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流水匆匆而過。
顧瑾給他寫的那些套路,江辰已經爛熟於心,甚至都能倒背如流了。
哪怕沒有親身經曆過,沒有實際經驗,但現在若有人用這些套路算計他,估計江辰也能很快就能看明白,並挑選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退路。
沒錯,顧瑾不僅寫了套路,寫了在什麼情況下該如何破解,還耳提麵命的給他講解,可謂是手把手的教這個便宜兒子了。
要是這樣還能被人算計了,那就隻能被罵一句蠢貨了。
轉眼三年過去,江晨已經16歲了,科舉考試再一次開始了。
不過這一次考舉人江辰並沒有去參加,他想沉澱一下,等到下一屆再參加考試,這一次說實話他心裏是沒有多少把握的。
倒是楊馳,第三次參加了科舉考試。
雖然30個秀才名額中,他考了個29名,但總算是有了秀才的名分。
不過像這樣吊車尾的成績,要是不能突然開竅,學問突飛猛進,想考上舉人的希望幾乎是沒有。
縱然心有不甘,但心裏還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因此在考中了秀才之後不久他就退學了,轉而自己開了一個小學堂,收學子幫人啟蒙。
他對自己考中舉人,不抱什麼希望,但卻仍然不願放棄,便一邊教書一邊學習,期望著哪一次,考的考題都是他會的,能讓他搏一個舉人的功名。
江辰15歲時,就有人登門提親了,不過顧瑾並沒有答應,甚至都沒有答應相看。
終歸是保留著現代人的思想,她還是覺得15歲年齡太小了,所以顧瑾就一直拖著。
再說江辰自己也是一副還沒開竅的樣子。
不過隨著他的年齡漸漸增長,來提親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考慮到他今年已經16了,按照古代人來說,這個年齡也不算小了,入鄉隨俗,顧瑾也不想全部替他做主,還是詢問了他的意見。
“辰辰,今日又有人上門來提親,是正陽街上王家的女兒,與你是同年,你意下如何,若是有意的話,就相看一下。”
“母親。”
江辰的語氣很堅決:“兒子現在還沒有成親的打算,而且兒子還想參加三年以後的考試呢,在此期間兒子並不想成婚。
若是現在定下來,女方能等三年嗎?”
畢竟他今年已經16歲了,三年以後19歲,既然要找媳婦,總不能找比他小太多的吧,三年啊,到時候對方也是個老姑娘了,女方能等得及嗎?
顧瑾扯了扯嘴角。
“既然你無意,那再來提親的,我就給你拒了。”
想了想又道:“就算是三年以後,你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好姑娘,大不了到時給你找個小一些的。”
在這種古代世界,女孩子很早就訂婚了,基本上一等到16歲及笄就會嫁人,過了17歲就算是老姑娘了。
所以,若是沒有特殊情況,沒有哪個好姑娘會十八九了還沒找婆家。
顧瑾這麼說,也是為了給他一顆定心丸,畢竟她是真不願意兒子這麼大就找媳婦,但又怕兒子經不住別人的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