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鎮上蹉跎了半個多月,路況才終於恢複了一些,雖然地上還是有些泥濘,但馬車走在上麵,隻要不是裝了太重的東西,也不至於把車軲轆陷進去了。
這個小鎮雖然算不上多麼貧窮,但也絕對算不上富裕,所以看著路況沒問題了,顧瑾就打算離開。
錦衣男人那一夥人,昨天一大早就已經離開了,顧瑾考慮到裝載著貨物的那輛馬車較重,一行人多留了一天。
客棧掌櫃送走了這兩夥人,心裏又是鬆了口氣,又是心中不舍。
鬆了口氣,自然是因為兩夥人都不好惹,都有身份,都不是他一個小掌櫃能得罪得起的。
偏偏這兩夥人還有矛盾,讓他夾在中間,總是戰戰兢兢的,左右為難。
就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一方,再丟了小命。
不舍是這兩夥人一下子走了個精光,客棧裏所有的房間一下子都空下來了,每空一天都是錢啊。
剩下的路還算太平。
斷斷續續的又走了20多天,才終於進入了京城地界。
這也是因為這邊山多,宮道都是繞著山開辟出來的,若是走直路的話,估計用不了1\/5的時間,隻可惜古代沒有挖隧道這樣的技術,而且這些山也不一定適合挖隧道,那就隻能繞著山修官道了。
進入京城地界之後,人流量明顯的多了起來,從穿衣打扮上來看,日子過得也比其他地方要好。
馬車慢悠悠的來到了城門口,青子下去遞上了路引和通行官文,守城門的官兵見是來京裏趕考的,也隻是象征性的詢問了幾句就放了行。
馬車一路駛進了早已買好的院子裏。
顧瑾給那些鏢師結算了工錢,又留他們在自家休整兩日再走,那些人也沒拒絕,原本他們來了京城,也是要休整幾天再回去的。
按照以往的慣例,是找一家比較偏僻的便宜點的客棧住下,但現在主家願意把最外邊一個院子留給他們居住,省了一筆費用,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顧瑾在這種事上從不小氣,更何況,她還是特意高調。
雖然在此之前,她已經讓兩個留守的傀儡置辦了一些東西,他們馬車上也帶了一些,但真正居家過日子,還是有許多東西需要添置的。
於是他們剛搬來的這幾日,周圍的幾家鄰居就看到這家人進進出出,買了不少好東西回來。
顧瑾買的院子不算小,但在京城卻一點也不起眼,京城裏稍有點底蘊的買的院子,都是二進三進的。
就是有些大戶人家,家裏的管事,貼身嬤嬤之類的人物,在外麵買的院子也都多是二進三進的。
顧瑾買的這處院子的地角,雖然是不算繁華,但周圍的鄰居卻大多都是有點身份的,或是有做小官的,或是家裏有買賣的,非富即貴。
當然比起京城內圈還是比不了的。
等到送走了那些鏢師,需要的東西也買的差不多了,一家人也差不多將一路上的舟車勞頓歇過來了。
江辰雖然有青山書院的夫子給的薦書,但卻不打算再去其它書院了,隻在家裏溫習學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