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倉中老鼠(1 / 3)

《呂氏春秋》reference_book_ids\":[71294347132314614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李斯叩見大王。”李斯多麼想說:“臣叩見大王。”

“有事嗎?”秦王的案幾上堆滿了書簡。

李斯語塞。蒙恬正式帶兵,成了名副其實的將軍;蒙毅成了秦王正式的臣,在幫助秦王料理國事。但是對於他李斯,沒有說法。而且,不再召見他。這叫他心裏沒底。他來見秦王,無非是想恢複先前和秦王的關係,無非是想讓秦王想到他李斯的存在。他本來可以說::“李斯想念秦王,特來探望。”但是,知道秦王不會為這種說法觸動。不會。根本不會。秦王似乎把一切看透,冷冰冰地高高在上著。本來也可以說:“大王要李斯做的規範統一各國文字的事還要不要做下去?”這件事即使要做也是秦王心裏的事情。如果這件事傳了出去讓各國知道就等於宣稱秦國要鯨吞各國!各國可就要全體與秦國為敵啦!所以現在和秦王提統一文字的事情是愚蠢的事情。特別是在秦王冷淡著自己的時候。想不明白:秦王為什麼要冷淡自己呢?

“沒有事情你就退下吧。”秦王的目光就又落在書簡上。

憂傷的李斯來到蒙毅辦公的處所。蒙毅閱讀秦王在書簡上的批示,然後為秦王起草詔令。

“這是大王的字?”那是沒有章法的字。

蒙毅笑了,說:“這是霸主之字!”

李斯趕忙點頭,說:“所言極是,所言極是。”蒙毅是一個忠厚的人,不可能過多地去揣測秦王的心思。李斯也不能指望從蒙毅那兒探聽到秦王的心思。“而且,深得蒙恬兄刻功之精妙。”李斯說,說時顯得心不在焉。

蒙毅又是一笑,他當然知道李斯說的不是心裏話。李斯的字書寫與刻功俱佳。

“蒙兄已是大王的股肱之臣,當更能理會大王的精髓。”李斯說。他也知道蒙毅聽了這些話不會自在的。但不知怎麼著,話就是溜出了口。

有一天,秦王看到了李斯的奏本,關於統一各國文字的奏本。秦王眉頭緊皺。其實李斯要達到的目的隻是想叫秦王想到他李斯的存在。如果秦王讓他做下去他會和秦王說,他可悄悄地進行,在消滅六國的時候推出。但是秦王麵對這奏本,覺得李斯像是要坑害秦國似的。盡管躊躇滿誌秦王還是覺得大秦的羽翼他嬴政的羽翼還不能一振九天。還得穩當一陣子。可是李斯要叫他嬴政的野心立即就裸露於各諸侯國麵前。這個楚人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

那個茅焦得了一次性的賞賜,就被秦王擱在那兒了。後來秦王聽到消息:茅焦經常去呂不韋那兒,常和呂不韋縱論天下事。秦王冷笑。

其實秦王對外籍人的態度也隻能導致那些人靠近著呂不韋。但是李斯不去呂不韋那兒。盡管飽受著煎熬他不去呂不韋那兒。他寧可在家做著那件暫時還沒有著落的統一各國文字的事兒。雖然暫時沒有著落但是他知道就是個時間問題早晚會有著落的。他相信大秦的實力摧毀各諸侯國隻是個時間問題。不時地,他會想到蒙氏兄弟。自從秦王掌了實權,蒙氏兄弟忙起來了,沒有空兒和他李斯來往了。他會想到蒙毅,想到蒙毅現在的位置他李斯去做更加合適。但是蒙毅在那兒。他也知道完全因為蒙毅是秦人。而他李斯是楚人。這個穀倉啊,要添進新的糧食,做了一次打掃,自己就得出來再重新進去。就得重新找機會機會進去。總會有機會的,隻要自己像鷹一樣隨時掃描著機會並做著隨時出擊的準備。

但是隨後李斯的夢想幾乎破滅。夢想幾乎破滅的時候往往潛藏著機運李斯抓住了這個機運。

那位出使過韓國的大臣在街上忽然注意到了一個人,注意到了那人右眼下邊的那顆痣。那人避開那位大臣的目光就想走開,但是那位大臣指著他喊:“站住!”那人裝著沒聽見加快了腳步。“把那人給我抓住!”大臣命令隨從。隨從就撲了過去。那人被帶到大臣的車前,帶到了大臣的麵前。大臣端詳那人,大臣笑了,說:“韓王身邊的人跑到秦國幹什麼來啦?”那人緘口不言。那人就被下了獄。有人舉報:那人和鄭國有過接觸。鄭國就也被下了獄。嚴刑拷打。兩個人都做了交代,一致的交代:鄭國是韓國的間諜。他從韓國來到秦國,遊說呂不韋興在秦國興修水渠,使洛水和涇水之間的原野變成良田。呂不韋聽從了這建議並起用鄭國辦理這件事。但是鄭國這樣做的目的是消耗秦國的國力!

