書中寫道:首先,應該先介紹一下從古至今的賢者哲人的女性觀。好嗎?都有在聽嗎?”

“都在聽著呢!連我這個光棍也在聽呢!”

“亞裏士多德說:‘不管如何女人都廢物,若要娶妻,則娶大女不若娶小女,因小廢物的禍患總比大廢物少些……’”

“寒月君的妻子是大女,還是小女?”

“算是大廢物那邊的啦!”

“哈哈哈,這還真是本有趣的書啊。好了,接著讀吧!”

“有人問:‘何為最大奇跡?’賢者答曰:‘貞婦……’”

“這裏麵的賢者是誰啊?”

“書上沒寫名字。”

“反正肯定是個被女人甩了的賢者。”

“下一個出來的是第歐根尼(70)。有人問:‘娶妻當在何時?’第歐根尼的回答是:‘年輕時太早,年老時太晚。’”

“這位老師是在酒桶裏想出來的吧。”

“畢達哥拉斯(71)說:‘天下應懼者有三,曰火,曰水,曰女人。’”

“這些希臘的哲學家意外地是愛說蠢話的人呢。要讓我說,天下一切皆不足懼。入火不焚,落水不溺……”獨仙隻說到這裏,有點兒詞窮了。

“遇女子不迷。”迷亭老師發出援兵補充道。

主人趕緊接著讀下去:“蘇格拉底說:‘駕馭婦人,人間之最大難事也。’德摩斯梯尼(72)說:‘若欲令敵苦痛,其上策莫若贈吾女予敵,令其日夜疲於家庭風波,致其無力再起。’塞內卡(73)將婦女與不學無術者視為世界兩大災難。馬可·奧勒留(74)說:‘女子之難駕馭處,恰似船舶。’普勞圖斯(75)說:‘女子天性好飾綾羅,以遮其先天之醜,不過是淺陋之策。’瓦列利烏斯(76)曾贈書於友人,告之曰:‘天下萬事,女子皆可悄然行之。願皇天垂憐,使君勿陷於女子計中。’又說:‘若問女子為何?非友愛之敵而何?非須避之苦而何?非必然之禍害而何?非自然之誘而何?非似蜜之毒而何?若棄女子便為無德,則不棄女人者尤為可譴。’……”

“已經夠了!老師。恭聽了這麼多愚妻的惡言,已經足夠了。”

“還有四五頁,順便聽聽,怎麼樣?”

“哎呀,差不多就行啦,已經是尊夫人要回來的時候了吧。”迷亭揶揄道。

他話音剛落,便聽見飯廳方向傳來女主人喚女傭的聲音:“阿清!阿清!”

“這下可慘了!太座可在家呢!你看!”

“哦嗬嗬……”主人笑道,“管她呢!”

“嫂夫人!嫂夫人!您什麼時候回來的啊?”

飯廳裏靜悄悄的,無人答話。

“嫂夫人,剛才的話聽見了嗎?嗯?”

還是沒人答話。

“剛才那些話啊,可不是您家先生的想法喲!都是十六世紀的納什君的主張,所以請您放心!”

“我不知道!”女主人在遠處簡單地答道。寒月哧哧偷笑。

“我也不知道的,不好意思啊!哈哈哈……”迷亭肆無忌憚地笑起來。

這時,大門哐當地被粗暴拉開,來的人既沒說“有人在家嗎”,也沒說“打攪了”,剛覺得響起了沉重的腳步聲,客廳的紙隔扇門就被粗暴地拉開了,冒出了多多良三平的麵孔。

三平今日與往常不同,身穿雪白的襯衫、嶄新的大禮服,真是人靠衣衫馬靠鞍。他右手拎著用繩子捆著的四瓶啤酒,看起來沉甸甸的。他把酒往鰹魚幹旁邊一放,也不打個招呼,咚一聲就坐了下來,坐得沒個正經,一副刺眼的武士姿態。

“老師的胃病近來可好?就是因為這樣總待在家裏,才不行哪!”

“說不上壞也說不上好,沒法說。”

“雖然您說是‘沒法說’,可臉色不好哪!老師您的臉色蠟黃蠟黃的。最近去釣魚挺好的。從品川雇隻小船……我上個星期天就去了。”

“釣到什麼了?”

“什麼也沒釣到。”

“釣不到也有什麼意思嗎?”

“可以養浩然之氣啊!你,怎麼樣?你們去釣過魚嗎?釣魚可是很有趣的哦!因為可以在遼闊的大海上,乘一葉小舟四處遨遊哪……”三平跟誰都不客氣地搭話。

“我倒是想在小小的海上乘一艘大船巡遊呢。”迷亭接了三平的話。

“反正是要釣的話,不釣條鯨魚或人魚就太沒意思了。”寒月答道。

“那種東西能釣得上來嗎?文學家真沒常識哪!……”

“我可不是文學家。”

“是嗎?那你是什麼?對我這樣的商務人士來說,常識可就是最重要的了。老師,我近來常識豐富起來了,格外豐富。無論怎樣隻要待在那種地方,因為環境在那兒呢,自然而然就變得有常識了。”

“怎麼變得有常識了?”

“就說抽煙吧,抽“朝日”牌的或“敷島”牌的就吃不開。”說著,他拿出支金箔過濾嘴的埃及香煙,吧唧吧唧地抽起來。

“你有能讓你這麼奢侈的錢嗎?”

“我是沒錢,不過馬上就能解決啦。隻要抽著這種煙,信用就會截然不同。”

“比寒月君你磨玻璃球還要輕鬆地得到信用,真好,一點兒不費事兒。真是‘輕便信用’呀!”迷亭對寒月道。

寒月什麼都答不上來的時候,三平說:“你就是寒月先生嗎?博士,最終不當了嗎?因為你不當博士,所以我就決定去得到了。”

“你要得到博士?”

