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薛懷義力竭身死 張易之身強中選(1 / 3)

第四十二回 薛懷義力竭身死張易之身強中選

薛懷義在則天皇帝宮中,極得寵幸,赫赫一世,炙手可熱的人。隻因強占了武承嗣的愛妾,武承嗣一股酸勁,無可發泄,便借沈南璆偉大的形體,去獻與則天皇帝,離間了薛懷義的寵愛。薛懷義正在筋疲力盡的時候,如何能與這養精蓄銳的沈南璆爭寵。這則天皇帝,得了沈南璆的好處,自然把個舊寵,丟在腦後。薛懷義平日恃寵而驕,飛揚跋扈慣了,如何肯忍這一口氣,便做出這火燒天堂、明堂,反叛的事體來,弄得身死在亂棍之下,這都是在武承嗣計算之中。如今武承嗣看看已報了薛懷義的仇,但沈南璆奸汙了他的姬人,反得則天皇帝的寵愛,因禍得福,武承嗣也是不甘心的。便在背地裏暗暗擺布,也要謀去沈南璆的性命。這時則天皇帝,因薛懷義燒毀了天堂、明堂,特再發內帑三百萬,令沈南璆監工,改造天堂、明堂,用了十多萬人工,經兩年工夫才造成,號稱通天宮。則天皇帝特下詔改元萬歲通天,在通天宮內,鑄銅造成九州大鼎,分四隅排列著,又鑄銅成十二生肖,如子鼠醜牛一類,每一年肖,高一丈,按照方位,安置在通天宮外。這個工程完畢以後,則天皇帝便賜沈南璆在仁壽宮,領慶功宴。沈南璆這時,得了女皇帝的寵幸,正興高采烈的時候,忽然在當筵,口吐狂血不止,內監忙把他扶回府去,召大夫醫治,已是來不及,延到黃昏時候死去。這是武承嗣買通了值宮太監,趁不防備時候,把毒藥放入沈南璆的酒杯裏,沈南璆無意中服下,中毒而死。武承嗣也算報了心中仇恨,隻是則天皇帝,一時失了寵愛的嬖臣,心中未免鬱鬱不悅!雖然太平公主,物色了幾個奇偉的男子,送進宮去,但都是不中用的。

這時則天皇帝,深怕人心不服,有人謀反,便派了許多內監,到各道去查察,見有先朝舊臣,或是唐室懿親,她都想法遣刺客去,暗殺的暗殺,捉將官裏去,處死的處死。又另派存撫使到各處去招訪賢才,凡有願做官吏的,隻須自己報名,不問智愚賢不肖,悉加擢用,高的給他試給事中舍人的官,次一等的也給他員外郎禦史拾遺補闕校書郎的官,又添了許裏行禦史的名目。當時民間有一種歌謠說道:“補缺連車載,拾遺平鬥量,欋椎侍禦史,脫腕校書郎。”有一位舉人,名沈全交的,便續下二句道:“曲心存撫使,昧目聖神皇。”被當時那班禦史知道了,便大怒,一齊上表彈劾這位舉人。則天皇帝笑說道:“隻須卿輩不濫,何恤人言。”過幾天有一位禦史台令史,騎著驢子,走進朝門來,有一群行禦史,聚集在門裏,那令史也不下鞍,騎著驢子向眾人中衝過去。那許多禦史大怒,齊聲喝令拉下來打,這令史卻不慌不忙,下騎向眾人一揖說道:“今日之過,實在此驢,乞先罵驢,然後受罰。”轉身便擎著鞭子,向驢子說道:“汝技藝可知,精神極鈍,何物驢畜,敢於禦史裏行。”令史這個話,明明在那裏辱罵這班裏行禦史,罵得他們都啞口無言。這令史官卻仰天大笑著去了。則天皇帝又最愛禎祥,不論臣民,有報告吉祥之兆的,便從重嘉獎。當時有一位拾遺官,名朱前疑的,奏稱昨夜得一夢,夢見陛下,發白更黑,齒落更生。則天皇帝大喜!便立刻下旨,給他升官,做都官部中司刑。寺中有死囚三百人,秋分後一齊要綁赴刑場斬決,內中有一個有智謀的囚犯,用金錢買通了牢頭節級,在牢門的圍牆地麵上,悄悄地去做下一個五尺長的大人足印,到半夜時分,那三百個囚徒,一齊大聲叫喊起來。管牢內使,聽得了,忙進牢來查問。那三百人齊說:“見一聖人,身長三丈,麵作金色,口稱汝等俱是冤枉,不需害怕,天子萬年,便能赦放汝等。”那內使官聽了不信,便帶領十多個獄卒,擎著火把,到院子裏各處去照看,在西麵牆腳下,果然照見一巨大足印。第二日內使不敢隱瞞,便去奏明女皇則天皇帝,便下詔把這三百囚徒,一齊釋放了,又改元稱大足元年。那時又有一個襄州胡延慶,得一大龜,龜腹上有紅色天子萬年四字,認作是吉祥之兆,便用盆水養著,送進宮來,有鳳閣侍郎李昭德,見龜腹之字,似係假造,拿小刀在龜腹上刮著,四字一齊落下來,原來是拿紅漆寫上的。便奏請皇上,定胡延慶以欺聖之罪。則天皇帝下詔,非但不加罪,反賞胡延慶百金,說事雖不實,然彼本無惡意,因此四方假造禎祥的,京師地方紛紛皆是。則天皇帝,又命太監,教貓與鸚鵡同器而食,說是皇帝仁德,化及萬物,拿去設在朝堂上,令禦史彭先覺在一旁監視著,百官見了,都跪稱天子萬歲,正誇示的時候,那貓兒忽伸出爪來,撲殺鸚鵡,咬而食之,則天皇帝惱羞成怒,把監視的禦史和調養的太監一齊打入牢中處死。

