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李蓮英(3)(1 / 2)

他會做人還體現在對政治局麵的把控當中。他是李大總管,憑借慈禧太後對他的信任,朝廷的這些事他是能夠插手的。但恰恰相反,李蓮英卻是能躲就躲,絕不參與重要的朝政決策。

1886年,北洋水師初具規模,李鴻章奏請朝廷派員前來檢視閱兵,慈禧太後擬派醇親王奕澴,但奕澴係光緒生父,他生怕慈禧太後猜忌,於是主動要求讓慈禧太後身邊的紅人李蓮英陪同前去,以表示自己沒有二心。慈禧太後也想趁著這個機會讓李蓮英出去見見世麵,風光一下,於是醇親王便作為朝廷的正使、李蓮英作為副使,前去視察北洋海軍。太監作為朝廷欽差大臣外出視察,這在其他朝代不奇怪,但在清代曆史上則是第一次。

照我們的想象,這一路李蓮英得多牛。可是這一路沒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要是換了安德海,那尾巴肯定翹到天上去了,李蓮英則不然。為避免別人說閑話,李蓮英出發前特別把慈禧太後破格賞賜給他的二品頂戴換成四品頂戴(按理太監最高隻能獲得四品頂戴),然後規規矩矩的跟在醇親王後出發了。一路上,李蓮英絲毫沒有欽差大臣的架子,而是一直跟在醇親王身後,好生伺候,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李蓮英是專門派來伺候醇親王的。

他在這一道伺候醇親王洗腳,還說自己以前沒機會伺候王爺,這次一定要盡點孝心,一下把醇親王感動得連連拱手,醇親王休息了,他就在醇親王外間伺候著。你想想這醇親王會怎麼想?難得啊,這個奴才是真拿主子當回事,也絕無跋扈之心,恃寵而驕。回去後自然在慈禧太後的麵前極力稱讚李蓮英的忠誠可嘉。

檢閱時,按說李蓮英也是檢閱人員之一,但李蓮英刻意和醇親王、李鴻章保持距離,他拿著醇親王的大煙袋,退後半步,低眉斂目,看起來就像是給醇親王站班伺候的。而沿途當中,李蓮英也不像安德海隨意結交地方大員,他基本不出去,那些準備好了貴重禮品想要討好李蓮英的人,根本就進不了門。就這次出差來說,李蓮英算是給慈禧太後掙了麵子,也堵住了那些大臣們的嘴,慈禧太後也喜滋滋地說:“總算我沒白疼他。”

這就看出李蓮英清醒的政治頭腦,這事不是我能參與的,我要參與進去必遭殺身之禍,安德海就是前車之鑒。所以李蓮英處理這件事的時候,處理得是密不透風,滴水不漏,這個讓人佩服。

當然作為太監,六根不全,唯一的寄托就是銀子。李蓮英在貪財這一點上,是有一些實際事例的,李蓮英沒少為己斂財,還能吃洋人的回扣。怎麼還吃洋人回扣呢?

北京城裝上電燈,安上電話,如果沒有李蓮英,不知道得往後延多長時間。這是怎麼回事呢?當初,英國人覺得應該在北京拉上電線,弄上電燈。英國人堅信電燈是好玩意兒,中國皇族肯定會喜歡,可是怎麼讓慈禧同意呢?他們找到李蓮英,給李蓮英錢。不是給一點半點,都是上10萬、20萬兩這麼給。因為隻要這個方案通過了他就發財了。李蓮英說你別著急,我找恰當的時候給老佛爺說。在一個黃昏時分,老佛爺看奏章看得眼睛酸疼,這個時候李蓮英就把電燈拿上來了。老佛爺道:“這個是什麼玩意兒?”李蓮英道:“洋人管這個叫電燈,這個電燈在咱這個屋裏安上了,下回到這個時候,可把電燈打開,有了電燈多好。”

慈禧一看,這個電燈確實也不錯,那就給各處安上。這個錢,李蓮英就掙多了去了。所以,李蓮英是利用這種職權斂財。這一生李蓮英這種事沒少幹。甚至他曾一次收了袁世凱幾十萬兩的賄賂。

但你說他貪財如命嗎?不是,他能看清形勢。慈禧太後死了之後,李蓮英把慈禧太後賞給他的最值錢的東西,比如說念珠、珍珠什麼的收拾了七大盒,過去大家叫捧盒。他把七大盒寶貝都拿到隆裕太後那兒去了。你想隆裕太後能不誇李蓮英?這個人不貪。其實,真金白銀李蓮英兜裏有的是,他把這個寶貝拿出來,這是丟卒保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