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司,我便開始製定計劃。

這個計劃的構想是這樣的:首先要讓鄭祥龍拿住蘇來明的把柄,也就是這兩張短信截圖的照片。然後再讓蘇來明知道自己的把柄已經落入鄭祥龍的手中,那麼繼續把鄭留在自己的身邊無疑是一顆定時炸彈。

當天下班之後,我去了一家小快遞公司。這家公司老板叫裴浩,我們彼此認識但不熟識。我把裴老板叫到門外,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個牛皮紙信封和一個寫有收件人姓名和地址的小紙條一起遞給對方,我給了他50元錢,並交代此趟業務由他親自跑一趟,隻需要把東西交給前台,讓前台小姐轉給鄭祥龍即可。計劃的第一步算是啟動了。與此同時,田誌傑也打聽到了蘇來明住所的地址,他親自將一個信封放進了蘇來明的信箱裏。

匿名快遞第二天就送到了鄭祥龍手裏,這樣他就先拿住了蘇來明的要害,但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照片是誰搞到的?又是誰給自己送來的呢?此人又有何目的呢?

鄭祥龍的疑問越多就越好,因為隻有這樣,他的神經才會繃得更緊,整個事情才有可能按照我的計劃發展。我不難想象,蘇來明收到田誌傑送過去的照片後,同樣也是疑竇叢生,同樣也會惶恐不安。這樣一來好戲就開始了。

……

時間過去了整整一個星期,這期間我也打過兩個電話想再次約見一下鄭祥龍。按照我之前的預想,鄭祥龍得到蘇來明的把柄後,肯定就有恃無恐了。如果可以直接製衡對方,他就不用再受蘇來明的製約,可以考慮新的規劃了。那麼這個時候我的來電,無疑會給他一些幫助,他應該沒有理由拒絕我的。另外,蘇來明得知自己的把柄被鄭祥龍拿住後,肯定猶如驚弓之鳥,願意與對方和談,不敢再強行把對方留在指芯科技。

但事實上,鄭祥龍是一個相對膽小且願意息事寧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他收到照片後,雖然覺得對自己相當有利,但他還是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更沒有去找蘇來明了。而蘇來明呢,首先想到的人不是鄭祥龍,而是李雪嬌。因為這兩條來往的短信,隻跟李雪嬌一個人互發過,絕沒有第二個人,如果說泄密,就隻有李雪嬌了。後來蘇來明找到李雪嬌,對方也一頭霧水。在得知李雪嬌肯定沒有泄密後,蘇來明就認定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有人竊取他和李雪嬌的短信內容,目的是想敲詐勒索自己一筆。

這樣一來,我的計劃就無法再推進了。看來僅僅讓他們看到照片,這力度顯然是不夠的,我必須要引導蘇來明,要讓他知道,這兩張照片的內容鄭祥龍也已經知道了。至於是誰把信封放到蘇來明家的信箱裏就不重要了。

冥思苦想下,我決定使出第二招。

我買來一張不需要實名登記的手機卡,給蘇來明發了一條短信:我們是不是可以談談了?鄭。

發完這條信息,我就把手機卡扔掉了,因為此時的蘇來明根本就不會也不敢做出任何回應,他隻會擔心害怕,而且要思考各種對策。至於我這樣做是否有違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我不知道。

後來的事情,我想大家應該知道結果了吧。沒錯!事情按照我的預想發展了。鄭祥龍很快主動聯絡我,說有跳槽的想法,然後我就安排他和“通芯科技”的CEO董鵬見了麵。二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很快鄭祥龍就加盟了通芯科技。當然,由於我們是定向獵取人才,所以得到了通芯科技一筆不菲的傭金。

無論職場還是生活,我們都或多或少地得到過別人的幫助,當然,我們也一定或多或少地幫助過別人,但通常我們更感恩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其實,很多人不願意給別人幫助自己的機會,總覺得自己可以扛下一切,才導致對方沒有機會去深入地了解你,更無從去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