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 籠絡賢才(2 / 3)

阮籍瞧著他的眼神微微一暗,臉上卻笑容盡綻:“這個當然,你本來就是表裏如一的真君子嘛!再怎麼說,也學不來那偽君子!”

他們正說之間,嵇康已在那邊席地而坐,放琴於膝,慢慢撫了起來。那琴聲頓時讓阮籍、山濤、劉伶他們停止了爭辯,恍恍然如同置身深林幽穀,琴音忽而似流水淙淙,忽而如鳥鳴啾啾,忽而若鬆濤徐徐,每個人聽在耳中,一時之間不禁心靜如淵,憂喜皆忘,萬念俱空。徘徊流連之中漸行漸遠,瑟瑟幾聲輕響隻留下無限韻味……

在司馬懿升任太傅之後,魏國廟堂之內經過了一番新的權力分配,整個朝廷中樞的權力格局很快就明朗化了。鎮東大都督滿寵接替了司馬懿空出來的太尉之位,揚州刺史王淩接任了滿寵空出來的鎮東大都督之位,徐州刺史諸葛誕調任為揚州刺史,蔣濟由中護軍升任為衛尉,司馬師從散騎常侍之職轉任了蔣濟空出來的中護軍,後將軍牛金留在皇宮兼任了驍騎將軍,曹爽的二弟曹羲從黃門侍郎職上調任為中領軍之官,三弟曹訓接任了曹爽本人空出來的武衛將軍之職,四弟曹彥轉任了司馬師空出來的散騎常侍之職,司馬昭從大內議郎之位升任了尚書台度支侍郎之職,何晏以駙馬都尉之職出任了吏部右侍郎之位,鄧颺的吏部左侍郎之位依然未變,而關中寒門丁氏一族的後起之秀丁謐卻從尚書台秘書郎一位上驟升而起,接任了司馬昭空出來的大內議郎之職。

司馬師在轉任大內中護軍之後的第二天,便以父親司馬懿的名義召來了征蜀將軍鄧艾、荊州刺史州泰、揚州刺史諸葛誕、徐州代刺史兼鎮東都督府長史李輔,共商平吳滅蜀之大計。

在司馬府後院的偏堂裏,司馬師全身上下金盔銀甲,威風凜凜地坐在榻床之上。他左右兩側,分別坐著牛金、梁機、州泰、鄧艾、李輔、諸葛誕等司馬氏栽培在大魏東西兩軍中的骨幹精英。

今日的司馬師手握兵權,底氣十足,與先前居於偏裨之位的氣宇儀態大不相同了。他明亮的目光緩緩移動著,向座下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注視了一會兒,真誠地點頭微笑著,顯得極為親切,仿佛是久違了的故友重逢,流露出無盡的驚喜。他把來賓們一一看罷,麵色一正,笑容頓隱,滿臉現出一派莊嚴肅穆來,開口朗聲而道:“在座諸君,今日家父有恙,特意委托師在此代為主持平吳滅蜀方略的研究會。平吳滅蜀,是當前擺在我大魏士民麵前的頭等大事,勢在必行,怠緩不得!

“你們都知道,自前朝末年黃巾之亂開始,董卓專權、涼兵造反、兩袁圖逆、孫氏擅興、太祖四征、劉備奪蜀、三國鼎峙,戰火綿延已經六十年矣!這六十年,是災難重重的六十年、饑寒交迫的六十年、家破人亡的六十年、白骨蔽野的六十年!非但天下萬民塗炭遇難,便是名門世族也血流成河,難免旦夕之禍!遙想我等父祖一輩的經曆,誰家不曾飽受離亂之苦?哪一族不曾遭到刀兵之禍?”