“不,是金田家的小姐。其實,我是覺得你挺可憐的。可是,因為對方一再跟我說,請一定要娶她,娶她吧,我才最終下定決心娶她的啊,老師!但是覺得情理上對不住寒月先生,時常心裏不安呢。”

“請一定別顧慮我,盡管娶!”寒月道。

“你想娶就娶唄,可以吧。”主人含糊地回答。

“這可是喜事呀!所以,不論有個什麼樣的女兒,都沒什麼好擔心的。喊一聲:‘誰要娶?’跟我剛才說的一樣,這不就好好地找到一位這麼出色的紳士做女婿嗎?東風君,新體詩的素材出來了,快點兒著手寫吧!”迷亭又一如往日得意忘形地調侃起來。

三平道:“你就是東風君嗎?我結婚時,你能給寫點兒什麼嗎?我會馬上印刷出來四處分發。還要讓《太陽》雜誌幫我刊登出來。”

“哦,那就寫點兒什麼吧!您什麼時候要用?”

“什麼時候都行,從你以前的作品裏拿一篇也行。作為報酬,婚禮的時候請你喝喜酒。讓你喝香檳,你喝過香檳嗎?香檳很好喝的。老師,我打算婚禮的時候請樂隊的,所以把東風君的詩譜上曲子演奏如何?”

“你喜歡怎麼弄就怎麼弄好了。”

“老師,您能幫我譜個曲嗎?”

“你胡說什麼啊!”

“有誰,在這裏麵有懂音樂的人嗎?”

“落榜的女婿候選人寒月君就是個小提琴高手啊!你好好求他一下試試吧。但是,他可不是個會為了區區香檳而答應的人。”

“香檳也是啊。一瓶四五銀圓的就不好。我請客用的可不是那種便宜貨啊,怎麼樣,您能給我譜一曲嗎?”

“好啊,我當然譜啊!即便是一瓶二十錢的香檳,我也譜。要不然,我給你白幹也行!”

“不能白讓你幹,謝禮是要給的。如果你不喜歡香檳,這樣的謝禮怎麼樣?”三平說著,從上衣的暗兜裏掏出七八張照片來散放在榻榻米上。有半身的、有全身的,有站著的,有坐著的,有穿和服裙褲的,有穿長袖和服的,有梳高島田發髻的,一水的妙齡女子。“老師,候選人有這麼多呢。作為謝禮,我也可以從這裏麵給寒月君和東風君做媒,各介紹一個。這樣如何?”說著推出一張到寒月麵前。

“不錯呀!請一定給我做媒。”

“這個也很好吧?”三平又推出一張到寒月麵前。

“這個很不錯呀,請一定給我做媒。”

“要哪一個?”

“哪一個都可以。”

“你相當多情哪!老師,這個是博士的侄女。”

“是嗎?”

“這邊的這個性情極好,年紀也輕,這才十七歲。這個的話,有上千銀圓的嫁妝。這邊的是知事(77)家的小姐……”三平一個人在那兒滔滔不絕。

“我不能把這些全都娶了嗎?”

“全部嗎?這也太貪心了吧!你是一夫多妻主義嗎?”

“不是一夫多妻主義,而是肉食論者。”

“隨便什麼都無所謂吧,這種東西還是快點兒收起來好!”主人訓斥似的直言。

於是,三平道:“那麼,就是一個也不娶了是吧!”他邊確認邊把照片一張一張地收進了口袋裏。

“你那啤酒是幹嗎的?”

“是我帶來的手信。我在拐角的酒館買來的,為了預祝我結婚。請喝一杯吧!”

主人擊掌喚來女傭,啟了瓶塞。主人、迷亭、獨仙、寒月、東風,五人謙恭有禮地舉杯,祝賀三平的豔福。

三平以特別快活的樣子道:“我邀請今天在座的諸位來參加我的婚禮,諸位能來嗎?都能賞光吧?”

“我不去。”主人立刻回答。

“為什麼?這可是我一輩子一次重大典禮呀!您都不肯賞光出席嗎?有點兒不近人情哪!”

“雖不是不近人情,我是不去的!”

“沒有衣服嗎?怎麼著外褂、裙褲總還是有的吧?老師,您也稍微去去社交場所比較好啊!我會把您介紹給名人的。”

“堅決拒絕!”

“胃病會治愈哦!”

“不治愈也無礙。”

“您這麼固執地堅持,我也無可奈何了。你怎麼樣?能出席嗎?”

“我嗎,一定去啊!可能的話,我還恨不得撈個媒人的榮譽呢。‘香檳交杯,三三九度(78),鬧春宵’……什麼?媒人是鈴木藤十郎先生?也是,我就覺得差不多應該是他。這個有點兒遺憾,不過也沒辦法了。要是出現兩個媒人的話也太多了吧!那,作為普通人的我也是確定會出席的!”

“你怎麼樣?”

“我嗎?‘一竿風月閑生計,人釣白蘋紅蓼間。(79)’”

“這是什麼啊?《唐詩選》裏的嗎?”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

“不知道嗎,還真是麻煩了。寒月君會賞光來的吧?因為你還有至今為止的關係呢!”

“我必定會出席的!因為要是錯過樂隊演奏自己作的曲子就太遺憾了。”

“就是呀!你怎麼樣?東風君?”

