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不僅直接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潛存破壞他人幸福的傾向,所以,這種不健康的心態可謂是害人又害己的。既然如此,我們能否徹底根除嫉妒心理呢?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根本無法從本質上消除嫉妒心理,能做到的隻有自我調節。正所謂萬事萬物都有利弊之分,所以,嫉妒也有消極和積極之分。既然我們無法根除人性的弱點,那麼,我們何不換個角度“欣賞”嫉妒,從而克服“嫉妒”的不利影響,讓積極的嫉妒綻放光彩呢?具體方法如下:
有自知之明並能夠客觀評價自己。
當你萌生嫉妒之心,或是有一定表現時,一定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此同時,還要客觀地評價自己,從而找出自身的問題所在。另外,還要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意識,控製自己的負麵動機和感情。這樣一來,在認清自己之後,就能夠更客觀地評價他人,思想意識也能夠有所提高。練就一種豁達的心態。
何為豁達?簡而言之,就是開闊的心胸,開朗的性格。“人生苦短”,生命隻有一次,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培養一種“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胸襟,練就一種豁達的心態。更要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的客觀規律。
把嫉妒心理轉化為健康的競爭意識。
當我們在嫉妒他人時,總會將目光集中在別人的優點上,卻不曾注意自己比對方強的地方,其實,任何人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當他人在某些方麵超越我們時,我們不妨有意識地想想自己的優勢,這樣就會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複到平衡的狀態。此外,嫉妒別人並不可怕,關鍵是看我們能否正視嫉妒,升華嫉妒之情。將嫉妒轉化為成功的動力,自然很容易超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