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倉中老鼠(2 / 3)

“廢止逐客令,召回所有賓客!還有,讓李斯來見寡人!”秦王對送《諫逐客令》的蒙毅說,聲音幹澀,他自己都感覺自己的臉在發燙。自己是秦王,擔負著大秦的興衰。如果事關大秦興衰,無論如何也是不能造次的!事業才剛剛開始,決不能出現閃失!雖然討厭李斯那小心翼翼的討好,討厭他臉上的那些雀斑,但是你得承認他慮事的周密,還有,他的字,他的文采。好吧,誰叫我是秦王!秦王轉瞬就給自己找到了莊嚴、神聖的感覺。為自己的能夠知錯就改而感到莊嚴、神聖。成就霸業難道不需要如此的胸懷嗎?這時他注意到了李斯文章中的起句的那個臣字。在秦王的麵前李斯從不這樣稱呼自己,總是稱:斯。這家夥還像對客卿的職位並不滿意,是覺著應該獲取更好的位置,更有實權的位置。野心很大。

“臣李斯叩見大王。”

“既為寡人之臣,當不在客之列。”

“既為大王之臣,臣也並非為李斯一人鳴冤!”

秦王當即心情好起來,說:“所以,寡人已經準你所奏。”

“大王聖明。在此,臣還要替鄭國這個人說幾句話。鄭國雖為韓國間諜,但所修水渠,已經為秦國帶來莫大的利益。李斯在路上就看到了由鄭國所修水渠澆灌的良田沃野。這種利益乃是千秋之利益呀。秦王應該讓鄭國繼續帶領秦人修建水渠,同時,放掉韓國派來與鄭國聯係的間諜,讓他帶給韓王一封大王的致謝書信。”

秦王大笑,連連說:“寡人聽你的,寡人聽你的……”

但是隨後李斯對待韓非的態度竟然沒有叫秦王感覺到李斯前後的不一致。一點兒也沒有感覺到。因為他是秦王,不同的時候需要不同的理由。而李斯,不同的處境也需要不同的理由。愚笨的人愚笨著不一致,秦王就沒有了前後不一致的理由啦,你也就沒有理由再在秦王麵前前後不一致啦。李斯是聰明的,所以秦王總是覺得有理由讓他在那兒不一致。因為他還是有許多地方一致著並且一致得很好。甚至和《諫逐客令》意旨完全相反的那場勸諫焚書坑儒的舉動也沒叫嬴政覺悟李斯的前後不一致。因為那個時候儒生們激怒著嬴政,而李斯給了他說辭。他需要那些說辭。李斯在今天的稱謂:政治家。嬴政呢?——卓越的政治家。

深夜,秦王批閱奏折。沒看完一冊,就撇到案幾的前邊,左、中、右三堆兒。緊右邊的是看完了就完了的,中間的是需要交付群臣商議的,左邊的是已經寫上了秦王的意見交付蒙毅起草詔令的。一個太監守侯著小山一樣的書簡,秦王每看完一冊就再遞上一冊。深夜的寧靜清晰著嬴政的思路。翻動書簡發出的那種涼意的聲音總是叫他心情愉悅。深夜批閱奏折已經成為秦王的享受。很好的享受。比摟著美女睡覺還享受。但是他忽然發現扶蘇的母親在麵前這女人出現在他的麵前叫他一愣。

“大王,不要太操勞了,不能累壞了身子。”看到秦王注意到了她,女人說。

美好的境界被破壞,秦王皺起了眉頭。

女人想幫秦王收拾案幾前的書簡秦王厭惡地大叫:“停手!”

女人訝異地望向秦王。

“這裏是寡人處理政務的地方,你來這裏做什麼!秦國的政務,是永遠不能叫女人插手的,你給寡人出去!出去!”秦王咆哮秦王一咆哮就差音兒。

女人慌亂地出去。

重歸寧靜。

“來人!”差了音兒的喊叫。

值更的兩個太監連滾帶爬地到了秦王麵前。

“衛士!”差了音兒的喊叫。

幾個衛士出現在秦王的麵前。

秦王指著未經通報就讓那女人進來的那兩名太監喊:“砍下他們的腦袋!”

母親帶來的恥辱植根於嬴政的心靈深處。諸侯國派使者來見秦王的時候常送來美女。有了秦王的那種身份永遠不會缺少美女的。怎麼可能缺少美女!但是和美女一動真章的時候嬴政的眼前就幻現嫪毐和母親的做愛場景那場景使他亢奮但是他的靈魂告訴他必須擺脫那幻象因為那是對母親的褻瀆真正的褻瀆!沒有發揮到極致的做愛總是使他很不舒服甚至,多少有些失去做愛的興致。也許是因為這種褻瀆,他不敢去麵對母親。因為美女們總是叫他出現褻瀆母親的幻象他也經常厭惡著美女們。經常厭惡。不得不厭惡。也許是逃避那些美女吧,他喜歡深夜批閱奏折。而且習慣了深夜批閱奏折。而且漸漸,把深夜批閱奏折當做了一種享受。很美好的享受。那書簡發出的聲音清涼清涼的令你的心顫栗、愛憐。這個時候你會感覺到世界在向你凝眸。外邊的風刮過,分明是神靈的氣息。

韓王看了秦王的書信自己都不知道該拿出怎樣的表情。想坑害秦國的心思已經叫人家知道了。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非、非、非、非以為,當、當、當今之際,可、可、可以讓、讓秦國把、把別的敵敵國當、當、當、當做主……要的敵人,韓、韓、韓國要、要、要富國強……兵!”看得出來韓非是多麼想慷慨陳辭呀,可是語言就是障礙著。好在大家已經多少有些習慣啦。

“小六子,你可把你的思路寫成奏本,寡人當認真對待。”韓非說話韓王覺著聽著都累。小六子是韓非的綽號。韓非也並不是排行老六,而是,一說六,就怎麼也六不上來,所以就得了這綽號。小的時候直接叫他小六子的人多,大了,而且還參與朝政了,就隻有韓王這麼叫了。韓王是一國之主,這麼叫也沒什麼特別。韓王和韓非有著親戚的關係,這麼叫有時顯示點兒親近。但是韓非也總想跟韓王說議論朝政的時候不能叫他小六子因為是在議論朝政。但是終於沒有向韓王提出這個要求。

“非、非、非、非已經寫了文、文章……”

“那就拿給寡人看。”韓王打斷韓非的話。韓王挺心煩。秦國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隨時都有可能向韓國發起進攻。富國強兵的說法當然沒有毛病可來得及嗎?那需要工夫。秦國能給你這個時間嗎?讓韓非把文章拿來看,隻不過是給韓非一個說法而已。說法而已。韓王的目光望向別的大臣。

秦王還能經常看到其它諸侯國大臣的奏折。呂不韋所送。還保留著相國稱號的呂不韋所送。他掌握著一支間諜隊伍,他們活動於各諸侯國,或刺殺,或收集情報。其中特別注意收集關於如何振興國家的言論。那些言論如果正確的話一旦實施,是對大秦的最大威脅。這些言論到了呂不韋的手中,他會挑揀重要的送給秦王。當然,他要備份。裏邊的內容可以豐富《呂氏春秋》。因此,秦王就看到了韓非的文章,看到了那篇《郢書燕說》: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而誤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國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