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搖了搖頭,決心再發一回慈悲。於是,又有兩個饑餓的人同樣得到了上帝恩賜的一根漁竿和一簍鮮活的魚。這次,這兩個人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互相協作,一起去尋找有魚的大海。
一路上,他們餓了時,每次隻煮一條魚充饑,以有限的食物維持他們遙遠的路程。終於,經過艱苦的跋涉,在吃完了最後一條魚的時候,他們終於到達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幾十年過去了,他們居住的海邊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漁村。村裏人都承繼了兩位創業者留下的傳統,互相協作,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漁村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前兩個人因為不知道合作,所以兩人都失敗了;而後兩個人因為懂得合作,最終雙雙取得了成功。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理想往往是遙遠的“海洋”,現實往往是眼前的“饑餓”。要克服現實的困難去實現理想,隻有毅力是不夠的,還要像雄鷹一樣學會與他人合作,取長補短,相攜共進,才能實現雙贏。
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個人的力量很難突破時空和環境的障礙。以至於有人說,一個人是一條蟲,兩個人才是一條龍。由此可見合作的重要性。
一個職場人士,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將直接關係到能否取得成功。
因為在一個企業或辦公室,幾乎沒有一項工作是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大多數人隻是在高度分工中擔任一部分工作。隻有依靠部門中全體職員的互相合作,工作才能順利進行,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那麼怎樣才能加強與同事間的合作,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有團隊精神的人呢?
1.勇於交流
交流是合作的開始,所以一定要與同事多交流。比如,與同事一起商討計劃。每個人都希望獲得被征詢意見所帶來的被尊重感。你也可以從別人的意見中得益,因為無論你如何才華橫溢,也有一些問題是你無法解決的。經常交流,對自己的工作也有所促進,是求之不得的。
石玉是一家公司的員工,無論從能力還是從工作態度等方麵來看,他都是頂呱呱的。然而,他的工作卻總是不能展開。因為石玉一直習慣獨來獨往,每天例行公事後就抱著書看,與同事也很少交流。漸漸地,他與同事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周圍的同事認為石玉目中無人,太過傲慢,於是彼此有了隔閡,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事也就在所難免。這令石玉十分苦惱。
在職場上,隻有放下架子,與同事多多交流,大家才能真正接納你,有什麼事才能彼此關照,你才會領略到工作的樂趣。
2.接受批評
對於同事提出的意見必須嚴肅處理,以顯示對他們的尊重。把同事當成自己的朋友,坦然接受他的批評,他一定樂於同你合作,並且會合作得非常愉快。
3.感激別人的幫助
感激別人的幫助,特別是對於上司的幫忙,更要表示感激。當工作完成,並獲得一定成績後,切記要向每個曾經出過力的同事致謝。
一個團隊對一個人的成功影響十分巨大,善於合作,像雄鷹一樣具有團隊精神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職場強者,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團隊不需要孤膽英雄
作為鷹的一種,為了更好地捕殺一些哺乳動物或者活鳥,白尾海雕會毫不猶豫地組成一個整體。它們分工協作,以使自己的目標更容易達到。在捕食野兔時,它們各自策劃並擔任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通常有三種,包圍者、驅趕者和攻擊者。當某些白尾海雕守在周圍準備攻擊時,另一些就充當把野兔趕出來的角色,他們用腳踩踏灌木叢,把齧齒動物從中趕出來。同樣,為了更有效率地抓住飛鳥,好幾隻白尾海雕會組織起來進行合作攻擊。這些有組織的攻擊是有明顯目的的,他們要的就是要使飛禽慌亂起來,然後另外一些白尾海雕將這些慌亂的飛禽與其他飛禽孤立起來,這樣,這些慌亂的飛禽便更容易被白尾海雕捉住。
不僅是白尾海雕具有分工合作的精神,其他種類的鷹,在環境變化時,都有分工合作的習性。適者生存,在大自然的嚴酷考驗下,鷹明白隻有合理分工、角色分明才是有效率的,才是最有可能實現生存目標的辦法,於是他們本能地選擇與其他鷹在一起,而不是做孤膽英雄。
鷹在相對嚴酷的環境中分工合作,彰顯了一個人職場上的基本常識:隻有合理分工、角色分明的團隊,才是最有秩序、最有紀律,也最有凝聚力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