“我嘛,我想出席時在你們夫婦麵前朗誦我的新體詩。”

“那一定很快活。老師,我自出生以來,從來沒有過這麼高興的事情。所以,再喝一杯啤酒。”於是,他自己一個人咕嘟咕嘟喝起了自己買來的啤酒,喝得滿臉通紅。

秋日天短,卻也終於入暮。看到火爐裏散亂地躺著香煙殘骸,一片狼藉,才發現爐火早就已經熄滅了。看來就連悠閑的諸公也沒了興致。“已經很晚了,我回家吧。”獨仙第一個起身。緊跟著,“我也回去了!”其餘的人也紛紛告辭,出了大門。客廳便跟劇場散場後一樣,驟然寂靜冷清下來。

主人吃過晚飯進了書房。女主人緊了緊略微單薄的襯衣的領子,繼續縫補一件洗褪了色的便服。孩子們頭並頭睡著。女傭去洗澡了。

就算是看起來悠閑自得的人們,一旦將心底深處的門敲開,也會聽見某個地方有悲涼的聲音。縱然是看似已大徹大悟的獨仙,他的雙腳還是要踩在地上,不會落在其他地方。迷亭也許是逍遙自在的,但他的世界也並非畫中的世界。寒月放棄磨玻璃球,最終從老家帶了個老婆來。這是理所當然的正常日子。然而,如若把理所當然的正常日子定為永久持續下去的生活,那就會感到無聊吧。東風也再過個十年,就會認識到今日草率地獻上新體詩的錯誤吧。至於三平,他到底是個住水裏的人,還是個住山上的人,有點兒難以斷定了。如若他能一輩子都可以請人喝香檳酒,得意揚揚,那也好。鈴木藤十郎先生則會一直混下去,混來混去就蹭上了泥。不過,即便帶著泥,也比不會混的人吃得開。

爺作為一隻貓來到這世上,住在人世間也轉眼已有兩年多了。爺曾經認為不會有其他如爺這般的見識家了,但是,前幾日有個叫卡德爾·穆爾(80)的素不相識的同族突然趾高氣揚地出現在爺麵前,嚇了爺一跳。爺我仔仔細細聽它說話後才知道,原來它已經在一百多年前就死了,隻是一時起了好奇心,為了來嚇唬爺,才特地變成幽靈從遙遠的冥土出差到此的。聽說,這貓在要和母親見麵時,作為問候的表示就叼著一條魚出去了,可在半路上它就最終沒忍住,自己把魚給吃掉了。不愧是幹出這種行徑的不孝之子,它的才華也相當了得,不輸於人類,甚至還發生過它在某天作了首詩嚇它家主人一跳這樣的事情。既然這樣的豪傑早在一個世紀之前就出現了,那像爺這樣的庸碌之輩,就該早早歇息,回歸無何有之鄉(81)才對。

主人早晚要因胃病而死,金田老頭因貪欲已經是死了。秋天樹木的葉子已幾乎落盡。死亡是萬物的定業(82),若活著也不大能於世界有益,或許速速赴死才是明智的。按照諸位老師的見解,人類的命運似乎終歸是自殺。粗心大意的話,貓也不得不在那麼憋屈不自由的世界中出生。真是令人恐怖啊!不知怎麼的,爺覺得鬱悶起來了。要不,喝點兒三平的啤酒來給自己稍微鼓鼓氣吧!

爺轉悠到廚房裏。秋風把房門吹得咯嗒作響,並從細細的門縫裏鑽了進來。油燈不知何時已熄滅了。看來今夜月光明亮,從窗戶投下影子來。茶盤上並排放著三個杯子,其中有兩個杯子還留著半杯茶色的水。玻璃杯裏的東西,就算是開水也讓人感覺寒涼,更何況是在寒夜裏被清冷月光照著,靜靜地跟滅火罐排列在一塊兒的液體,還沒沾唇,就已覺得冷得不想喝了。可是,事物是要去嚐試的。三平等人喝了那東西後臉就變得通紅,呼吸也變成仿佛熱得難受的那種。那,即便是貓,隻要喝了就不可能不變得快活吧。反正是不知何時會死的命,所以凡事都要趁著還活著的時候先做了。等死了之後再從墳墓的影子裏嗟歎:“啊,太遺憾了!”那時也追悔莫及了。爺想好了就把心一橫,決定喝點兒試試!

於是,爺鉚足勁兒將舌頭伸進杯中,吧嗒吧嗒舔了幾下後被嚇到了。舌尖猶如被針紮了似的,麻酥酥的。真不明白人類怎麼會異想天開喝這種爛東西,真是太難喝了。無論怎樣貓和啤酒的性質都是不合的。這下糟了!爺把伸出去的舌頭縮了回來,又重新思考了一下。就跟人類的口頭禪似的,他們把“良藥苦口”掛在嘴邊。然後一感冒什麼的,就皺著眉頭苦著臉喝奇怪的東西。到底是因為喝了藥才痊愈的,還是明明會痊愈還喝藥?爺至今都對此心存疑問。正好是個好機會,這個疑問就用啤酒來解決吧。假若喝下去後變得連肚子都苦了,那也就不過如此而已。假若像三平似的,喝下去後變得快活得連前後都分不清,那便是得到了空前賺頭,讓爺教教鄰近的貓們也是可以的。好啦,會怎麼樣就聽天由命吧,爺決心幹掉啤酒,便再次伸出了舌頭。睜著眼睛不容易喝,所以爺緊緊閉上眼睛,再次吧嗒吧嗒地舔起來。

爺我忍耐上又加上忍耐,終於喝光了一杯啤酒時,奇怪的現象出現了。一開始是舌頭火辣辣的,嘴裏像從外部受到了擠壓般難受,但是,隨著越喝越多,終於變得輕快起來,到把第一杯收拾掉的時候,就已經一點兒也不費勁了。爺想已經沒問題了,便輕輕鬆鬆地把第二杯幹掉了。爺順便把灑在茶盤裏的啤酒也擦幹淨,全都舔進腹中。

