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怎麼這麼不自信呢!”曹訓豎起了雙眉,重重地說道,“你是堂堂的一品大將軍、輔國大臣,位高權重,予取予奪,隻要對他們四個啖之以利、賞之以爵,就不怕他們不會聽命於你!況且,除了胡遵之外,郭淮、魏平、魯芝他們哪一個不是我們父帥當年在關中最初栽培起來的?夏侯霸先前到了涼州,已經把費曜、戴陵摶聚到了身邊,也算是為咱們打下了一個比較堅實的基礎。現在,大哥你再親奉皇命代表我們曹家重新返回關中施加影響,還怕那些關中將領們不肯望風歸附嗎?”

“唔……訓弟言之有理。”曹爽這時才徹底放下心來,連連點頭,“為兄一邊巧妙籠絡住‘關中四虎’,一邊又請出桓伯父同駕親征,則此番征蜀滅寇定可馬到功成!”

“大哥要請桓伯父同駕親征?”曹彥一聽,吃了一驚,“你真的已經這樣決定了?”

曹爽點頭說道:“是啊!”

曹彥急忙擺手勸道:“大哥!這桓伯父德高望重,智深謀遠,他若是與您一齊同駕親征而出,必是能夠建功立業的,但卻未免會有喧賓奪主之憂啊!”

“喧賓奪主?”曹爽一怔。

曹彥湊了近來,壓低了嗓音對他說道:“大哥你不知道,現在外麵到處都在傳言桓範快要成了我們曹家的亞父了,還說大哥你就是他桓範在幕後暗中操縱的傀儡。若是你這一次帶著他再上疆場同駕親征,等他施展神通建功立業回來之後,你準備再把他往哪裏擱啊?他若是升了三公之位,豈不又是壓在你頭頂上的另一個司馬懿?平日裏他就對咱們兄弟視同小兒呼來喝去的。倘若他再居三公之重,能夠開府建牙、獨樹一幟,咱們豈不成了縱虎入山、自樹一敵的傻子了嗎?”

曹爽聽著,臉色不由得漸漸暗了下來,冷然而問:“那彥弟你說應該怎麼辦?”

“大哥隻要收買到了‘關中四虎’的效忠,加上夏侯霸、費曜、戴陵他們從旁協助,你的征蜀滅寇之役再帶上桓範同去就顯得太多餘了!依彥弟之見,你就把桓範以坐鎮後方的名義留在洛陽。你就對他講,你最擔心司馬孚、王觀、司馬昭他們從背後卡你的糧袋子和兵簍子,特意請求桓伯父留守後方坐鎮化解各種意外之危。這樣一來,桓範也就隻有乖乖留在洛陽了,大哥你卻可獨身一人親自掛帥征蜀滅寇,獨當大任、獨占大功了!”

“可……可是為兄一個人親自掛帥征蜀滅寇,心頭還是怎麼沒底啊!”曹爽還是有些戰戰兢兢,“既然不能讓桓伯父與為兄同駕親征,幹脆為兄就把丁謐或說夏侯玄帶在身邊一齊出征,他倆的地位和名望應該不會對為兄構成什麼威脅吧……”

“丁謐?唔……丁謐留在後方出謀劃策,隨機應變還可以,若是帶他同上疆場,他又沒打過什麼仗,隻怕對你征戰殺伐沒有什麼太大裨益的。”曹彥蹙著雙眉深思而言,“倒是太初和你同去,能夠替你出麵前去協調與夏侯霸他們的關係,聯合大家齊心合力共打勝仗……這一點,不可不取!”

曹訓在一旁聽得清楚,亦是心底暗喜:他本來就不樂意讓夏侯玄留在洛陽以兄長的身份管教自己,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夏侯玄暗暗踢將出去,免得他天天跑來自己身邊聒噪!於是,他滿口讚成:“好!好!好!彥弟說得很是。大哥,你就任命太初為征西將軍吧!讓他和你一齊同駕親征。他是你的表弟,再怎麼做自然也是搶不走你任何風頭的!”

東關城外魏軍大寨裏的操練場上,司馬懿端坐在虎皮胡床之上認真觀看著幕府軍謀掾石苞指揮訓練徐揚勁卒擺設“鐵盾陣”。

一排排戰盾立地高舉著形成了一堵堵厚實而鋥亮的“城牆”,牢牢的環護在大軍前後;而戰盾“鐵牆”間的縫隙之中一支支丈餘來長的槍槊似一條條銀蛇般向外伸縮不定,隨時準備伺機而噬。這樣的“鐵盾陣”,確實是對付吳寇騎兵和步卒最為有效的陣法!

