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為人,取舍之間的大智慧(2)(1 / 3)

偏見的圈子是那麼的自私狹小,偏見的人是那麼的可憐可笑!很多人都在偏見的圈子裏打轉,卻不知自己已陷入迷途,隻有趁早逃脫、遠離偏見、坦蕩做人,才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智者。

沒有“白吃”的“虧”

成功的人都能夠坦然麵對吃虧,他們大多吃過很多的虧,但卻沒有人去抱怨半句,反而在磨煉中不斷成長、不斷積累經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能夠正視“吃虧”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是一種人格的升華。

走在漫漫人生路上,誰也免不了會遇到“吃虧”的事情,如今天遭人陷害、明天上當受騙……

很多人都為吃過的虧懊惱不已、食不下咽,其實完全不必如此,失敗、挫折並不如想象中的可怕、悲慘,因為真正的勇者懂得從錯誤和吃虧中吸取教訓,然後成長起來。在生活中,隻有那些吃一塹長一智的人,才會變得越來越精明,這就是所謂的“吃虧是福”。

那些吃過的虧,要比黃金更值得去珍藏。如果沒有遭到慘重的損失,我們怎麼會明白不能在以後的日子裏犯同一個錯誤?就像一盆熱水,如果去觸碰它,免不了會被燙傷,但也隻有在燙傷之後,我們才能明白原來熱水是不能去碰的。所以,我們要感謝、珍惜生活所賜予的那些傷害和損失,如果沒有它們,我們就不會變得睿智、堅強。

有一個年輕人,還不到30歲就當上了銀行總裁。一天,他和前任總裁談話,他說:“由於您的大力支持和舉薦,我才得以擔當總裁職務。這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您有多年的工作經驗,我希望能從您這裏得到一些建議。”

端詳著坐在自己麵前的新總裁,年長的前任總裁給出了一個最簡單的回答:“做正確的決定。”年輕的總裁希望得到更詳細的回答,便說:“您的建議對我的確很有幫助,我非常感激。但是,您是否能說具體一點兒?到底如何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呢?”

沒想到,這個充滿智慧的老人微笑著說了兩個字:“經驗。”新總裁又問:“嗯,沒錯,那正是我今天來到這裏的原因,我沒有足夠的經驗。我怎麼才能獲得這些寶貴的經驗呢?”

老人又是笑了笑,同樣給了一個最簡單的回答:“做錯誤的決定。”

每個人都應該感謝那些自己曾經吃過的虧,正是因為這些損失和挫敗,我們才有機會不斷地成長、成熟起來;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雙有力的翅膀,我們才得以從小鳥變為雄鷹。隻有那些懂得努力飛翔、搏擊人生的人,才能從平凡走向輝煌。

吃一次虧並不是多可怕的事情,我們也沒有必要為之惋惜,關鍵是要有所總結、吸取教訓,如果不能從吃虧中學到什麼,那“虧”也就“白吃”了,成功也會遙遙無期。

有一個男孩,因為家境不好,初中畢業後輟學了。他跑去學了廚師,並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

畢業後,他順利進入一家規模比較大的飯店,可惜人家這時剛好不缺廚師,隻能讓他去端菜。他沒有半句怨言,一邊端萊,一邊跟廚師“偷師”。時間長了,他漸漸學到一些學校裏沒有學過的菜係和花樣。飯店忙的時候,他也不計工資去後廚幫忙。

後來,有個廚師跳槽了,他便跟老板建議讓自己去試一試。結果,他比那個走掉的廚師水平還高。而且,由於之前有端菜的經曆,他還對客人普遍喜歡的口味比較了解。以至於後來,飯店的菜係和品種都由他設計了。

他一直在那家飯店工作,用3年時間賺了將近15萬元,這就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後來,他開了一家飯店,擁有了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