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已經漸漸地不滿足於在洛陽京城裏半遮半掩地尋歡作樂了。在洛陽京城裏,那些元老宿臣們太多了,耳目也太雜了。自己做的那些醜事若是哪一天在這裏敗露了,隻怕稍有不慎就會引起軒然大波,倒會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的!而且,他也很不喜歡每日坐在朝堂上和孫資、劉放、司馬孚、王肅、高柔那些老家夥陰陰冷冷的目光十分無聊地對峙下去。雖然自己也明顯地感到太尉蔣濟、尚書仆射衛臻等中立派元老的態度似乎早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曹爽卻仍然滿不在乎、我行我素。我是魏國輔政大將軍,我家父親曹真為大魏任勞任怨效命了這麼多年,我又曾經和深懷異誌的司馬氏一黨進行過殊死較量,論功行賞,這整個曹家江山的一半幾乎都是我們父子兄弟一家人為當今陛下拚命掙來的!現在我代君執政了,難道好好享受享受一下、慰勞慰勞自己的勞苦功高就不行嗎?
這些想法一旦充滿了曹爽的腦海,他便覺得自己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心安理得了。但為了避免公然招來眾怨,曹爽決定把享樂之地轉移到大魏的應天受命之地——陪都許昌去。太祖武皇帝、高祖文皇帝曾在那裏經營日久,且不說其中的殿堂樓閣鱗次櫛比、奢華精麗,那方圓十裏、異獸充盈的赤鹿園,那碧波蕩漾、百舸爭流的朱雀池,還有那淩霄而立、群芳薈萃的炎漢長樂宮(聽聞那裏自漢獻帝劉協當日遷出之後,裏麵便幽居著太祖武皇帝、高祖文皇帝等兩代君王數不清的遺妃遺嬪呢!)……這一一念來,何處不是令人心醉神馳?
曹爽愈想愈溺,心意一定,便以巡視許昌兼慶賀自己四十四歲生日為理由,準備了離京南下而行。他這個輔國大將軍今年是四十四歲了。這應該是一樁極為隆重的大事,當今陛下既然尚未臨朝親政,那麼他這個“無君之名而行君之實”的大魏重臣的生日就該當成為一個足以使萬民共慶、百官齊賀的重要節日!在他的授意和安排之下,在兩三個月前,一些藩邦使臣和州郡牧守便不約而同地呈進了請求為曹大將軍舉辦生日慶賀以慰其勳、以彰其榮的奏疏。然後,少帝曹芳毫無意外地下旨恩準了。於是,由洛陽通往許昌的十三條驛道頓時變得空前地擁擠和熱鬧起來:香車寶馬、美人孌童、鼓吹樂伎、名酒佳肴、琳琅妙器、方物特產等猶如群星逐月一般絡繹不絕地南運而去……幾乎滿朝上下都在圍繞著曹大將軍的這場生日賀會作著緊鑼密鼓地籌備。其間,司馬孚、桓範、何曾、傅嘏等人曾經提出過“不宜鋪張奢侈”的諫議和意見,但都被曹爽利用少帝曹芳的聖旨給硬生生地壓下了。
然而,這場浩大的籌備工程終究還是在最後一個環節上有些卡住了:在生日慶典宴會上該用什麼秩級的“烹食禮器”?曹爽放出來的話聲就是宴會烹器必須采用九鼎列食的標準!但是,依照周禮的規定:“天子以九鼎列食,諸侯以七鼎列食,卿大夫以五鼎列食,元士以三鼎列食。”所以,九鼎列食乃是天子所享受之殊禮,任何臣民都不可僭越。可是曹爽自恃位高權重,就是要故意當眾僭越,堅持要用九鼎列食之規格來慶賀自己的生日、招待自己的賓客僚屬,以此彰顯自己目前的無上權威。
黃門令張當在為曹爽物色好九九八十一個名廚之後前來稟告:“啟稟大將軍,九鼎列食之殊禮須得以少府寺所藏的大禹九鼎為匹配之重器。而大禹九鼎自夏朝開國之初流傳至今,隻有曆代君王在祭天祀地和敬祖禮宗時方可使用,平時難得一睹,卑職不敢擅取,請大將軍示下!”
“大禹九鼎有什麼不可擅取的?本大將軍說能用就能用!快去取來!”
“可是……”
“怎麼?”
“少府卿王觀大人掌管著尚方寶庫的門鑰。卑職找了他多次,他硬是不肯給出,還公開宣稱擅取大禹九鼎乃違製僭越之行,便是大將軍您親自來取也定然不給!”
曹爽聽到這裏,“騰”的一下火冒三丈:這個王觀,真是太不識好歹了!他在三個月前聽了丁謐的建議,故意將王觀從度支尚書一職上外調到皇宮大內擔任了少府卿——少府卿本是一個富得流油的肥差,執掌著四方藩國、天下州郡進貢而來的尚方珍玩、綾羅器物以及曆朝曆代皇室積累下來的禦用之寶。按照丁謐的起初設計,正所謂“哪個貓兒不沾腥”,他們原本是想用這樣一個富庶絕倫的肥差引誘王觀紙醉金迷、墮入陷阱。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料到這個王觀卻真是“清廉如水,一塵不染”,硬生生地沒有亂拿少府署尚方寶庫裏的一針一線、一碗一碟!而且,王觀還把少府署尚方寶庫視為自家後院一般看守得極嚴極緊,絲毫不許曹爽他們染指進來擅取一物一械。有一次何晏、鄧颺和曹綬結伴去他那裏取少府署尚方寶庫中存放的那隻孔子屐和那柄漢高祖斬白蛇劍來欣賞,便被王觀罵了個狗血淋頭,隻得悻悻而返!
曹爽越想越氣——這個王觀也太不給本大將軍麵子了!既是如此,本大將軍也就不給他什麼麵子了!他一怒之下,喚來曹綬:“你帶上四十個親兵陪張當一起到少府署,找王觀那老匹夫把大禹九鼎給本大將軍取來。他若不給,就打到他乖乖交出為止!”
吩咐完後,他便又去和曹訓、曹彥、何晏、丁謐他們飲酒作樂、娛玩嬉戲了。
過了一個多時辰,才見曹綬和張當帶領四十名親兵抬著四口大木箱返了回來。不消說,他們到底還是將大禹九鼎取來了。但曹爽一瞧,曹綬的頭盔係帶也被扯斷了,臉頰也被打腫了半邊,而張當更是鼻歪血流,一臉是傷!
“怎麼回事?”何晏驚問。
“唉!小侄和張大人去少府署要那鼎,王觀那老家夥死活不肯交出庫房鑰匙,還口口聲聲說什麼‘國之重器,禮之命脈,萬萬不可僭越濫用’……小侄聽得心煩,就上前擂了他一拳,於是兩下裏便打起來了!”曹綬一見到曹爽就表起自己的功勞來,“大將軍你不知道,王觀這老家夥雖然年近六旬,卻畢竟也是當過合肥太守、掌過兵馬的,骨頭還是硬朗得很哪。小侄拚盡了全力才從他腰帶上搶到了庫房鑰匙,這才打開庫門取出了這大禹九鼎……”
張當卻滿臉憂色地朝何晏說道:“何大人——王觀那老家夥實是秉性執拗,在打鬧過程中竟然一頭撞向了庫房大門,撞得他自己是頭破血流……還死命大呼‘王某守庫不力,致使大禹九鼎被狂賊所劫,實在是無顏再見太祖武皇帝、高祖文皇帝、烈祖明皇帝於地下!’何大人,今天這事兒鬧得有些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