瞧著石苞在陣前站台上舞動戰旗指揮布陣的颯爽英姿,司馬懿不禁看得微微含笑撫髯暗暗稱讚:這石苞不愧是一個難得的大將之才!自己才帶了他幾天,他就自行悟出了行軍列陣的訣竅,馬上便拿來活學活用,幹得還真不錯!自己在晚年能夠有幸目睹到他這樣一位“少將奇葩”,亦實在是大可欣慰了。我司馬家麾下的人才倘若個個都能像他這般聰敏精幹,何愁大業不成?

他正思忖感慨之間,卻瞥見諸葛誕手裏拿著一卷絹劄匆匆飛步而來,神情有些興奮,遠遠地便向他投了一個眼色過來。司馬懿會意,立刻起身隨他轉到幕後。諸葛誕見左右無人,便將絹劄展開,向司馬懿低聲稟道:“太傅大人,誕先前派設在偽吳境內的內應馬茂送來密函,聲稱隻要東關之役一經打響,孫權正與我等僵持不下之際,他便在建業集合義士起兵呼應,配合我軍腹背夾擊孫權!”

司馬懿沒有立即表態,而是接過那份密函細細地看著,認真地問道:“唔……諸葛君你這是一著高招啊!這個馬茂君現在在偽吳朝中已經做到了何等樣的官職?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他在暗中集合到了哪樣一些義士?他準備在偽吳境內和我們呼應的計劃方略如何?”

“啟稟太傅大人,馬茂君是四五年前奉了滿寵大都督和誕的絕密指令,假扮成流卒散將叛逃進偽吳境內的。這幾年來,他苦心周旋,終於獲得了孫權的信任,而今已在偽吳朝中做到了征西將軍、建業太守、外部督、禁軍步兵校尉等要職,隱蔽在孫權的肘腋。他這些年來,在偽吳境內結交集合了偽吳符節令朱貞、無難督虞欽、牙門將朱誌等一批義士。他們商定的‘裏應外合’之計是待到孫權等率師空巢而來東關據守之際,他們便讓朱貞持節稱詔而召建業城中的偽吳眾卿進宮議事,然後再由馬茂親率虞欽、朱誌等將士於皇宮大內猝然發難,盡擒偽吳眾卿之後引兵而取石頭塢,從孫權背後狠狠地給他插上一刀!這樣一來,吳賊在腹背夾擊之下必會不戰自潰、旦夕可破!”

“好!好!好!公休(諸葛誕的字為“公休”),真是難為你和這位馬茂君這些年來苦心孤詣巧妙籌謀了!”司馬懿聽了,不禁深深頷首,“馬茂君他們竟是這等忠義守節、念念為國,我大魏日後必當重重有賞!好吧,你且代本座回函於他們,請他們務必善自保重,斂形匿跡,待機而應,千萬不可因急於求成而誤了大計!“

“是!”諸葛誕響亮地答了一聲。

司馬懿心念急轉,還欲再給諸葛誕細講一些具體事宜,卻聽參軍梁機在幕前看台上呼喊道:“啟稟太傅大人,欽差大臣黃門令張當前來宣旨!請您接旨!”

“欽差大臣來宣旨?”諸葛誕一愕,“什麼事兒來得這麼陡?”

“張當?”司馬懿聽了,暗暗也是一驚,急忙與諸葛誕轉回看台之上,帶領麾下諸位將士一齊跪下接旨。

張當斂起了往日的神態,麵無表情地展開詔書念道:

詔曰,蜀寇強梁逞凶,躍躍而試,已然侵犯我大魏涼州一境。為宣揚我天朝神威,特令曹爽大將軍為雍涼大都督、夏侯玄為征西將軍,統領關中三軍,調糧提械,秣馬厲兵,火速赴西疆平寇滅賊。

同時,請太傅司馬懿以社稷大局為重,暫停淮南之役,盡快返回京師坐鎮後方,以分朕心之憂。

欽此!

聽完這道聖旨之後,司馬懿心頭一震,麵色微微一變,但此刻也不好公開推托,隻得暫且接下了這份詔書。

送走了張當之後,司馬懿馬上召來梁機、諸葛誕、鄧艾、石苞等在軍帳密室之中共議有關事宜。

鄧艾是個直性子,一上場就開口講道:“依鄧某之見,蜀寇來犯,固然可憂,但朝廷就此舉兵迎擊,實非上策!朝廷還是不如下令讓雍州刺史郭淮、涼州刺史夏侯霸各自嚴守邊關要塞,封堵蜀寇於國門之外,大挫他們的鬥誌銳氣!似曹大將軍這般興師擾眾,大動幹戈地前去征伐,未免也太過躁進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