然後,爺為了觀察自己的情況,便紋絲不動地在那兒蜷了一陣子。逐漸地身體變得暖和,眼睛開始發糊,耳朵開始發熱。爺變得很想唱歌,很想唱著“俺是貓,俺是貓”跳舞,變得想說“主人、迷亭和獨仙都去吃屎吧”,變得想給金田老頭用爪子來個幾下,變得想咬掉女主人的鼻子……變得想幹各種各樣的事情。最後,爺搖搖晃晃地想站起來,站起來又想左搖右擺走路。這家夥太有意思啦!爺想出門。出了門就想朝天上打個招呼:“月亮大姐,晚上好!”怎麼都高興啊!

“所謂的‘陶然’大約就是這種感覺吧!”爺一邊這麼想著一邊毫無目標地四處亂晃,好像是這樣,又好像不是這樣的感覺。爺我隨便挪動鬆垮的腿邁著胡亂的步子走動後,不知怎麼的,總是頻頻犯困。爺都搞不清自己是在睡覺,還是在走路了。爺想睜開眼睛,可眼皮卻重若千斤。變成這樣的話爺也不過到此為止罷了。“不管前麵是山還是海,爺我都不會吃驚了。”爺想著便邁出綿軟無力的前爪,同時聽到撲通一聲,爺剛說“咦!”就明白過來——這下被害死了。爺根本沒空思考究竟是怎麼被害的,隻是才剛剛發覺是不是被害了的時候,頭腦就變得一片混亂模糊了。

爺回過神來的時候已浮在水麵上。因為太難受了,便用爪子一通亂撓,但撓到的隻有水,而且這一撓就立馬沉了下去。沒辦法,爺就用後腿蹬了上去後再用前爪撓,聽到了嘎吱吱一聲,好像稍微有一點兒感覺了。好不容易把頭露了出來,這才想看看這兒究竟是哪兒呢。爺環視周圍一圈,原來是掉進一隻大缸裏了。這隻大缸裏,一直到夏天,都繁茂地生長著一種叫“水葵”(83)的水草。後來,漆黑的烏鴉飛來把水葵啄食殆盡,之後又用這隻大缸的水洗澡。洗澡的話水自然就少了,水少了烏鴉就再也不來了。方才老子還在想:“最近水少了很多就看不見烏鴉了呢。”卻萬萬沒想到,爺居然會代替烏鴉自己在這種地方洗澡!

從水麵到缸口四寸有餘。爺伸長爪子也夠不著,跳也跳不出去。如若什麼都不幹閑待著,就會一個勁兒地往下沉。如若掙紮求生,就隻能用爪子嘎吱嘎吱地撓缸壁,爪子碰到缸壁時,就感覺身體似乎稍稍浮了一點兒起來,但是爪子一滑,就瞬間又沉下去。沉下去時太痛苦了,便又立刻嘎吱嘎吱地撓。這樣反複折騰著的時候就累了。這時盡管心裏焦急,爪子卻不怎麼聽使喚了。最後甚至爺自己都很難分清,爺我究竟是為了沉下去而撓缸,還是為了撓缸而沉下去。

此時,爺在痛苦中這樣思考:爺之所以遭遇這種責罰,就是因為想從水缸裏爬上去。爺雖然極其熱切地想爬上去,但也對爬不上去的這一事實再清楚不過。爺的腿不足三寸。好,就算爺是浮在水麵上,那麼,即便爺從所浮的位置竭盡全力伸長前腿,爪子也還是沒法搭上五寸有餘的缸口。若爪子沒法搭上缸口,那麼無論怎麼抓撓,無論多焦急,縱使花上個一百年粉身碎骨地撓,也還是不可能出得去。既然已透徹明白出不去,卻還想要出去,那就是無理取鬧。所以,正因為想做沒有理由做到的事情才會痛苦不堪。毫無意義!自討苦吃,自找折磨,真真愚蠢!

“算了!放棄吧!隨便怎樣都無所謂了。爺再也不想嘎吱嘎吱地撓了,已經厭煩透了!”爺這樣想後,便前腿、後腿、頭、尾巴全都任憑自然的力量擺布,爺決定不再抵抗了。

爺漸漸覺得輕鬆舒服起來。辨別不出自己是覺得痛苦,還是覺得感激。也判斷不出自己是在水裏,還是在客廳裏。無論在哪裏怎麼個樣子都無礙了。隻是覺得舒服。不,甚至連是否舒服也感覺不到了。日月隕落、天地灰飛煙滅!爺進入了不可思議的平和安寧。爺死了,死了才得到這種平和安寧。平和安寧是不死就得不到的。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謝天謝地!謝天謝地!

