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的承諾(2 / 2)

伊莎沒有放棄她的調查。這天,她突然靈機一動。會不會索菲婭太太和希爾一家有什麼血緣關係。她將想法告訴比爾,比爾告訴她,這也是個方向。於是伊莎想方設法調來索菲婭太太體檢時的個人資料,可是資料上的血型等項目和她掌握的老希爾的資料根本對不上。

伊莎又想到了另一個方麵,索菲婭太太和希爾家族之間有沒有什麼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呢?她為自己這一想法而激動。試想:一段非凡的愛情經曆,並通過子孫延續半個世紀,這是一個多麼打動人心的報道素材。伊莎打電話將疑問告訴了希爾,希爾想了想告訴她,索菲婭太太和他爺爺相差了二十歲,絕不會有什麼浪漫故事發生,而他的父親更是和索菲婭太太差半個世紀,情感上的糾葛更是無從說起。

當伊莎將結果告訴比爾,這樁事後麵實在沒有什麼隱情可以值得報道時,比爾也泄了氣,他說:“那就讓我們把他們一家當聖人來理解吧!”

這年的春天,《老人周刊》幫索菲婭太太操辦了她一百二十二歲的生日。全國各地的賀卡和祝福像雪片一樣飄來。法國總統也給索菲婭太太發來了生日賀電。在伊莎給索菲婭太太一字一句地讀著總統的生日賀電時,一頭銀發、稍做淡妝的索菲婭太太臉色紅潤,在攝像機前顯得那樣安寧和慈祥。

可到了晚上,伊莎卻意外地接到了一個消息,老希爾在看電視上索菲婭太太的鏡頭時,由於激動,突發心肌梗塞而死。

《老人周刊》決定把老希爾當作社會道德典範來宣傳,並聯合多個老人社團準備為老希爾在坦尼塑一座雕像,來彰顯老希爾及其家族的愛心及對社會公益道德的影響。

老希爾的死好像對索菲婭太太打擊不小,她也沒能度過這個冬天。這天,她忽然哆哆嗦嗦地將自己穿戴一新,在大宅子裏艱難地踱著步,聞訊而來的希爾將其扶到床邊躺下,索菲婭太太突然拉住希爾的手,將懷裏早已準備好的一份發黃的文件遞給了希爾,竟喃喃地吐出兩個字:“謝謝!”便咽了氣。

第二天,世界各國的媒體頭版消息: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索菲婭太太去世,享年一百二十二歲又一百六十四天。

《老人周刊》為了造成更大的轟動效應,想把索菲婭太太的隆重葬禮和老希爾的雕像揭幕一起來辦。伊莎來征求希爾的意見時,希爾將索菲婭太太交給他的文件遞給她,說:“不要違背了希爾家族的本意,我的爺爺和父親都是基督徒,否則他們在天上也不得安寧。這份文件就是你們要的希爾家族半個世紀以來照顧索菲婭太太的背後隱情。”

伊莎接過這份雖年代久遠,但保存得非常完好的文件,一看全明白了。原來,五十年前,希爾的爺爺和索菲婭太太簽訂了一紙合約:合約裏約定由希爾一家來照顧孤苦伶仃、無經濟來源的索菲婭太太餘生,索菲婭太太晚年所需的一切開支由希爾一家來提供。作為回報,在索菲婭太太死後,她的那座大宅子由希爾及其子孫來繼承。

當然希爾的爺爺怎麼也不會想到,合約簽訂後,七十歲高齡的索菲婭太太又活了五十多年。

《老人周刊》出人意料地挖到了這一離奇猛料,關於索菲婭太太和希爾一家的種種報道和討論充斥著版麵很長一段時間,其中有一篇標題是《半個世紀的承諾》的報道中寫道:希爾一家為索菲婭太太這麼多年的付出折合現值,足以購買六座像索菲婭太太的那種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