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到孩子身上,這需要家長們多多留心。因為小孩畢竟心思不比大人縝密,不要說能防患於未然,他們能搞明白這件事能有什麼後果就算不錯了。所以,父母要多給他們講解,比如不吃飯就長不高,還要將為什麼長不高說明白。又或者不做運動會身體差,以及為什麼身體差,等等。
日常小遊戲,也要讓他們參與,主動尋找勝利的項目,比如迷宮、謎語。而對於他們在下達任務之前已經完成的,就更應該嘉獎了。多多教育,在任務下達之前就完成掉,那才是執行力的最高標準。
溫馨小提示:為什麼人們看不慣“出頭鳥”
什麼事都做在別人前麵,總會讓人誤解為是想出風頭。那麼為什麼人們這麼不待見“出頭鳥”呢?
這關乎榮譽分配的問題。當一項榮譽擺在這裏,如果隻有一個人有資格去完成時,他就能注意到榮譽的巨大以及身上的責任。而當很多人都可以去完成時,這時榮譽被分割,責任也被分攤,大家都會想,這一點點榮譽要了也沒意義,而這一點點責任我不承擔還有別人承擔,就產生了“圍觀”現象。此時一旦有人完成了任務,就會將其餘人身上分攤的“榮譽可能性”給“剝奪”了,其他人自然就不願意了。
5.把一分鍾掰成一小時來用,把一天當做一周對待
來自西點的星火
時間,也許是這世界上最不可捕捉的東西。懂得與時間和諧相處的人,時間也不會忘記報答他;而將時間當做最佳損友的人,時間也會將他無情扔開。
拿破侖一直是西點學員們最崇拜的英雄之一,然而拿破侖也遭遇過滑鐵盧的慘痛。英雄的失誤總能讓人更加記憶深刻。
1815年6月12日,拿破侖率領12萬人的軍隊進軍比利時,試圖切開英、普的聯係,然後再和格魯希配合,一舉滅掉英軍。
18日,拿破侖一行人按照日程抵達滑鐵盧,雙方都明白此時的戰局。比利時方麵,隻要能拖延住戰局,等到援軍的到來就算完成了任務,獲得了勝利。而拿破侖此刻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策,將部隊迅速集合以蜂群的陣勢進攻英軍中央陣地,並以巨大的犧牲突破了陣地。戰鬥從9點打到了13點,法軍的勢力還在擴張。
然而另一方麵,格魯希卻沒意識到法軍的命運都捏在他手裏。按照作戰計劃,他是要追擊逃跑的普軍,但是現在拿破侖進攻了英軍,哪裏會有普軍逃竄出來?可是格魯希在思索了1分鍾後,沒有采納將士們支援主戰場的建議,而是擺出了官架子:“在皇帝下達進軍的命令之前,我是不會停止追擊普魯士軍隊的!”
然而此時的拿破侖,正在給這位迂腐的將才寫信請求支援。可當信送到了,這邊的拿破侖的軍隊已經陷入絕境了。
點亮孩子的天空
時間的流逝總是讓人感到可惜,女人會感歎容顏的更改,男人會感慨精力的不足。
像拿破侖的格魯希將軍,在那個生死存亡的中午,這1分鍾改變了世界曆史,被敵人打敗。
曆史是無情的,現實生活中,時間又會如何玩弄我們呢?開會遲到,時間會將你打入公司的冷宮;約會遲到,時間會拉走你女友的芳心……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個現象,就是那些遲到的人總是遲到,那些放鴿子的人總會放鴿子。不守時、浪費時間等等不能主宰時間的現象總會發生在某些人身上,這是什麼原因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人第一次上學遲到了,可是老師並沒有責罵他,回到家裏爸媽也沒有過問,這時他會這麼想:原來遲到了也沒什麼事,還可以多睡一會懶覺。於是乎,發生在他身上的遲到就越來越多。終於有一天,老師受不了了,家長受不了了,可他卻改不過來了。
做時間的主人,抓緊時間的雙手。做最守時、最會利用時間的人。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就必須把時間的重要性運用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每天的家庭作業,家長可以事先考察一下習題量,然後給他一個鍾頭或者兩個鍾頭(足夠完成作業)讓他做作業。然後在書桌旁邊,電腦給他開著。這期間,家長不用監督他。到了時間,無論有沒有完成,都不讓他繼續做,必須去玩。這樣,也許孩子在這兩個鍾頭裏偷偷去玩電腦了,也許孩子在兩個鍾頭裏一直在和朋友聊天。不過代價就是作業無法完成,第二天隻好去挨老師罵。如此,他會知道時間的重要,學習的時候就不要玩,玩的時候就不要學,也明白了時間應該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