秦王當然不會懷疑到呂不韋和韓國有什麼勾結。但是他知道呂不韋蓄養的賓客中絕大多數是它國人。甚至敵國。難道他呂不韋就和秦人親不起來?要是沒有那些來自它國賓客的簇擁,你呂不韋呂大人還能神氣起來?弄得你那兒像個朝廷似的!

“韓國間諜事,告訴我們來自它國之人多居心叵測!因此,不管何人,不得再蓄養它國之人為賓客!凡它國賓客,驅逐出境!大秦天下,秦人天下!大秦強盛,秦人強之!不管是誰,如果叫寡人知道膽敢繼續收留它國賓客,按通敵論處!”秦王向他的大臣們咆哮。自從呂不韋向嬴政移交權力之後就不再上朝,也是表示他不再幹政的決心。但是嬴政知道,呂不韋會聽到這聲音的,怎麼可能聽不到?可是這是多麼威嚴的聲音啊!理直氣壯!具有毋庸置疑的份量!

門下向呂不韋通報這消息的時候,呂不韋正和茅焦對弈。茅焦當時就變了臉色。正要落子兒,可是執子兒的停在了半空。呂不韋安然自若,望向茅焦,說:“怎麼,茅先生方寸大亂?”茅焦喟然長歎,說:“茅焦想做秦人而不得呀!”

鹹陽城亂了起來,隨處可見類似背井離鄉的人。對於那單身漂泊的人還好說,而對於有了家室的人則顯得突然,不知所措。悲戚的神情印在太多人的臉上。別的諸侯過可以不任用他們但是還沒有發生驅逐的事情。日益強大的秦國現在驅逐他們不需要他們的智慧了。人家不需要,叫你走開。許多人真的不知奔往何處。但是首先他們得離開秦國。

蒙毅去看李斯。李斯和他的家人正收拾行囊。李斯看見蒙毅來略存些希望迎向前去但是蒙毅望著他歎了口氣李斯當時就心涼。就也回應地歎了口氣。蒙恬統兵在外,要是他在可能會給求情。這個蒙毅,是個老實人,是個隻知道遵從的人。

“不知李兄準備前往何處?”蒙毅問。

“李斯本為楚人,就還是回去做楚人吧。”

蒙毅看到許多的書簡被裝上車,就知道李斯所做的統一文字的事已經成為規模。可是李斯要把它們帶走,帶到楚國。蒙毅替秦王惋惜,替秦國惋惜。

離鹹陽越來越遠路上的李斯越來越惱火。後來索性停了下來。他要和秦王論辯他弄了個《諫逐客書》派人送往秦王。言辭犀利、凜然。概括起來就是:秦王此舉是在弱秦強敵!身為秦王的嬴政是在弱秦強敵!

李斯的聲音對於秦王而言,真可謂振聾發聵:

“臣聽說大臣們提出動議驅逐它國人士,臣認為這實在是太過分了!想那往昔,秦穆公渴求人才,得到了西戎的由餘,楚國的百裏奚,宋國的蹇叔,晉國的丕豹、公孫支。這五個人,都不是秦人,但是秦國重用了他們,他們幫助秦國吞並了二十個國家,於是在西方稱霸!秦孝公任用它國的商鞅實行法度,移風易俗,從而使老百姓的日子殷實起來,使國家富強起來,老百姓願意為國家效力,其它諸侯國親近著秦國,折服著秦國。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和魏國軍隊,獲地千裏,從而使邊疆穩固。秦惠王用它國的張儀的計謀,占領了三川之地,巴、蜀之地,和上郡、漢中。由於拔除了楚國的屏障之地,從而使得楚國很難威脅秦國。占據了險峻的戰略要地成皋,逼使諸侯國將肥沃的土地割讓給秦國,使六國合縱抗秦的圖謀解體,逼使他們恭敬地對待秦國,這種影響一直延續至今。秦昭王任用它國的範睢,廢逐了國戚穰侯、華陽君,強大了國君的實力,削弱了大臣們過多的權限,於此同時,對外蠶食著各諸侯國,創造了使秦國成就帝業的堅實基礎。這四位秦國國君,都是依靠了它國之人的功勳!於此看來,這些客卿們、舍人們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呀!假如以上四位秦國國君排斥它國之人,疏遠人才,難道秦國還會有今天這樣強大嗎?現在大王擁有昆山的美玉、隨侯所獲的明珠、卞和璧、歐冶子所鑄的寶劍,乘的是最有名的駿馬,旌旗裝飾著最華貴的羽毛,使用的鼓由鼉皮所蒙!這些寶貴的東西,沒有一件產生於秦國,但是大王喜愛著它們,這又是為什麼呢?如果非得是秦國產生的東西才可以去珍愛,那麼,就不會有在夜裏閃爍著光芒的寶玉裝飾著王宮,大王就不會有犀牛角和象牙所做的寶貝把玩,就不會有鄭國和衛國的美女在後宮中等待大王寵幸,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寶馬充斥於馬廄,就不會有江南的金錫為我們鍛造著各種器具,就不會有西蜀的顏料色彩著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