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用不同顏色的電線(紅、黃、藍、綠)彎幾個直徑為20厘米大小的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接頭處用膠布纏好,勿傷孩子皮膚),當孩子哼、哈講話時大人舉起來讓他看清後說:這是正方形,這是長方形,這是三角形,還可讓小手拿一拿、攥一攥,多次反複練習,直至長大一些會說會認了再增加新內容。
2〉感知。
目的:鍛煉他完整的感知事物的能力。
方法:繼續讓小兒多看、多聽、多摸、多嗅、多嚐。如玩具物品應當輕軟、有聲、有色,讓他能摸的都摸一摸,能搖動的都搖一搖;能發聲的都聽一聽,如鍾表聲、動物叫聲、風聲、流水聲等;結合生活起居自然地讓他聽音樂;讓他聞聞醋,嚐嚐酸。
認知能力訓練遊戲
1〉藏貓貓。
目的:通過藏貓貓遊戲,不僅能讓寶寶得到快樂,還能讓他提高感官認知能力。
方法:將寶寶抱在懷裏,讓他麵對著你。對寶寶說話、微笑或是扮鬼臉以吸引他的注意。如果寶寶開始注意你了,就用手帕蓋住你的頭和臉,他還會奇怪呢:“咦,人呢?”幾秒鍾後,移開手帕,對寶寶展開一個大大的笑容,然後說:“媽媽在這兒呢!”這樣重複進行幾次。
這個遊戲你可以和寶寶玩很久,直到他周歲。所以,要逐漸地變化,如用手帕擋住寶寶的臉,過幾秒鍾移開那塊手帕,說“媽媽在這裏”,寶寶大些後,讓他自己移開手帕就更好玩了。擋住洋娃娃的臉或在鏡子麵前玩都是個不錯的主意。
如果你想用手帕蓋住寶寶的臉,手帕的質地應輕而柔軟,別嚇壞了寶寶或讓他感到呼吸困難。別蓋住寶寶的頭太久,否則他會失去興趣。此外,寶寶接受並了解這個遊戲需要一個過程,因此,花樣別變得太快。
2〉尋找目標。
目的:認識了第一種物品以後,寶寶可以逐漸認識家中的花、門、窗、貓、汽車等物,以後漸漸學會用手去指,認識自己的玩具,聽到聲音會用手去拿。
方法:母親抱寶寶站在台燈前,用手擰開燈說“燈”,初時寶寶盯住媽媽的臉,不去注意台燈。多次開關之後,寶寶發現一亮一滅,目光向台燈轉移,同時又聽到“燈”的聲音,漸漸形成了條件反射。以後再聽到大人說“燈”時,寶寶眼睛看著燈,就找到了目標。
觸覺能力訓練遊戲。
1〉照鏡子。
目的:一方麵可以萌發嬰兒認識物體、尋找物體的意識,另一方麵可以讓嬰兒感受鏡子這種玻璃製品的質地,豐富其觸覺刺激。
方法:母親把嬰兒抱到鏡子前,一邊對著鏡中的嬰兒微笑,一邊用手指著說:“這是××,這是媽媽。”然後拉著嬰兒的小手去摸摸鏡子。
2〉夠物抓握。
目的:利於手部觸覺訓練。
方法:這個月寶寶雙手能在胸前互握玩耍,要給孩子更多夠物抓握的機會,可以在他看得見的地方懸吊帶響的玩具,扶著他的手去夠取、抓握、拍打。懸吊玩具可以是小氣球、吹氣娃娃、小動物、小燈籠、彩色手套、襪子等,質地應多樣化。每日數次,每次3~5分鍾。
動作能力訓練遊戲。
抓和蹬。
目的:訓練嬰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同時發展孩子的觸覺,並鍛煉身體。
方法:在嬰兒床的上方,懸掛一個彩色玩具,如塑料小動物等,距離以嬰兒伸出手可以觸到為宜。媽媽輕輕晃動懸掛的玩具,逗引孩子伸出手去抓,手抓的動作熟練以後,可以試著把玩具移到孩子腳部,讓他用腳蹬一蹬。
開始時,媽媽應給孩子一些幫助和引導,如抬起孩子的小手去拿玩具,或有意識地把玩具塞到孩子手裏,引起他抓拿玩具的興趣。經過一段時間後,孩子自己就能揮舞著小手去抓玩具了,這時媽媽應及時表揚他:“好極了,抓著了,真棒!”激勵孩子抓夠玩具的積極性。
第4個月
4個月的寶寶
這段時期的嬰兒,其聽覺能力有了很大發展,4個月以後的嬰兒已經能集中注意傾聽音樂,並且對柔和動聽的音樂聲表示出愉快的情緒,而對強烈的聲音表示出不快。聽到聲音能較快轉頭,能區分爸爸、媽媽的聲音,聽見媽媽說話的聲音就高興起來,並且開始發出一些聲音,似乎是對成人的回答。叫他的名字已有應答的表示,能欣賞玩具中發出的聲音。
4個月的孩子對周圍的事物有較大的興趣,喜歡和別人一起玩耍。能識別自己的母親和麵龐熟悉的人以及經常玩的玩具。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父母逗他玩,高興了會開懷大笑,會自言自語,似在背書,咿呀不停。會聽兒歌且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能夠主動用小手拍打眼前的玩具。見到媽媽和喜歡的人,知道主動伸手找抱。對周圍的玩具、物品都會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4個月的寶寶,男孩體重平均有6.6千克(4.7~8.5千克),平均身長63.7厘米(58.3~69.1厘米),平均頭圍42.0厘米(39.6~44.4厘米),平均胸圍42.3厘米(38.3~46.3厘米)。
女孩平均體重也有6.1千克(4.5~7.7千克),平均身長為62.0厘米(56.9~67.1厘米),平均頭圍40.9厘米(38.5~43.3厘米),平均胸圍41.1厘米(37.3~44.9厘米)。
寶寶的喂養
這個月的寶寶奶量差異很大,應根據自己寶寶的食量和消化能力來決定哺乳量的大小。若寶寶吃不到規定的奶量,也不必著急擔心,因為有的寶寶天生食量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