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星空對話的地方(1 / 1)

對於星空,人類有著無窮的問,也有著無盡的遐想。從嫦娥奔月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從舉杯邀明月到把酒問青天,從俄國宇航員登月到我國發射“嫦娥一號”。人類對於星空的追問與探索,從未停歇。

今夜,我正從西昌市區出發,前往六十五公裏外的衛星發射基地。因為北鬥星係列之四,計劃在淩晨時分發射。發射點設在山窩窩裏,四圍青山環抱,沿途是彝人的水稻田,住戶的四合院。入夜的山野很寧靜,偶爾急馳的中巴車不時地劃破了這裏的靜謐。

前來看衛星發射的人很多,在離發射場兩公裏處,有個專用停車場,從停車場往上走幾百米,便有一個觀看台,來賓憑票入棚。起初,我急急地找了個小凳擠在前排,等候衛生的發射。因為周邊都是水稻田,從田埂上走上來時,還有牛糞的氣味,所以,坐下來後,最直接的感受是像年少時,在村頭等一場電影的放映。

其實,此時離發射還有四個小時。正覺著很難打發這段等待時,同行打電話來,讓我趕緊下到停車場。我便一路小跑著下來,原來是領隊有位合肥的同鄉在發射基地工作,我們可以由那位同鄉帶著去基地近距離參觀一下。

很快就到達發射塔下。這會兒火箭還被綠色塑簾遮擋著,工作人員通過塔架在做最後的檢測。

我們東轉轉,西問問,拍拍照,居然消散了對於衛星發射這樣高科技的神秘感和畏懼感。仿佛眼前聳立的隻是建築物,或者隻是一棵高入雲天的大樹。發射前一個多小時,開始清場。領導安排我們退到三百米外的田埂上等待。這可是圍觀者的絕對近距離。十二點準時點火,隻是一瞬,還沒緩過神來,火箭已迅猛上升,那火光,那轟響,在夜空裏,完全是爆開來的震撼!十幾秒鍾後,火箭推著衛星衝向雲層之上,消失在我們視線裏,但轟響聲仍在頭頂上空持續了一會兒。就在火箭點燃騰空的那一瞬,燃燒所達的高溫,轉眼便將發射台下二百六十噸的水汽化了。所以,火箭升空的同時,我們能看到一團雲霧隨即升起。

隻是十多分鍾,一級火箭的殘骸已落在了貴州的大山裏。下一個十分鍾,二級火箭的殘骸將墜入太平洋。二十幾分鍾後,衛星便步入預先設定的軌道,開始她的工作。而三級火箭的殘骸將化為太空垃圾。

今日發射的“北鬥星之四”,是北鬥係列三十二顆衛星之一,二O一五年前將在西昌衛星發射點升空二十顆主網衛星,主要是用於導航定位。

如果三十二顆北鬥係列全部發射升空,我國的定位導航便不再依賴國外了。

以我們的尋常思維來理解高科技,總覺得不可思議。那些遙遠的繞地球飛行的衛星,居然能清晰地知道我們身在何處,去往何方,以及如何抵達!而那些氣象衛星,則能提前十天預知各地的天氣狀況,好神奇!

我們的嫦娥一號繞月衛星就是在西昌發射升空的。目前,我國的衛星發射點除了西昌,還有甘肅酒泉,以及太原的一個發射點。正在建的海南文昌發射點,將是最先進的,因為海上運輸可以運送直徑五米的火箭,這比原來使用的直徑三米的火箭運送的目標將更遙遠。如此,我們就可以發射火星的探測衛星,甚至將來可以發射探測衛星到太陽係以外去。

立在與星空對話的地方,展望我國航天事業的未來,那其實是人類的未來。與浩緲的宇宙相比,人的一生不過是浮塵揚沙,但我們正努力以集體的智慧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

舉杯邀明月,“嫦娥”送請帖。把酒問青天,“北鬥”來探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