他講到這裏,鄧艾、州泰、諸葛誕等寒門僻族出身的人士個個臉上頰邊都已是禁不住掛滿了淚花。是嗬!鄧艾記得自己的父母當年就是在呂布作亂之際家中糧食被亂兵搶奪之後活活餓死的!而州泰卻從小就是一個父母喪生在戰火之中而被司馬府一直收養長大的孤兒。諸葛誕卻記得當年太祖武皇帝為報父仇而血洗徐州,逼得自己居於徐州的父親憂懼而終,也逼得兩個堂兄——諸葛瑾、諸葛亮遠走他鄉,天各一方……這一切災厄,都是這場長達六十年的戰火所帶來的啊!它的確在每個人心底深處都刻下了深深的痛苦的烙印!

司馬師看著他們悲痛之極的表情,似乎也受到了強烈的感染,不禁十分激動地站了起來,繼續慷慨陳詞道:“這種悲慘的局麵必須盡快結束!這是千家萬戶的呼聲,也是不可違逆的天意!家父自而立之年起,就輔助太祖武皇帝、高祖文皇帝、烈祖明皇帝上體天心,下察民意,東征西戰,晝夜不息,擊敗了蜀相諸葛亮,剿滅了逆賊公孫淵,在江東一帶拓土兩千裏,逼退了孫權、陸遜的猖獗進犯,為肅清萬裏、一統六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平吳滅蜀,天下歸一的重任就擺在了大家麵前。大家都正值年富力強之際,雖是暫無赫赫之名,但個個胸懷韜略,文武雙全,實為我朝軍旅之精英!你們將是我大魏平吳滅蜀,一統六合的中堅和主力,一甲子的動亂曆史將在你們手中結束!你們的功績必將蓋過白起、韓信、霍去病、衛青,你們的榮譽必將萬古永存!你們一定要充滿自信,以平吳滅蜀、一統六合為己任,結束一甲子之亂世戰爭,肅清萬裏、總齊八荒,迎來一個太平盛世,為天下萬民立濟世之功,成不朽之名!師今日便在這裏與各位以此互勉共進,同創大業!”

他一語及此,話音一頓,卻見場上雖然無人應答,但幾乎每個人眼中都閃爍著興奮而又奇異的光彩。司馬師的目光緩緩掃過,看出他們眸中這奇異的光彩比任何豪言壯語都要來得實在!他平靜了一下浮動的心情,又繼續言道:“大家有沒有信心追隨家父將這‘平吳滅蜀、一統六合’的大業進行到底?”

這時,鄧艾肅然而起,抱拳而道:“司馬君秉承太傅大誌,念念以濟世平亂為己任,所言非但合乎天意民心,而且字字句句講到我等的心坎裏,我等決不有負太傅大人與司馬君之望!”

他是司馬懿門生故吏當中最為出色的人才,寥寥數句,卻是一語千鈞。他這一公開表態,帶動州泰、諸葛誕、李輔等也站起了身,鞠躬而道:“我等誓願追隨太傅大人和司馬君赴湯蹈火,平吳滅蜀!”

司馬師本是性情中人,登時被感動得熱淚盈眶,起身向他們抱拳答禮道:“誠蒙兄台們如此看重,師在此便代家父謝過你們了!”

賓主複又坐定之後,司馬師不再客套,開門見山地問道:“今日師奉家父之命恭請四位兄台至此,實有要事求教。當今天下,吳蜀峙立,俱為寇敵,我大魏若要興兵征伐以討不臣,卻是需當以誰為先?”

鄧艾看到司馬師的目光向自己投了過來,也不回避,就直言而答:“啟稟司馬君,鄧某久在關中,對偽蜀情形比較了解。偽蜀自當年諸葛亮病歿之後,銳氣大損,除了現在還有個偽大將軍薑維一直在屯兵漢中垂死反噬之外,可以說對我大魏並無太大威脅。但蜀寇坐擁劍門天險與崇山地利,攻取雖不足,自守則有餘。又加上諸葛亮一向善於未雨綢繆,將我大魏所有可以乘隙入蜀的進口要道都派兵把守得死死的。所以,要強行進攻偽蜀,我大魏付出的代價必是十分嚴重!一切還請太傅大人與司馬君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