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台三月有感(1 / 2)

《深夜食堂》reference_book_ids\":[680176229307279258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因為廣電大廈是一棟青色的樓,我時常調侃自己是在青樓上班,電台工作自然如同坐台。這回在小確幸,算是真正的坐台。直接麵對紅塵男女,比起在電台的直播間麵對空氣,自然更加有趣,也更加辛苦,幸好有微博可以記錄與吐槽。

加菲貓有句名言:“生命除了吃或許還有別的意義,但我覺得沒有也挺好。”我把它寫在店內的黑板上了,與各位吃貨共勉!

好多顧客問什麼是小確幸,我不好意思說,你們去網上搜索一下吧,答案都有。在這裏,我可以告訴大家一些網上搜索不到的答案。

譬如,大廚君樸柔,她有一個跟廚師職業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愛好——寫詩。這真的隻是愛好,不想發表,不想出名,不想版稅,不想文學史的地位。她每天都會寫一首詩,因為這是她生活的需要,就像有的人每天都要拉一泡屎,是由於生理的需要一樣。

抱歉,我又忍不住想要取笑她了。但她的詩也著實不壞。這首詩是她今天剛寫的,我覺得是描述了她生活中的小確幸:

我偏愛吃到香腸裏的肥肉

我偏愛摳索蟹殼裏的鮮香

我偏愛嗑瓜子時那一聲清脆的碎裂

我偏愛咬破魚肝油的膠囊

我偏愛電影最後的彩蛋

我偏愛剪發時推子在耳邊單調溫柔的鳴響

它們並非某種事物的重點

可我總是偏愛人生裏這些並非重點的花樣

很開心,今天有一位顧客,網名叫“回到大海的魚”, 她給我們留言描述自己的小確幸,畫麵感很強,洋溢著淡淡的幸福感:黃昏帶nemo散步,我們坐在秋千上看西邊天空一片黑雲快速隨風向北飛,然後風漸漸大了,天也涼起來,nemo不停地唱著兒歌。回到家媽媽正在廚房台子邊忙著做蛤蜊青瓜湯,nemo在背後的餐桌旁拿著兩個小娃娃編著過家家的故事。忽然領悟到生活就是由這些確定而細小的幸福組成的。

開店之後,當然不盡然是小確幸。還有更多的小確不幸。昔日的我,是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超級懶人。如今活活變成了管道疏通工、電工、電器維修工、泥瓦匠。客人告知衛生間有一點異味。為了尋出異味所在,以便消除,我趴在衛生間裏像狗一樣到處嗅啊嗅,還趴在馬桶上深呼吸,仿佛它是春日草原、雨後花園、戀人濕發。

趁著大廚君樸柔在廚房忙碌,我要講述她的一件糗事。平常客人點了菜,我們之間下單交流,都使用簡稱,法式煎豬排是豬,凱撒沙拉是沙。 “親,3號點了個豬。”“親,5號來個沙。”這樣可以節省口水嘛。一旦說順口了,改不過來,難免會出現一點紕漏。譬如,有一天實在太忙,我作為前台騰不出空,大廚君隻好親自給客人上菜,但她拿不準客人點的是啥,於是就使用很甜蜜的聲音詢問:“請問您是豬還是沙?”

從前,我以為女人的飯量普遍很小,坐台之後,才知道大謬不然,甚至讓我驚歎不已。有位妹子在吃掉一份通心粉和一份草莓煎餅以及一個大杯橙汁之後,歪在椅子上說,哎呀,撐得走不動了。為了給自己一點運動的力量,於是她又點了一個小杯橙汁。

當然,飯量小的,還真是極小。今天遇到一個小鳥一樣的南方女孩,體型像,飯量也像。她點了一份通心粉,啄幹淨了所有配料,諸如奶油口蘑培根歐芹,隻留下一堆幹幹淨淨的通心粉,且在盤子中間砌成了一堵牆的整齊形狀。我問是否不合胃口。她害羞且抱歉地說:飯量小,所以隻吃配料。然後撲棱著翅膀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