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黑雲壓城(1 / 3)

《呂氏春秋》reference_book_ids\":[71294347132314614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刻著“相國府”三個大字的門匾已經班駁,沒有了往昔的堂皇往昔的氣度。好像主人已經離此而去這是一座空宅。那碩大的屋宇群落,上空彌散著淒涼。屋脊之上,有野草植根於屋瓦中間。甚至,還有小樹揮舞著哀傷。

哦。這一聲歎息其實是在心靈深處,但是他覺得是整個相國府發出了那一聲。他麵對了那壺毒酒,多年前就該飲下的毒酒。他的頭發如同灰白的馬尾,有著強勁的潤澤。但是,有些淩亂。那雙眼睛依舊睿智,睿智地凝視著那壺毒酒。

他叫下人叫來了茅蕉。他說:“老夫該去了。秦王度過此劫難,將如暴怒的野獸,天下傾矣!諸國大勢已去,難於力挽狂瀾。我們對於秦王的幫助,已經無關緊要。”

“先生就不想看到秦王一統天下?”

“那是秦王的輝煌,何須我看!倘《呂氏春秋》行於世,老夫足矣!”

“茅蕉將保存好先生的這部書。”

“還有我的三子,也要托付茅先生。讓他們遠離鹹陽,遠離秦王。永不要生求助之心。”

“茅蕉明白。”

“追隨我的門客,已隻餘不足二十,皆忠勇之人,或隨三子,或各賜百金遣散。生離死別,枉叫老夫傷心。容老夫安靜須臾,自去吧。明日可與子收屍,密葬。”

茅蕉熱淚縱流。

“無須稟告秦王。他若是想知道,自然會知道消息。”

焦灼的夜晚太子丹來到那個山坡,坐在田光的墓前,眺望著荊軻出發的方向。當然,也是好消息傳來的方向。他的侍衛呆在山腳,他要一個人靜靜地呆在那裏。什麼也不想,就那麼靜靜地呆在那裏。滿天的星鬥靜靜地看著他,月亮靜靜地看著他,風兒輕輕地吹拂著他。

後來他去了高記酒樓。整座酒樓燭火輝煌,築聲鏗然。衛士上前叩門,門開,高漸離的下人迎出,說:“高老板在上恭候。”衛士在外守侯,太子登樓。

築音絲毫沒有因為太子的打擾而停。太子的出現,對於擊築的高漸離竟然沒有引起表情的變化。他眉頭微皺,他在自己的築音之中。

太子在荊軻的那個位置坐下,傾聽著築音。巍巍乎若太山,湯湯乎若流水。丹沉於築音。可是築音忽渺。抬首望去,高漸離也正望著他。

高漸離淒然一笑,說:“太子待不歸之人。”

“不知高老板何以洞悉丹事之蹊蹺。”

“秦舞陽為副使,殊不可解。荊卿,也終非宦者中人。”

丹更在意的是前一句。是的,現在他已經能夠想明白秦舞陽為副使的錯誤也能想明白荊軻是不接受秦舞陽的隻是因為這是他太子丹的安排才一同出發。也能想得到荊軻拖延行程的動機——當是期待另外的人替代秦舞陽。可是自己是那麼地急迫。那麼地急迫。如果等來了荊軻所期待之人,就應該把事情做得更有把握!丹啊,丹,雖然把事情托付於人,然終未能盡信之!

“成在秦舞陽,敗,也在秦舞陽!”高漸離目光如炬,盯視著太子。

太子受不了那盯視,長長地歎了口氣,撐案幾站起,站起的他有點兒晃,他費力地說:“告辭!”

太子快馬奔往田光先前的住處,鞠武在那裏等候著來自秦廷的消息呢。太子要聽一聽鞠武對事情成敗的判斷他多麼希望在鞠武那裏他聽到的是能夠樂觀得起來的判斷。

鞠武的屋子也燃燭光。也是一個夜不能寐的人啊!

太子坐在了鞠武的麵前。

“也許,令秦舞陽為副使是個錯誤的決定。”鞠武直接就冒出了這麼一句。

太子幾乎暈倒。

鞠武講起劉三帶蓋聶而至之事。

太子呆呆。半晌,他說:“此事需要跟父王說了。不管是成敗,都到了該跟他說的時候了。”

太子連夜闖寢宮。燕王氣哼哼地坐在床邊,對太子打擾了他的酣夢他很不滿意。“秦軍打到王宮來了嗎?”燕王厲聲問。

“秦軍倒是沒有打到王宮,可是出使秦國的荊軻卻要做下驚天動地的事:刺殺秦王!這是兒臣的謀劃。擔心父王不準,故此沒有稟告。”

“什麼?”燕王嘴張得老大,驚呆。

“成與敗,消息即將傳來。兒臣稟告父王,也是為了讓父王早有些準備。”

“混蛋!要是失敗了燕不存矣!”