(1)雲無心以出岫:出自陶淵明的《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比喻作者自己無意出仕,厭倦官場而隱,表露自己的高潔誌趣和找到歸宿的愉悅。

(2)《列仙傳》:是中國第一部流傳下來的關於神仙人物的傳記,作者不可考,但一般署名劉向。記赤鬆子等神仙故事七十則,明版每則均附有四言讚語,篇末又有總讚,體例仿《列女傳》。晉代以後言神仙故事者,皆依據此書。曆代文人亦多引為典實。

(3)素琴:“素琴”實際上就是空琴,有名無實的琴。是與晉代的陶淵明相關的典故。《宋書·陶潛傳》記載說:“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4)本因坊:日本圍棋界榮譽稱號。因創立最早而人才最盛,被認為是日本棋道的正宗。

(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指人有豪氣。

(6)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蘇軾《戲足柳公權聯句》。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7)八幡鍾:江戶深川富崗八幡宮的時鍾。民謠中說:“敲響吧,八幡鍾,把我的情人叫醒。”日文中“看兒子”與敲鍾的“敲”字諧音,迷亭在此借題發揮。

(8)一劍倚天寒:日本一位將軍在出征之前去問來自中國的明極楚俊禪師:“在生死交關的時候該如何?”禪師說:“兩頭俱截斷,一劍倚天寒。”意思是指,把“生”一劍斬掉,把“死”也一劍斬斷,中間什麼也沒有了,隻剩斬掉生死的那把劍。這把劍像虛空一般廣大無邊,也可以說全虛空就是一把劍,生與死根本沒有機會存在。一遇到這把劍,對死亡的觀念、憂慮、恐懼不見了,對生的欲求、貪念、執著也沒有了;生也斬掉,死也斬掉,“一劍倚天寒”就是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智慧、大決心、大信心。

(9)等一下,等一下:這個是日本傳統歌舞劇十八番中的《暫》的主人公的台詞。其出現場麵為,在好人就要被無辜殺害的危急關頭,主人公喊著“等一下,等一下”地從稱為“花道”的與觀眾席相連的舞台出場,之後拯救了好人。另外,“等一下,等一下!”的日文發音與要悔棋的說法發音一致。

(10)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為禪語。在日文中意思是:生死確實是大事,可是無常的事情也會瞬間來到。

(11)灰水:堿水。是把植物燒成的灰浸泡在水裏以後將上方清澈的水取出來的那個水。自古以來用於物品的洗滌、漂白等。

(12)“春光易逝,琵琶猶沉,意闌珊”:這首俳句是日本江戶時期俳句詩人、畫家與謝蕪村的作品。

(13)靈魂:迷亭所說的“靈魂”指的是“亡靈”,此處日文中東風說的“靈魂”與迷亭說的“亡靈”用了相同的漢字,但讀音不同。迷亭是故意嘲弄對方。

(14)燒麻稈兒:在日本,盂蘭盆節的時候,有在門前燒麻稈兒迎送死者魂魄的風俗習慣。

(15)釜中的章魚:此處迷亭將熟語“釜中的魚”改為“釜中的章魚”。釜是指日本傳統的金屬製煮鍋,“釜中的魚”意為活不了多久馬上就要死了。

(16)秋日苦短喲:源於歌舞伎《戀女房染分手綱》中人物慶政的一句台詞:“天黑了。秋日苦短喲!”

(17)麻裏草鞋:明治時期的一種高級草鞋。裏子和帶子是用麻編織成的。

(18)吐月峰:靜岡市某山的名字。用這裏竹林中的竹子製作的煙灰筒上,刻有吐月峰的名字。

(19)單官:在圍棋收官階段,單官指占不到“目”的官子。一般是在棋局基本結束,雙方圍的地盤區域都確定之後才開始走單官,稱為收單官。

(20)維特: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的主人公。

(21)璆鏘琳琅:璆鏘,佩玉碰撞之聲。琳琅,指所佩之玉。佩玉和鳴,發出優美的聲響。

(22)天長節:天皇誕辰之日“天長節”。

(23)鞍懸村:此地名為虛構。

(24)丁:日本長度單位,1丁約等於109米。

(25)菩提寺:菩提寺(ぼだいじ)是代代歸依,埋葬祖先遺骨,吊菩提之寺。也稱作菩提所、菩提院等。例如,日本皇室之泉湧寺和德川家之寬永寺、增上寺都是有名的菩提寺。

(26)長瀨川:日本有多條河流都叫長瀨川。

(27)五銀圓二十錢:明治時期五銀圓紙幣等於五個一元銀幣,一元銀幣等於100錢銀幣。當時有20錢麵值的銀幣。

(28)大方巾:此處指的是專門用於包裹東西的大方巾,可在收納、保存、攜帶時使用。即使是現代日本也有很多人用方巾包裹便當盒。

(29)道中雙六:雙六,一種室內遊戲,跟大富翁有點兒相似,扔骰子決定點數,接著走格子進行遊戲。跟大富翁不同的是,格子上安排有各種各樣的狀況,類似家裏失火、斷腳、繼承遺產等人生路上可能遇到的事情,噩運和好運,然後玩家要根據安排進行遊戲,如腳斷了就隻能走1\/2點數的路……“道中雙六”畫的格子是“東海道五十三次”,指的是日本江戶時代從江戶到京都的驛道──東海道──途中所經過的53個宿場。迷亭借此諷刺寒月買琴道路的曲折漫長。

(30)Quid aliud est mulier nisi amiticiae inimica:拉丁文,“妻子若非友誼的仇敵,又是什麼?”出自英國作家托馬斯·納什所著的《蠢動的分析》。

(31)安慶關:在鐮倉初期設於石川縣小鬆市的關卡。傳說源義經以修行僧侶的裝扮去奧州,路過此關卡時被盤問,因部下辯慶的機智行事才得以過關。

(32)正岡子規:(1867—1902)日本明治時代詩人。原名常規,別號獺祭書屋主人、竹子裏人。曾在日本新聞社工作。早年致力於俳句、和歌的研究和革新,後創辦《杜鵑》雜誌。

(33)小督局:這裏指的是高倉天皇的寵妃。她是櫻町中納言的女兒,擁有稀世的美貌,並擅彈箏,得到了高倉天皇無上的寵愛,後遭到中宮平清盛的嫉恨。她因為懼怕平清盛,躲藏到了嵯峨,與天皇音信不通。被天皇任命去尋找她的源仲國在找尋時聽到了微弱的《思夫歎》的琴音,於是順著聲音調查下去,發現了小督隱居的小屋。小督遂被源仲國帶回宮中。後為平清盛所捕,削發為尼。故事見《平家物語》謠曲《小督》。

