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讓收拾變的有趣起來—時間觀念培養(1 / 2)

有些剛進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家裏還沒有養成玩好玩具就要收拾的好習慣,往往都是大人代而為之!所以這些幼兒自然也不知道在學校裏也必須是玩過就要收拾。有因此培養這些幼兒愛護班級及學校的財物,玩畢就要收拾整理就成了我們對剛進幼兒園孩子的初期教學目標之一。在言傳身教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孩子們還是不能很好地主動收拾自己的玩具,有些孩子就算被叫去收拾了,也會邊玩邊收拾,往往花上很長的時間,嚴重影響了我們總體的教學進度。

其實,如果大人沒有刻意強調並把收拾當作是一項不得不做的雜事煩事,對於幼兒來說,收拾那就是一項有趣的遊戲活動。於是,有一天,我神秘地告訴孩子們: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天要玩一個遊戲——和‘時間先生’賽跑,看大家收拾整理班級玩具的速度能否超過‘時鍾先生’的速度!接著,我將在網站上下載的‘時鍾先生’放給孩子們看,這個‘時鍾先生’發出的滴答聲,每一秒的聲音都震動人心,特別是到了設定時間的最後15秒鍾發出的警告聲非常震撼,讓孩子們不得不加快速度!在我讓孩子試聽了這個聲音後,我問孩子們是否有信心和這個‘時鍾先生’一起比賽。孩子們聽說有比賽,自然非常願意,而且這個遊戲又這麼新鮮這麼刺激,孩子們更是激動萬分。於是,他們愉快地乖乖地落入了老師‘美麗的圈套’中!

第一次是演練,我讓孩子們在有限的選擇權內自己決定多久能超過‘時間先生’做好收拾的工作,其實孩子們還不是特別有時間觀念,也不知道到底要多久才能收拾完,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隻要是他們自己決定的,那就是好的,他們也就會更願意去遵守!而且時間觀念就是這麼培養的!最後,孩子們在我給的時間範圍1-5分鍾內選了個3分鍾定為自己的目標。

演練開始,在得到我‘預備開始ready steady go’的收拾指令後,大家聽著‘時鍾先生’滴答滴答振奮人心的聲音,孩子們各個緊張地象上緊的發條,隻見教室裏忙成一片,歡聲笑語不斷,孩子們因為過於激動收拾時扔東西的聲音也此起彼伏,但我並沒有馬上製止大家,因為大家現在是為了速度而戰鬥呢!我必須先保護好他們做事的激情!如果我馬上不斷地製止大家,那麼孩子們的激情很容易被我喋喋不休的責怪聲打敗,以後想要讓他們在限製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那就難上加難!更何況,根據我們的經驗,孩子在異常激動且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時候,任何的說教都是徒勞無功!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就這麼任意讓孩子隨意破壞我們的財物,因為好戲還在後頭!

在比賽收拾的過程中,Michael和Tiffany兩個小朋友還不忘回到屏幕前看看時間是否超過,然後又激動地跑回去繼續收拾,忙的手舞足蹈,不亦樂乎,那情形甚是可愛!最後在幾個老師的鼎力相助下,孩子們很快就將教室收拾的井井有條,幹淨整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3分鍾之內回到地毯上坐好!

看著大家一起倒數最後15秒鍾時那激動人心洋洋自得的樣子,我的心也跟著沸騰!等孩子們的心情稍微平複的時候,我非常熱烈地表揚了他們,恭喜他們超過了‘時鍾先生’,成為大贏家,並問他們下次是否還願意還和‘時鍾先生’比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表示願意!我提醒孩子們道:“‘時鍾先生’這次比賽輸了,我想他下次一定會更努力要加快速度的,那你們該怎麼辦呢?”孩子們也表示他們會以更快的速度超過‘時鍾先生’!

當孩子們還沉浸在興奮和激動中,我向站在旁邊的助教Linda使了個眼色,這是我們事先說好的,讓她報告一下她所觀察到的孩子的表現,先說好的,再說不理想的地方。因為我們的經驗是如果什麼事情都由我一個人來講,和助教在旁邊‘添油加醋’,兩者效果就不一樣;特別是如果孩子犯了錯,比起我直接批評,這種‘曲線救國’的方法更有回旋餘地!這招我和先生也經常用在教育兩個女兒身上,一唱一和,效果也非常顯著,這也是我和Linda之間的秘密!Linda立刻領會我的意思,故意舉手表示她有話說,我向孩子們表揚了Linda有話舉手表達的舉動,這也是告訴孩子,為了維持課堂次序,孩子們必須要舉手表達,而不是隨意亂喊亂叫!大人言傳身教效果往往意想不到!

Linda繪聲繪色地描述孩子們如何與‘時鍾先生’賽跑的事實,首先她表揚Rima在情急之中將一款塑料積木放在另一款木頭積木中,後來發現不對,馬上又拿出來並找到塑料積木真正的家!我馬上附和Linda並表揚Rima的行為,告訴孩子雖然速度很重要,但將玩具歸類,放到它們該去的地方也很重要,否則下一次玩的時候,我們就很難找到了!我觀察孩子們略有所思,我相信孩子們聽進去了,我也相信在不經意中給孩子傳達玩具必須分類的信息比起正經地說教,孩子更願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