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與理財仿佛是兩個背道而馳的概念,既然要理財那就應該摒棄浪費,這似乎才是理財之道。但奢侈和浪費並不是畫等號的,有的時候奢侈反而比節儉更能達到理財的效果,這需要更高的財商作支撐。
在大多數人的眼裏,奢侈是有錢人才幹的事兒,錢多得沒處花才會去買很貴的奢侈品,這種消費方式純粹就是燒包,而這種消費觀念對於迫切想要通過理財來擺脫財務危機和貧困狀態的人來說是完全不可取的。尤其是節儉成性的人,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用最少的錢買最多的東西仿佛才是理財者的終極追求。
現在你需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消費觀念了,因為單靠節儉是省不出多少錢的,甚至有時候節儉反而是一種浪費,而奢侈才是真正的理財。不信?來看看下麵的故事吧,也許你會有所領悟。
一位先生去國外出差,回來的時候想到和妻子的結婚紀念日將至,於是花了6 000多歐元為妻子買了一塊名表。誰知送給妻子後,妻子反而大發雷霆,責怪丈夫亂買東西,而且連續半個月都為這件事情跟自己的丈夫發火,甚至在朋友的聚會上當著大夥兒的麵責怪丈夫的奢侈。
朋友聽了之後跟著起哄,有的責怪丈夫浪費,有的埋怨妻子不解風情。隻有一個朋友說了一句令人玩味的玩笑話:“這沒關係啊,這款手表是限量版的,國內幾乎沒得賣,而且即使有人買到也比這個價錢高上1 000多歐元。這種奢侈品是會升值的,等哪天要是你們缺錢了,還能賣個好價錢呢,總比你那些一兩百塊錢走一兩年就罷工而且壞了就扔的手表要劃算得多吧!”
妻子聽了朋友的這番話恍然大悟,原來丈夫的“奢侈”並不是單純的浪費,奢侈品不僅有收藏的價值,還有升值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它的質量遠遠好過那些廉價貨,使用壽命也長得多。這種領悟讓妻子的怒火頓消,而且還開始反省自己的消費觀,原來奢侈有時也是一種理財。
是的,奢侈有時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比如一幅看起來昂貴又無用的字畫,一些限量發行的紀念產品,一套精美的古董茶具……這些東西有的沒什麼實際用途,隻能擺著看,有的太過昂貴,讓人感覺華而不實。節儉的我們對這些東西有著莫名的排斥感,好像買了這些東西,我們的思想就不夠淳樸了。其實仔細想想,如果把時間的因素加進去,我們買一把紫砂壺其實要比買廉價的一次性紙杯劃算得多,因為前者可以在反複使用中升值,後者卻用過一次就扔掉了。過個三年五載你再計算一下它們消費所占的份額,到底哪個更省錢恐怕已經一目了然了吧!
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購買奢侈品當成一種投資,它已經慢慢開始從一種消費觀念轉變成一種理財方式。當然,即使我們沒有購買奢侈品的習慣,買一些價格昂貴但品質有保障的東西也比為了圖便宜買廉價貨要省錢得多。
比如買衣服,買一件價格貴但款式稱心、品質又好的衣服絕對比買那些從地攤上淘來的隻要幾十塊錢穿一次就扔的衣服要劃算得多,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雖然它們的價格看上去有天壤之別,但是那些廉價的衣服除了占據你的衣櫃讓你越買越多之外,還有什麼好處?你會穿著它去出席酒會、宴請還是時尚Party?顯然都不會。有時你甚至穿著上街都會覺得沒有麵子吧?
因此,廉價的東西有時候我們是“買不起”的,因為需要不斷地更新它們才能滿足我們不斷膨脹的需求。而一件奢侈品很可能讓你幾年都不會再動亂花錢的念頭。所以究竟哪種更省錢、更像是一種理財呢?相信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哲意人生
奢侈未必就是鋪張浪費,有時會給你省下更多的錢,甚至會為你掙錢。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理財觀念吧,也許換一個角度看問題,財富就會自動找上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