(34)山上白雲如我懶:袁枚的《春日雜詩》有句:山上春雲知我懶。

(35)露地白牛:佛學術語,露地,為門外之空地,喻平安無事之場所;白牛,意指清淨之牛。法華經譬喻品中,以白牛譬喻一乘教法,從而指無絲毫煩惱汙染之清淨境地為露地白牛。從容錄第十二則(大四八·二三四下):“我衲僧家慵看露地白牛。”

(36)一百坪:約330平方米。一坪約等於3.3平方米。

(37)大死一番:《佛學大詞典》禪林用語。與“大死大活”“絕後再蘇”等語同義。佛教真理並非肉體之死所能得,乃是舍棄身心之一切執著(大死)而達於絲毫不掛礙之境界始能得之。碧岩錄第四十一則(大四八·一七九上):“須是大死一番,卻活始得。”說明一個人從愚癡而到達覺悟,其過程就如“大死一番”。

(38)康諾特爵士:即阿瑟親王,康諾特和斯特拉森公爵(The Prince Arthur,Duke of Connaught and Strathearn),全名阿瑟·威廉·帕特裏克·阿爾伯特(Arthur William Patrick Albert,1850年5月1日—1942年1月16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艾伯特親王(Consort Albert)的第三子。明治三十九年(1906)他為了授予日本明治天皇勳章而來到日本,當時受到了非常盛大的歡迎。

(39)拋大鼻子滑稽舞:明治初期,宴席上吉原(日本的紅燈區)的幫閑們會跳一種滑稽舞來取悅客人。落語家三遊亭圓遊有個超級大的大鼻子,明治十三年(1880),他在落語講台上捏住自己的大鼻子,一邊模仿丟掉鼻子的動作,一邊跳起了這種滑稽舞。

(40)桑德拉·布魯尼:英國小說家喬治·海瑞狄斯(1828—1909)同名小說中的女主人公。

(41)鬼窟裏:禪林用語。又作假解脫坑。幽鬼所棲之處,即暗黑之處;比喻拘泥於情識,蒙昧無所見之境界。或指習禪求悟之過程,陷入空之一端而執之為悟,滯礙不通,反成邪見。《碧岩錄》:“休相憶(道什麼?向鬼窟裏做活計!)。”

(42)熊阪長範:日本平安時代傳說中的大盜賊。與石川五右衛門一並被作為盜賊的代名詞。

(43)隻見一個長範……原來是身首異處:這句話,出自日本謠曲《烏帽子折》的最後一句唱詞。指源義經將熊阪長範一夥的襲擊一個不剩地擊退後把長範斬成兩段。

(44)哎呀呀……看我不給你嚐點兒苦頭:這段話引用謠曲《烏帽子折》。其謠曲描述的故事是,熊阪長範在正式襲擊前派出身手矯捷的部下去探查源義經住的屋子,卻被早有防備的源義經擊殺而慌張撤退。即便如此,熊阪長範一夥後來還在半夜來襲擊源義經,結果全軍覆沒。而此處引用的則是,熊阪長範一夥第二次來襲擊源義經時,源義經的台詞。

(45)寶生派:日本能樂流派之一。

(46)金米糖:金平糖(葡萄牙語:confeito),又作花糖、金米糖、金餅糖、星星糖。金平糖是日本的一種外形像星星的小小糖果粒。是冰糖在水中溶化後煮幹,加入小麥粉製作而成,周圍有碎小的疙瘩。於15世紀室町時代末期,由葡萄牙傳教士傳入日本,現今為日本傳統和果子之一。葡萄牙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曾將這種糖獻給織田信長,其對這種點心感到驚喜,從此金平糖開始在京都流傳以及製作。初期,因物稀,為大名獻給天皇之貢品。

(47)下愚不移:出自《論語·陽貨》。子曰:“唯上知下愚不移。”孔子說:“隻有上等人有知識,下等人愚昧這點是不會變的。”

(48)亨利:(1849—1903)英國詩人,批評家。一條腿。史蒂文森的小說《金銀島》的主人公,就是以他身殘誌堅為原型的。

(49)史蒂文森: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英語: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年11月13日—1894年12月3日),蘇格蘭小說家、詩人與旅遊作家,也是英國文學新浪漫主義的代表之一。

(50)三更月下入無我:中國禪僧偃溪廣聞的詩句:三更月下入無何。無何,即烏有鄉,意為無心心境。

(51)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被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52)卒塔婆小町:是根據著名女和歌歌人小野小町的傳說創作的音樂謠曲中的一則,一般寫作卒都婆小町。小野小町(約809—約901)是日本平安時代早期著名的女和歌歌人,是“六歌仙”和《古今和歌集》收錄作者中的唯一女性,著有《小町集》。小野小町是出羽郡司小野良真的女兒,傳說出生於現在的秋田縣湯澤市小野(以前的雄勝郡雄勝町小野)。其生平不詳,民間有傳說指她曾是仁明天皇的後宮更衣。相傳容貌美豔絕倫,使小町成為後世美女的代稱。謠曲描述的是高野山的僧人譴責一個年老力衰的女乞丐坐在卒都婆(卒都婆指為了供奉死者而立在墓石後麵的細長板子)上,結果沒想到反而被此女乞丐用佛法反駁。僧人驚問其名,才知是落魄的小野小町。

