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立即行動:人生如戰場,兵貴神速(2)(1 / 2)

巴頓心裏思索著:盟軍削減我們的油料是何用意呢?如果我再次申請會否有效?既然他主動削減,那我看八成沒戲。沒辦法,隻能用一些雞鳴狗盜的法子了。那就這樣吧,把戰場上繳獲的油料直接分給部隊,如若被上司查到,那就會違反盟軍規定了,所以必須盡快裝車。再來,可能還要去盟軍的部隊偷一點汽油了,這個被發現可就完蛋了,一定要激勵我的士兵們去做,好吧,偷到的就給他們三天假期。

經過一番迅速的思考,巴頓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參謀,然後暗暗地轉告給戰士們。果然,這種為人不齒的偷盜行為卻切實解決了部隊的燃油問題。

1944年12月,由於及時趕到,巴頓率領第三集團軍在阿登登陸,擊退了德軍的大規模進攻,解救了被圍困的盟軍。

點亮孩子的天空

巴頓當時是身在戰場,每一個決策的思索時間都可能影響到整個部隊。所以,一個優秀如巴頓的指揮官,是容不得有太多的時間去思前想後的,所以謹小慎微的麥克萊倫才會被林肯撤換。

不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雖然節奏沒有戰場那麼緊湊,但也可以說十麵埋伏。不少人在遇到事情之時會選擇這樣一種做法:先放著,等有時間再好好想想。雖然三思而後行的處事態度值得我們借鑒,不過一直謹小慎微的話,決策力和執行力就會嚴重下降。

以最快的時間想好後果,這需要有充足的經驗。而經驗的積累不隻是在自己的親力親為,也可以是別人做事處事的言傳身教。所以想擁有迅速的決策能力,就需要平時多多觀察,對某些感興趣的事要從頭觀察到結尾,不要隻是一時興起。以最快的行動去執行,這就意味著思想的堅定性,想好了要怎麼做就怎麼做,在下手之前萬萬不可再瞻前顧後。

拿學生們的考試作比,一個正確的考試者是不會在進入考場後還拿著書在那複習的。也許他們心裏會想:如果這時候看到的題目剛好考到了呢?個人以為這都是僥幸心理,這種巧合和走路上被五百萬砸到沒什麼區別。既然考前都是在複習,就算突然感覺複習路子有問題,那已經決定好的複習方法,在考試前就別再否定了。考前正確的做法是:檢查檢查文具是否齊全,需要不需要去方便等。

溫馨小提示:日常積累小技巧

想要讓孩子注重日常積累,你需要給他做一個小本,或者是一個自己的錄像帶。讓他們在每次有所感觸的時候,可以將思想上的抽象體會轉化為文字或者聲光的具體記錄。這樣,既方便家長去查看心得體會是否正確,也方便孩子以後翻閱回味。

4.“是,我已經完成了”

來自西點的星火

關於西點,有這麼一個小故事:

一個長官出完差回到駐地,剛到宿舍,想拿起手絹擦汗。可這一擦才發現,手絹早已經是髒得不行了。於是他隨口叫來一個大兵:“你幫我清洗一下,過兩天要用!”

長官稍微休息了片刻離開了。大兵心想:長官說過兩天要用,那我明天洗應該也來得及。不對,天氣這麼熱,如果他忽然改口明天要的話,那不就出錯了嗎?

於是,大兵開始用肥皂搓個不停,一直洗到了11點,終於把手絹洗幹淨了。可是大兵總是覺得還不夠幹淨,於是他又用指甲摳。本來他想把手絹晾在衣架上的,可剛把手絹擰幹,他就發現如果直接晾起來的話,等它幹了就會起皺。所以大兵就拿著手絹一直甩著,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

最後他把手絹放平,壓在枕頭底下。在大家都睡得鼾聲四起之時,他才剛剛躺下。

第二天起床哨聲響起,沒過多久長官就來了,由於天氣炎熱,長官就問了句:“誰的手絹借我用一下!”大兵迅速將長官的手絹遞上去。

長官一愣,問了句:“你已經洗好了?”大兵立即答道:“是,長官,我已經完成了!”長官什麼也沒說,隻是笑了一笑。

在我們看來,大兵本來也可以按時休息的,因為上麵交代的任務是兩天之後交差。不過這個大兵卻做得很認真,硬是想在了長官前麵,這就是將行動提前化的表現。

點亮孩子的天空

從這個西點故事中,我們學到的不是投領導所好的諂媚,而是防患於未然。

萬事想在別人前麵,做出來的事就總會讓他人驚喜。大兵是把任務搶在交差之前完成,而我們需要的是將事情趕在問題出現之前完成。

就像平日裏的那些瑣事,屋頂有裂紋,那就趕緊做好防漏雨措施,免得下雨時滴滴答答;飲水機水快沒了,趕緊再要一桶,免得萬一來了客人,隻能幹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