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明三百年(上)》(2)(2 / 3)

這時的朱元璋見不能取勝,不禁憂愁萬分,劉基卻審時度勢,很輕易就撥開了雲霧見了日頭:“陳友諒精於水上行軍,卻不懂得兵法,我看他出戰總是橫衝直撞。我軍舟小,擋不住他的來勢勇猛。眼下要破陳友諒,隻有火攻的辦法。他船大身重,進退不便,一旦遇上火,軍士必然自亂。我軍乘機進攻,足令陳友諒喪膽。”

朱元璋頓時喜上眉頭,不過作為主帥,他理應謙遜一下,就如同當初他說也想到了取金陵為都可得天下一樣,元璋用充滿鼓勵的眼神看著伯溫,溫和地笑著說:“我也想到了此計,但軍師不言,我卻未敢實行。”然後將實施的細節商議停當,先令常遇春駕著小舟,舟內暗藏易燃火種,接近友諒大船,徐達、胡大海、廖永安等做第二隊,元璋自引大軍在後接應。分撥已定,待到黃昏時候,常遇春穿了一身水靠,手執著盾牌,領了五十名健卒飛馳到江麵,直奔陳友諒的軍中而來。

陳友諒因連日得勝,正和將士在大船上高飲,忽然東北風大起,把一麵帥字旗吹折了。友諒大驚,太尉鄒普勝說道:“天來示警,須防敵兵夜襲。”言猶未了,軍士報有小舟駛近大船了。友諒吩咐用強弩射去,誰知舟上兵丁個個仗著護盾,飛矢不能傷他,當然也就不能退他了。軍士見小舟越來越近,又去飛報友諒。友諒其時已有三分酒意,隻含含糊糊地說道:“你們提防著點,不讓敵兵上船就是了。”

這句話才出口,猛聽得一聲大喊,常遇春的小舟上,立時火箭齊發,仗著怒吼的東北風,直往友諒大船上就燒了起來。霎時間火箭如雨,陳友諒的船上已經四處燃燒,船上兵士大亂。太尉鄒普勝挾了友諒奔到後船,逃入小船中避火。這時徐達、胡大海、廖永安和元璋等兩路兵馬殺到。每一隻船上,都有火箭射過來,友諒三百號大船差不多一半著了火了。十萬士卒也無心戀戰,各自顧命,紛紛逃跑,一時間,燒死的、落水淹死的不計其數。

陳友諒部下大將張定邊揚起大刀,把戰船鎖鏈斬斷,救了陳友諒,駕著三十多隻船,奔入鄱陽湖中屯住,檢點人馬,十個人裏死傷倒有六七個,隻得暫行休養,再圖恢複。

朱元璋大獲全勝,當下鳴金收軍,正在大犒三軍,警騎又迭二連三地報來消息,說張士誠令弟士德統兵攻打鎮江。於是又一場明朝開國史上的漂亮戰役上演了,那就是白龍潭口水淹張士德。常遇春是曆經戎馬的將材,由他來主持指揮的這一仗打得也同樣漂亮,並且還活擒了張士德。本打算解上金陵,沒想到士德不願受辱,半途上自刎而死。

得天下者,不罪人妻孥

朱元璋一連串的勝仗打得陳友諒四處逃竄,後來領著家眷逃往江州。元璋仍施故技,火焚友諒戰艦,陳友諒兵馬死傷慘重,幾乎全軍覆沒。麵對如此的慘敗,友諒仰天歎道:“俺自起義到如今,身經百戰,不料敗在牧奴兒手裏。”說罷大哭起來。大將張定邊勸道:“主公且勿悲傷,勝敗兵家常事。咱們此番再入潯陽江,休養元氣,徐圖報複不遲。”

兩人正楚囚對泣,忽然一枝流矢飛來,恰中友諒的額上,把眼珠子也射了出來,當時便倒在船上死了。張定邊見陳友諒已死,也顧不得他的家屬了,隻抱著陳友諒的幼子逃向山中避難去了。

朱元璋得了江州,曉諭百姓們不必驚慌,並把江州糧倉打開,分給貧民,城內外頓時歡聲大震。其時廖永安綁了陳友諒的家屬來見朱元璋,朱元璋檢點人口,見大小老少共是七人。陳友諒的妻子姿色平平的羅氏被傳到跟前,元璋拍案道:“你夫屢屢引兵抗我,現雖兵敗身死,可還是死有餘辜,你既被我所俘,還有什麼話說?”說罷令左右取過亂兵所得的陳友諒首級,給羅氏驗看。羅氏一見,心痛欲碎,支撐不住跌倒在地,一邊哭一邊說道:“妾夫已死,未亡人也不願偷生了。但先夫尚有一點骨血,望明公垂憐見赦。”元璋怒道:“陳友諒還配有種嗎?”羅氏聞言,眼淚竟然止住了,她以一種生死不怕的氣勢,立起身來,朗聲說道:“妾等身為俘虜,生殺悉聽明公尊便。隻是妾幼年也曾薄讀詩書,知道‘得天下者,不罪人妻孥’的道理,望明公三思。”摟元璋先是讓羅氏驚了一下,然後細琢磨了一下她的話,半天點頭道:“這話也很有理呀。”於是命左右帶羅氏等下去,放她們自去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