(5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關鍵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對世俗、對物質的留戀程度;心,指的是人對佛理禪義的領悟。人應該對世俗物質無所留戀,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

(54)鐵牛麵者鐵牛心,牛鐵麵者牛鐵心:《碧岩錄》第三十八則《本則》中有“鐵牛之機”的話。這話裏,“麵”和“心”是指“外表”和“實質”。“鐵牛”和“牛鐵”是抽象的“豬”和“蘇格拉底”。他們討論人想長生不死,像欠債不還一樣。獨仙認為,有的人因為“長生不死”才能幸福,而有的人卻能因為“視死如歸”而幸福。然後就有了這句話,“鐵牛麵者鐵牛心,牛鐵麵者牛鐵心。”意思類似於“快樂的豬、痛苦的蘇格拉底”,豬和蘇格拉底的幸福感是相同的,而他們幸福的原因卻截然相反。一個是滿足於生命,一個滿足於生命的意義。

(55)亨利·阿瑟·瓊斯:Henry Arthur Jones(1851—1929),英國戲劇家。劇本主要有《馬加爾及其失去的天堂》《說謊者》等。其劇作對英國社會的保守思想和上流社會的習慣勢力有所嘲諷。戲劇理論作品有論文《英國戲劇的複興》《國民戲劇的基礎》《理想的劇場》等。

(56)己所欲,可施於人:此處迷亭將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給倒過來說了。

(57)窮措大:比喻貧窮的讀書人。醋大,形容既貧寒且酸氣的書生,含有輕慢之意。清朝道光年間有書《談徵·言部·醋大》中說道:世稱士流為醋大,言其峭酸冠士民之首也。亦作措大。

(58)元信:狩野元信,日本室町後期的畫家。狩野派第二世。為狩野派始祖正信之長男(一說次子)。據傳曾擔任室町幕府的禦用畫師。天文十二年(1543),製作內裏(禁中)小禦所障壁畫(障屏畫與壁畫的並稱),又曾指揮眾弟子作石山本願寺的障壁畫。元信廣學中國畫的各種樣式,兼采日本風俗畫(大和繪),嚐試融合兩者之長處。其簡明畫風,被視為桃山繪畫的雛形。代表作有大德寺大仙院客殿襖繪(1513年左右)、妙心寺靈雲院舊方丈襖繪(1543)、清涼寺緣起等。

(59)法眼:僧侶的級別之一。這裏指的是狩野元信的稱號。他是狩野派創始人狩野正信之子,原名四郎次郎,通稱大炊助,後世稱為古法眼。1545年狩野元信獲“法眼”稱號。

(60)泰晤士的百科全書:當時,倫敦·泰晤士在日本以分月付款方式售賣的百科全書。

(61)一念萬年,萬年一念:一念萬年是佛教用語,指的是刹那一念之心,而攝萬年歲月無餘。一念,指極短促的時間。《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觀空品》:“九十刹那為一念。”北魏曇鸞《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六十刹那為一念。”《翻譯名義集·時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念即萬年,萬年即一念。乃表示舍離長短等相對概念之絕對語句。意同“一即一切”。謂在一念心中收攝萬年之歲月而無遺。古諺雲:“十世古今,當處一念”即是此意。又信心銘(大四八·三七七上):“宗非促延,一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

(62)道歌:是把道德、經驗教訓編成容易詠唱的短歌。

(63)行燈袴:明治以後製作出了完全沒有襠的行燈袴。行燈袴,就是燈籠袴,是完全的筒形,不過外形與馬乘袴相同,隻是無襠而已,因為像燈籠而得名,屬於典型的無襠袴。無論男女學生都非常喜愛行燈袴。明治時代是男性的普通裝束、女學生的袴。

(64)梅瑞狄斯:喬治·梅瑞狄斯出生於1828年2月12日,卒於1909年,是英國19世紀作家。他被認為是英國心理小說的真正鼻祖,曾被選為英國作家全會主席,曾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被譽為“小說家的小說家”和“第一個真正的現代小說家”。

(65)詹姆斯: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19世紀美國繼霍桑、麥爾維爾之後最偉大的小說家,也是美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大文豪,被譽為美國“小說泰鬥”。重要的長篇小說有《一個美國人》(1876—1877),《貴婦人的畫像》(1881),《波士頓人》(1885—1886),《卡薩瑪西瑪公主》(1885—1886),《波音敦的珍藏品》(1896),《梅西所知道的》(1897),《未成熟的少年時代》(1899),《聖泉》(1901)和後期的3部作品《鴿翼》(1902)、《專使》(1903)和《金碗》(1904)等。

(66)荷馬:古希臘盲詩人。公元前873年生。約前9—前8世紀。相傳記述公元前12—前11世紀特洛伊戰爭及有關海上冒險故事的古希臘長篇敘事代表作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即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據此,他生活的年代,當在公元前10至前9、8世紀之間。他的傑作《荷馬史詩》,在很長時間裏影響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倫理觀。

(67)傑弗裏·喬叟:英國中世紀作家。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擺脫了舊時代詩作的脫離現實、矯揉造作的風格,通過塑造三十多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揭露了僧侶階層的腐朽,嚴肅地考慮婦女問題,反映了當時各色各樣的人的生活和社會的全貌,因此傑弗裏·喬叟被認為是英國中世紀文學和文藝複興文學之間承上啟下的人物。喬叟率先采用倫敦方言寫作,並創作“英雄雙行體”,對英國民族語言和文學的發展影響極大,故被譽為“英國詩歌之父”。

(68)王者之民皞皞如也:出自《孟子·盡心上》(十三)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意思是,孟子說:“霸主的百姓愉快歡樂,聖王的百姓心曠神怡。”