則天皇帝這時雖有二十六名近臣,個個都長得少年美貌,在宮中陪伴著尋歡作樂,但這班美少年,都是精力不濟,少有當得皇帝心意。皇帝在宮中,閑著無事,便和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長寧公主、上官昭容、一班宮眷,講騎射詩賦,消遣光陰。這上官昭容,小名婉兒,她母親鄭氏,原是侍郎上官儀的妻子,隻因上官儀有罪,將鄭氏沒入掖庭,高宗見鄭氏長得年輕貌美,便封為婕妤,十分寵愛。鄭氏進宮,不上三個月,便生下一個女兒來,取名婉兒。在婉兒未生以前,鄭氏夜得一夢,見一天神,手拿一秤,遞與鄭氏。鄭氏料想腹中,必是一個男子,將來必能稱量天下人才,誰知生下地來,卻是一個女兒,鄭氏心中甚是不悅。這婉兒麵貌美麗,卻勝過她母親,自幼兒長成聰明伶俐,出世才滿月,鄭氏抱婉兒在懷中,戲問著道:“將來稱量天下文才的,可是你嗎?”婉兒便應聲說是,從此高宗和鄭氏,都拿另眼看待她。婉兒年紀漸漸長大起來,出落得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度,鄭氏十分愛重她,高宗崩時,婉兒年已十六歲,她母親早已去世,這婉兒善於修飾,畫眉貼翠,搔首弄姿。在十六歲上,便和中宗皇帝,偷上了私情,這時中宗初近女色,把個婉兒,寵上天去。待中宗即位,便封婉兒為婕妤,後又晉封昭容。婉兒為人,十分機警,她見則天皇後威權一天大似一天,便百計獻著殷勤,終日在則天皇後跟前,承迎笑色。則天皇後,見她活潑機警,也十分愛她。後來中宗被廢,幽囚在房州地方,隻有韋後伴著中宗皇帝在幽囚的地方,吃盡苦楚。這上官昭容,仗著則天皇帝的寵愛,在宮中反而權勢一天大似一天。上官昭容,自幼兒愛讀詩賦,便學得滿腹文才,出口成章,因此昭容的舉止,越覺風雅可人。則天皇帝每日和她吟詠酬答著,言笑追隨,十分快樂。自從中宗廢黜,上官婉兒,便孤淒淒的,一個人住在宮裏。則天皇帝自己自有一班少年侍臣,終日調笑取樂,看婉兒冷靜得可憐,便拜婉兒為修文館學士,又選少年有文才的公卿,李嶠一班人,共有二十餘人,為修文館陪侍,每年召集官家子弟,赴修文館,考試文才。上官婉兒,充作主考,評定甲乙,居然應了天神稱量天下人才的夢。那一班少年公卿,個個都長得瀟灑風流,終日陪侍著上官昭容,在宮中遊宴吟詠。從來才子愛佳人,如今佳人也愛才子,漸漸地在花前月下也幹出許多風流事務來了。則天皇帝又十分聽信昭容的話,外官有事去求著昭容,拿整千整萬的銀錢去孝敬她,隻須昭容略略在皇帝跟前說幾句話,這事體便求下來了。因此上官昭容手頭,很是富足,她見有年少俊美的兒郎,便留養在宮中,拿綾羅珍寶打扮著,那兒郎一個個都臉上敷著粉,唇上點著胭脂,在昭容跟前,作嬌獻媚,昭容看了,甚是歡喜!賞給他們許多銀錢,從此成了風氣。那文武百官,一個個臉上敷起粉來,打扮得伶伶俐俐。這上官昭容既有了勢,又有了錢,中宗遠貶在房州,跟前又沒人管束,,便在京師地方建造起高大的府第來,稱作學士第。上官婉兒在宮中府中,早晚出入,每一出來,必有一群少年兒郎,在車後跟著,宮中府中,晝夜調笑,毫無避忌。所有朝中文學官員,都由學士第封拜,用斜封墨敕授官。上官昭容又與安樂、長寧兩公主,十分相投。兩位公主,都招有駙馬,出入不能似昭容一般自由,因此兩公主在外麵覓得了幾個少年男子,便都寄藏在學士府中,有時兩公主借著赴昭容宴為由,便到學士府中來,興歡作樂,徹夜不休。有時則天皇帝高興,也移駕到學士府中來,飲酒作樂。昭容見皇上駕臨,便把府中藏著的兒郎,一齊打扮著,獻出來陪侍皇帝筵宴。則天皇帝撿幾個中意的,帶進宮去受用。誰知那班兒郎,都是不中用的,伺候不到十天,便一個個瘦弱得好似癆病鬼一般,則天皇帝看他們不中用了,便一齊去拋在後宮小屋子裏,果然一個一個成了癆病死去。則天皇帝吩咐把屍身去丟在昆明池裏,可憐這昆明池中,也不知丟下多少少年男子的屍身。每有那伺候則天皇帝,不如意的,便立刻綁著,拋下池去淹死。後來玄宗朝開濬昆明池,隻見池底堆著白骨,有如山陵,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