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朱棒橫飛後妃慘殺香木雜珮帝子中讒
太平公主落身在荒山茅屋中,幸得這樵子十分用心照看她,水啊,飯啊,忙著供給。太平公主住到第二天,看看四山清秀,地方幽靜,她一生從富貴奢靡中出來,到此便覺別有天地,漸漸地把心中的憂愁也拋開了。又看這樵子性情忠實,身體強壯,自己得了倚靠,心也略略放下。在白天,樵子依舊上山去樵采,太平公主在茅屋中閑著無事,便替他打掃打掃,整理整理,又從溪頭去取了一甕水來,在窗戶床桌上揩抹一番。這是公主自出母胎不曾做過的事,如今做著,反覺別有趣味。公主是不曾操作慣的,她忙了一陣,不覺粉汗涔涔,滿身燥熱,便把外麵穿的一件半臂脫下來,搭在床架上。又略略把頭上發髻兒整了一整,回頭望著窗,一片夕陽,照在山頂上,那樵子又遠遠地唱著歌回來了。太平公主看他眉目間一片天真爛漫,快樂無憂的神氣,自己也受他的感動,快活起來了。樵子從柴草中捉出兩隻活兔兒來,拿到庭心裏去殺了,剝了皮,洗淨了,放在土灶上煨起來,頓時肉香四溢。太平公主鼻管中聞了,也不覺饞涎欲滴。他把兔肉煨好了,便進屋子來,打開床後的木櫃,拿出幾件粗布衣褲來,揀了一套衣服,抱著向公主笑了一笑,向溪邊走去。公主回頭看時,見床上留下一件樵子的布衣,恰巧遮在那件半臂上麵,兩件衣服並在一塊兒。公主看了,不覺心中一動,那兩道眼光,注定在布衣上,睜睜地看著,心中不知道想到什麼地方去了。一刻兒,樵子從溪心裏洗幹淨了身體回來,身上也換了幹淨布衣,忙忙地煮飯,把兔肉扯成小塊,又支起那板桌,和公主對坐吃著飯。吃飯的時候,彼此默默無言。吃罷了飯,那樵子從柴擔上掏出許多蘆花來,先把床上肮髒的被褥拿去,把那蘆花厚厚地軟軟地鋪了一床,打開木櫃,拿出一幅布來,遮住那蘆花,成了一床很厚很軟的褥子。又另外拿一卷幹淨的棉被來,疊在床頭。看那被麵上,雖是一方藍布,一方白布地補綴著,望去卻是洗得十分清潔。樵子忙了一陣,天色卻已晚了,他把自己的被褥鋪在地下,先去臥了,留著那床鋪讓給公主睡去。那公主見樵子的行動,心中很是感激,這茅屋很是狹窄,在床前鋪著被褥,已無立足之地,不得已便爬上床去睡下。今夜,公主的心裏又與昨夜不同,她心中七上八下的,不知在那裏想些什麼,那身軀翻了半夜,還不得入夢。說也奇怪,聽那地上睡著的樵子也不能安睡,隻不停地有悉索翻騰的聲息。公主心中一陣跳動,便從床上坐起身來,原想使心地清醒些的。這時,公主的身體靠床沿坐著的,兩隻腳兒垂在床沿下麵,她腿兒略一擺動,忽然黑地裏伸過一隻手來,將公主的腿兒輕輕握住,一縷熱氣從腿兒上直鑽入心頭。這時,公主也支撐不住了,便在暗地裏伸過手去握住那樵子的手。公主這時雖已是四十歲以外的婦人了,但對於風流事體,雖在這極困苦危險之中,還不能叫她灰心。她在日間,早已看中了這樵子的身體強壯,如今又有患難中知遇之感,兩人便恩愛纏綿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雙雙起身,公主便打定主意,跟著樵子度著下半世了。當下,便把自己隨時插戴的珍寶珠翠,一齊脫卸下來,估量最少也賣得上萬銀錢,便統統交給這樵子,叮囑他拿到城中去賣了。又把自己的生世,原原本本地告訴他。樵子聽說是一位公主,驚得他目瞪口呆,兩眼注定在公主的粉臉兒上,疑心自己遇到了仙佛一般。一轉念,又快活起來,在滿屋子跳著笑著。公主去拉住他,又把得了銀錢和他逃到遠外僻靜州縣住著做一對長久夫婦的話說了;這樵子愈聽愈高興,忍不住捧著公主的手臂狂舔。公主也用手撫著樵子的頸子,兩人親熱了一會,這樵子才拿著那珍寶向進城市的大路上走去。這裏,公主坐在茅屋中守候著,閑著無事,便拿起一件樵子穿的破衲,背著身軀,坐在太陽光中補綴著。正靜悄悄的時候,忽然十多名官兵一擁進屋來,把公主的手腳捉住。便有一個內侍上去,拿繩子把公主的身體綁住,推押著出了茅屋。可憐公主嬌聲啼哭著,那兵士們毫無憐惜之意,橫拖豎拽地拉出了山徑,路旁停著一輛板車,推公主進了車廂,一群兵士,前後圍隨著向通京師大道走去。進了京城,依舊把公主送進府第,在一間小屋子裏幽囚起來。看看到了天晚,一個黃門官捧著聖旨下來,賜公主自盡。太平公主到了此時,也知道自己是不免一死的了,滿麵流著淚,跪倒在地,謝過了恩,解下,腰間白羅帶來,套在頸子上,便有兩個太監上去用勁一絞,把個風流一世的太平公主活活絞死。第二天,又派一隊兵士到南山茅屋中去搜查,隻見一個鄉村打扮的男子,也高高地掛在屋脊子上吊死了。搜那男子身畔,還懷著一包珍寶珠翠,不曾賣去,這明明是那癡心的樵子了。可憐他得了公主一夜的恩情,便把自己一條清白的性命送與公主了。玄宗皇帝既把太平公主賜死以後,查明公主長子崇簡卻是十分賢明的。太平公主秘密謀反的時候,崇簡竭力勸諫,他母親大怒,喝令家奴捉住痛打,崇簡被打得皮開肉綻,倒在床上不能行走。直到公主死後,玄宗皇帝把他扶進宮來,當麵勸慰了一番,複了他的官,又賜姓李氏。
玄宗見去了太平公主,便把楊氏加封為元獻貴妃,不久便生下一位皇子來。這位皇子,卻是學士張說保住了他的性命。張說原懂得推算命理的事體,這皇子生下地來,玄宗皇帝拿生辰八字給張說推算,張說拿回家去細細地一算,知道這位皇子是難養的。玄宗皇帝偶與王皇後說起,王皇後正苦無子,便把這皇子抱去撫養,十分寵愛,後來便是肅宗皇帝。張說從此得了皇帝的信任,直做到丞相。元獻貴妃後又生一女,便是寧親公主,到十八歲上下,嫁張說之子張垍,這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