(69)托馬斯·納什:Thomas Nashe(1567—1601)英國的作家。好爭論,寫的大多是諷刺性作品。本文中從這裏以下的女性觀是引用他的《愚行的分析》(1589)一書裏的開頭部分。

(70)第歐根尼:(希臘文Διoγνη,英文Diogenēs,約公元前412—前324)“錫諾帕的第歐根尼”(Diogenēs o Sinopeus,亦譯狄奧根尼、戴奧真尼斯),古希臘哲學家,出生於一個銀行家家庭,犬儒學派的代表人物。活躍於公元前4世紀,生於錫諾帕(Σινπη,Sinopeus,現屬土耳其),卒於科林斯。他的真實生平難以考據,但古代留下大量有關他的傳聞逸事。

(71)畢達哥拉斯:(希臘語:Πυθαγ?ρα?,約前580—前500),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和音樂理論家。

(72)德摩斯梯尼:(Δημoσθ?νη?,前384—前322),也譯作狄摩西尼或德摩斯提尼,古希臘著名的演說家,民主派政治家。早年從伊薩學習修辭,後教授辭學。積極從事政治活動,極力反對馬其頓入侵希臘。後在雅典組織反馬其頓運動,失敗後自殺身亡。

(73)塞內卡:(拉丁語:Lucius Annaeus Seneca,約前4—65),古羅馬時代著名斯多亞學派哲學家。曾任尼祿皇帝的導師及顧問,公元62年因躲避政治鬥爭而引退,但仍於公元65年被尼祿逼迫,以切開血管的方式自殺。

(74)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全名為馬可·奧勒留·安東尼·奧古斯都(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擁有愷撒稱號(Imperator Caesar)的他是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最後一個皇帝,於161年至180年在位,是羅馬帝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斯多亞學派學者,其統治時期被認為是羅馬黃金時代的標誌。他不但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君主,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成就的思想家,有以希臘文寫成的關於斯多亞哲學的著作《沉思錄》(Τ? ε?? ?αυτ?ν)傳世。在整個西方文明之中,奧勒留也算是一個少見的賢君。

(75)普勞圖斯:(公元前254—前184)是羅馬第一個有完整作品傳世的喜劇作家,出生於意大利中北部平民階層,早年到羅馬,在劇場工作。後來他經商失敗,在磨坊做工,並寫作劇本。他也是羅馬最重要的一位戲劇作家。他一共寫了一百三十部喜劇,流傳下來的有二十部,著名的有《孿生兄弟》《一壇黃金》和《撒謊者》。這些戲劇大多是希臘新喜劇的改編,不過反映的卻是羅馬人的生活與習俗。他的喜劇揭露或諷刺上層人物的貪婪、腐化等惡習,頗多民主傾向;藝術上以情節巧妙、動作豐富、語言生動活潑見長。普勞圖斯的喜劇對文藝複興以來許多戲劇家如莎士比亞、莫裏哀等都產生過影響。

(76)瓦列利烏斯:卡圖盧斯(Gaius Valerius Catullus,約公元前87—約前54),古羅馬詩人,生於山南高盧的維羅納。在奧古斯都時期,卡圖盧斯享有盛名,然而後來慢慢被湮沒。現在所有卡圖盧斯的詩歌版本均源自14世紀在維羅納發現的抄本。他繼承了薩福的抒情詩傳統,對後世詩人如彼特拉克、莎士比亞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傳下一百一十六首詩,包括神話詩、愛情詩、時評短詩和各種幽默小詩。

(77)知事:主管事務。多用於官職、管理職任的職稱,如掌管僧院事務的住持原來叫知事,用於官職名是源自中國古代的知府、知縣,當時又稱“知某州事”和“知某縣事”,因此被簡稱為“知事”。現仍通用於日本,日本都道府縣行政區的首長即為知事。

(78)三三九度:婚禮時,舉行交杯儀式,新郎新娘交杯換盞,用三隻酒杯,每杯三次共九次。

(79)一竿風月閑生計,人釣白蘋紅蓼間:意為,將一支釣魚竿作為朋友,與其一起悠然自得地生活,享受在有著白色浮草、紅花的岸邊釣魚。其中,一竿風月比喻忘卻世事,在清風明月的美景下行樂。出自宋·陸遊《鵲橋仙》詞:“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台西住。”此處典出陸遊詩:“一竿風月老南湖。”

(80)卡德爾·穆爾:Katers Murr,小說《雄貓穆爾的生活觀》中的主人公。作者是恩斯特·提奧多·阿馬迪烏斯·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1776—1822),是一位律師。一生共創作50多篇中短篇小說、3部長篇小說,此外還擅長作曲和繪畫,寫了2部歌劇、1部彌撒曲和1部交響樂。《雄貓穆爾的生活觀》是他未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借兩個不同藝術家的不同經曆,繼續探討藝術家同社會的矛盾,嘲諷了當時的德國社會以及貴族資產階級的風俗習尚。他的著名作品《胡桃夾子與老鼠國王》更是被改編成芭蕾舞劇、音樂劇、話劇、電影、動畫等,在世界上影響巨大,成為最著名的童話之一。

(81)無何有之鄉:指空無所有的地方。《莊子·逍遙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成玄英疏:“無何有,猶無有也。莫,無也。謂寬曠無人之處,不問何物,悉皆無有,故曰無何有之鄉也。

(82)定業:佛教語。指難以消除的重大業力。前世的報應。一定受報的業。定業有善惡兩種,善的定業,定受樂果,惡的定業,定受苦果。

(83)水葵:又名蓴菜、馬蹄草等,被譽稱為21世紀的生態水生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