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分娩方案(1)(1 / 3)

臨產的事項

生產前應怎樣避免緊張心理

初為產婦時往往缺乏心理準備,對生產既感到神秘,又有些懼怕。有的孕婦往往會想象分娩時的疼痛,擔心分娩不順利,憂慮胎兒是否正常及胎兒的性別和長相是否理想等等。

孕婦必須從思想上消除對分娩的恐懼不安的心理障礙,保持平靜的心情,分娩時也就不會感覺太疼痛了。

要消除精神緊張情緒。精神越緊張,就會覺得越痛。心情越緊張,肌肉就會繃得越緊,產道不容易撐開,嬰兒不能順利出來,不但疼痛會更厲害,而且還會造成難產、滯產情形;相反,心情舒展,讓肌肉和骨盆放鬆,嬰兒才能順利通過。

參加孕婦學校的課程,了解生產的過程和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助於克服對分娩的恐懼心理。

學習和練習分娩鎮痛的呼吸和按摩方法。

安排好工作,處理好各種家庭、朋友、社會關係,消除各種矛盾,盡可能不把不良的情緒帶到臨產中。

與老公交談,安排好分娩前的準備工作,協商好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解決辦法。

總之,持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事先對分娩的過程有詳細的了解,作好配合助產人員的準備,這種心理狀態能很好地幫助產婦克服產前的種種不適和產後的盡快恢複。

孕婦做到以下幾點就能緩解臨產前的緊張情緒。

定期進行孕期保健、定期檢查,確保寶寶的安全,消除擔心。

谘詢產科和新生兒科專家,以消除心中的疑問,了解分娩和育兒的知識。

接受丈夫和家人的體貼關懷,消除孤獨感。

與社會多接觸,尤其是周圍親人,跟新媽媽們交談,獲取分娩和育兒的感受和經驗,消除神秘感。

注意營養與休息。散步、聽聽輕音樂,盡可能地放鬆自己。

看一些喜劇片,讀一些高雅的書籍,不看恐怖影視、小說,以免增加額外的緊張感。

分娩前的身體準備

預產前兩周隨時有發生分娩的可能。分娩前兩周,孕婦每天都會感到幾次不規則的子宮收縮,經過臥床休息,宮縮就會很快消失。這段時間,孕婦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為分娩準備充足的體力。

睡眠休息

分娩時體力消耗較大,因此分娩前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午睡對分娩也比較有利。

生活安排

接近預產期的孕婦應盡量不外出和旅行,但也不要整天臥床休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輕微運動還是有好處的。

性生活

臨產前應絕對禁止性生活,免得引起胎膜早破和產時感染。

洗澡

孕婦必須注意身體的清潔,由於產後不能馬上洗澡,因此,住院之前應洗澡,以保持身體的清潔。若到公共浴室洗澡,必須有人陪伴,以防止濕熱的水蒸氣引起孕婦的昏厥。

家屬照顧

妻子臨產期間,丈夫盡量不要外出,夜間要在妻子身邊陪護。

預產期前幾天,孕婦尤其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每天早晚用肥皂、溫開水反複洗滌外陰、大腿內側和下腹部。

若臨產前產婦患有陰道炎、陰道內分泌物較多,化驗報告表明陰道有真菌、滴蟲或清潔度在“++”以上者,除請求醫生治療外,可選用中藥銀花藤、苦參、野菊花、土茯苓、防風各30克煎湯熏洗,或用1∶1000的新潔爾溶液,或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洗滌,早晚各一次,每次洗滌後須換上幹淨內褲。

臨產前還要準備高錳酸鉀0.5克,以備洗滌外陰之用。

分娩前的物質準備

孕婦可在妊娠第7個月開始,逐步著手準備入院分娩應帶的用品,懷孕第10個月時,要把這些東西歸納在一起,放在家屬都知道的地方。這些東西包括:

產婦的用品

產婦的證件:醫療證(包括孕婦聯係卡)、掛號證、醫療保險證。

衣物:肥大、容易穿脫的睡衣或內衣至少兩件;棉質內褲至少4~6件;棉質、寬帶、前麵或側麵可拉開的胸罩2~3件;棉線襪兩雙,鞋1雙。

日常用品:洗臉毛巾兩條,洗腳毛巾、洗下身毛巾各兩條;小洗臉盆1個(產婦洗下身專用);牙刷、牙膏、頭梳、護膚品等洗漱用具1套;備好產婦用的衛生巾及衛生紙。

母乳喂養用品:手動吸奶器1個,乳頭保護天然油脂適量,消毒濕巾1條,乳頭保護罩1個。

其他:餐具1套,塑料或金屬餅幹筒1個(放置餅幹等小食品),以及記錄紙、筆(產婦或家屬住院期間記事用)、零錢、電話等(便於產後在醫院與家人聯係)。

寶寶用品(在家裏準備好)

嬰兒洗澡用品:嬰兒專用的洗浴用品,兩條軟毛巾(洗身體用),一條洗臉用的小毛巾,一條用來擦幹身體的大毛巾,以及橢圓形的浴盆、消毒棉球或紗布。

嬰兒床上用品:活動床或搖籃(可供嬰兒白天使用),一條小毛毯或被子,帶欄杆的嬰兒床,數條棉質床單(以備尿濕更換用),可在嬰兒床上吊掛的小玩具。

嬰兒食品:配方奶粉,補鈣用品。

嬰兒日常用品:棉質尿布或紙尿褲,純棉質嬰兒服裝。

人工喂養用品:125毫升奶瓶、250毫升奶瓶,普通奶嘴、防塌陷奶嘴,奶嘴消毒器,漏鬥(便於將熱好的奶倒入奶瓶中),奶瓶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