“要是成功了燕可存。要是不刺殺秦王,燕遲早必亡!”

“可是如此乃速亡也!”

“此事,雖為賭,然值得一賭!”

“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我還是燕王呢我還沒死呢!”燕王跳下床來連鞋都沒有穿在太子的身邊來回地走動,邊走邊怒氣衝衝捶胸頓足:“如果殺不了秦王你叫寡人怎麼辦怎麼辦?”在他跳下床來的那一瞬間太子的餘光注意到錦帳之中睡著兩個女人!

“別無選擇,隻有抗秦!”太子咬牙說道。

“抗得了嗎?抗得了嗎?”

“那也總比坐以待斃好!何況,此舉說不定會激勵他國,與燕一同抗秦!說不定再來他個連縱抗秦呢!”

燕王冷笑:“說得輕巧!說得輕巧!”

“強秦已經是非抗不可!否則兒臣也是斷不可做出此等之事!”

“我是燕王!我是燕王!我兒如此急迫地要做燕王嗎?”

“兒臣不敢!”

“寡人要立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十萬火急,你這是要把寡人往死裏逼啊!”燕王晃動雙拳。

被召集來的群臣無精打采,有的還哈欠連天。

燕王冷笑道:“有一個消息會立即讓你們精神起來的:我大燕國的上卿、使臣荊軻,是去刺殺秦王的!這一切都是太子的謀劃!寡人是剛剛才知曉的!”

群臣大驚,顏色更變。鴉雀無聲。

太子丹上前道:“父王,兒臣做得對與不對,已經不重要,這秦是非抗不可的!而今,隻能做最壞的打算:迎接強秦的進攻!兒臣聽說,代王曾獲奇巧之弩,可接連發射弩箭。如燕得此奇巧之器,堅築城池堅守之,再輔以奇兵,未嚐不可抗強秦!”

“寡人倒是也聽說,秦人在邯鄲被此奇巧之器所攻,蒙受慘重傷亡。隻是燕趙為敵多年,怕是那個代王不肯把這家夥提供給我們吧。”

太子慷慨陳辭:“彼一時,此一時,我大燕不畏強秦,已為楷模。秦,燕代共同之敵人!燕存,則與代互為呼應;燕亡,則代獨向秦。權衡厲害,代王當將此奇巧之器提供我大燕!”

“但願!但願!也但願荊軻把秦王宰了!”燕王陡然說道。

群臣附和。

太子很想說出那麼一句:“假如荊軻刺殺秦王失敗,如果兒臣的腦袋能夠息秦王一怒,那麼,兒臣願意將這顆人頭獻出!”他想到了田光,想到了樊舞期,更想帶了荊軻的赴義。可是,如果要是真的自己的人頭被用來去熄滅秦王的怒火——不可能熄滅的怒火,莫大的悲哀!他知道,父王也在期望著荊軻的成功!荊軻啊,莫令我大燕失望啊!

有大臣說:“如果刺殺秦王成功,扶蘇即位,料理喪事也應耽擱些時日。但是,對燕國的進攻必不可免!如果刺殺失敗,則大軍臨境,就是立即的事情了。存燕之策,當聯臨近之魏、代,以期呼應。如能再聯齊、楚,則強秦不足畏懼!”

燕王點頭。這當然是理想藍圖。可是,燕王知道自己在各國中間的份量,沒有那個號召力啊。隻是對於那個更加弱小的代,也許……他轉首太子:“丹,代王趙嘉那兒,你可速去,把那個什麼弩掏弄來!寡人要看一看,這東西究竟如何厲害!”

群臣散出的時候,陡然發現外邊剛剛飄落了一場大雪,宮闕一片銀白,沉甸甸的銀白!灰蒙蒙的天空,是那場大雪的餘韻:細碎的雪花悄然地墜落,分明墜落的是無盡的感傷蒼天的感傷!太子望著天地間的銀白沉甸甸的銀白心頭一酸,在雪地中跪了下去,大叫:“荊軻啊,整個大燕國在為你帶孝!”他向著秦國的方向叩首不已。群臣跟著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