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社交,拓展人脈的選擇與放棄(2)(1 / 2)

2.“給麵子”

“給麵子”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莫過於謙抑自己、讚美他人。

著名影星英格麗·褒曼曾獲得過兩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又因《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精湛演技獲得最佳女配角獎。領獎時,她一再稱讚與她角逐最佳女配角獎的弗倫汀娜·克蒂斯,認為真正獲獎的應該是這位落選者,並由衷地說:“原諒我,弗倫汀娜,我並不認為自己是真正的獲獎者。”

褒曼沒有喋喋不休地講什麼“感謝爸爸媽媽”之類的話,而是竭力讚美落選的對手,可謂給足了對方麵子。其文明典雅的風度,自然贏得了人們的讚賞。

3.“留麵子”

當存在是非對錯的爭議時,“得理不饒人”,使對方顏麵掃地,是缺少修養的表現。不執著於對錯,設法滿足對方的自尊心,是一種值得推崇的好習慣。

公司裏新招了一批職員,老板為此抽時間召開了一次全體員工的會議,希望借此加深一下了解。在會議上,老板宣讀了人員名單。

“李嘩。”

全場一片寂靜,沒有人應答。老板又念了一遍。

一個員工站了起來,怯生生地說:“我叫李曄,不叫李嘩。”

人群中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此時老板的臉色顯得有些不自然。

“報告經理,我是打字員,是我把字打錯了。”一名看起來很精神的小夥子站了起來說道。

“太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揮了揮手,繼續念人員名單。一周後,這位“犯錯”的打字員就被提升了。

跟朋友患難與共

在你遭遇困難時,那個能夠伸手拉你一把,給你幫助,讓你渡過難關的人,一定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是一種堅實的依靠,假如還沒有共同經曆患難,那彼此就不能算知心朋友。如果雙方曾經多次共患難,那他們的友誼一定是牢不可破的。

俗話說:“疾風知勁草,患難知友情。”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在你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如果還能有人願意關懷你、信任你,他必然是值得交往的朋友。相反,那些平日沒什麼來往,等你位高權重就跑來湊熱鬧的人,絕對不是真正的朋友。

就像生鐵隻有在烈火中才能煉成鋼一樣,最堅實的友誼往往是在共患難中結成的。那些超越生命的友誼,總是可以感動我們的靈魂、滋潤我們的心田。

北宋時,秦觀一聽到好友蘇軾因烏台詩案下獄的事情,立刻渡江趕到吳興去打聽消息。得知蘇軾被貶黃州後,秦觀托人帶去書信及自己的詩作。蘇軾收到後,也立即寫了回信。後來,因為受蘇軾連累,秦觀也遭貶斥。

然而,兩人依然不離不棄,在各自被貶的地方互通詩文,互相勸勉。這期間,兩人在海康相會過一次。秦觀拿出自作的挽詞給蘇軾看,蘇軾撫著秦觀的背,萬分感慨地說:“我常擔心你未能參盡生死之理,現在叫我怎麼說呢?”

秦觀連自己的挽詞都寫好了,分明是說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看破了生死大關,再沒有什麼可畏懼的了。對此,蘇軾感慨萬千,他告訴秦觀,自己也已寫好了墓誌銘,交給隨從帶著,沒讓兒子知道。

雖然前景堪憂,但他們在一起還是如以前談笑歌詠。當泰然作別的時候,他們在精神上已共同經曆了一次生死的洗禮,都能以最坦然的心態去麵對一切困厄。而他們的友誼,也由患難之交上升為生死之交。

可以說,秦觀與蘇軾之間的友情正是患難見真情的寫照。古希臘著名詩人歐裏庇得斯說:“富貴之時自然高朋滿座,患難之交才真誠。”隻有能和你患難與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人生知己,才是最真誠的朋友。

幾米說:“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進入。於是,看見的,看不見了,記住的,遺忘了。”他說的應該是普通人吧?對我們來說,患難之交是可以一生一起走的人,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樣,“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真正的朋友,是不會拋棄我們的。當然,我們也應該這樣對自己的朋友。

人生路上,當我們走過風、走過雨的時候,如果能有一個知交摯友相扶,此生也就足夠幸福了。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依靠朋友的支持,從困難中走過,獲得成功的。古往今來,很多名人都是用自己的心靈追隨摯友,選擇跟朋友患難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