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少了兩人,今年的大年三十過得也平平淡淡,一家人吃了頓年夜飯,與丫鬟們一起掛燈籠,剪窗紙,晚上在炭盆邊,邊吃零嘴邊守夜,直到子時,到處響起爆竹聲,新的一年才開始。

他們家沒有親戚在京城,不用到處去拜年,除了初三的時候,方梨來了一趟,李家都是安安靜靜的,倒是十分愜意。

距離婚期,還有四個月,嫁妝嫁衣都有人幫準備,她幹脆帶著石梅去一趟北疆。

她來到北疆,先是去軍營跟李用父子見一麵,送了些吃食,然後就處理生意上的事務。

之前在牛肉幹作坊旁邊買了一塊空地,用來擴展牛肉幹作坊,如今作坊的規模是最先的兩倍多,工人也多了不少。

李青禾將作坊的管理更細致化一些,分為幾個小組,分別負責采買、殺牛、製作牛肉幹等等基礎工作。

又雇了兩個賬房先生,以及十幾個口齒伶俐、腦子靈活的人,負責牛肉幹的銷售,沒錯,她打算將牛肉幹賣往南方市場。

分好小組之後,又任命兩個管事,一個主內,負責生產事宜,一個主外,負責銷售合作之事。

下麵每個小組,又提拔一個小管事,這樣牛肉幹作坊才漸漸走上規模化。

處理完牛肉幹作坊的事之後,她又去將毛衣作坊旁邊的空房子買下來,打通兩邊,以擴大毛衣作坊。

又雇了些手腳勤快的婦人和小孩,以及一些口齒伶俐的漢子。

婦人小孩們負責搓毛線,織毛衣,漢子們負責平時將毛線團和毛衣運到京城,分工合作,希望今年還能搶占毛衣毛線市場的先機。

在北疆,前前後後花了一個多月,李青禾算著,齊國公府下聘的日期已近,才返回京城。

她倒不擔心她走後,作坊的工人搞什麼小動作,因為李承武休沐時,經常會去作坊看一下,也不用他做些什麼,就借著他鎮北軍的身份,震懾一下敬畏將士的北疆百姓而已。

回到京城,已經是二月十九。

陳氏跟方桃一臉恨鐵不成鋼。

“都要成親的人了,還不將自己的婚事放在心上。”陳氏嘮叨道。

李青禾認錯態度很積極,“我錯了,下次不會這樣。”

陳氏瞪了她一眼,“還有下次?”

李青禾自知說錯話,趕緊挽救一下,“沒有沒有,你看我不是及時回來了嗎。”

陳氏也是急的,先前真擔心禾兒趕不回來,那怎麼跟齊國公府的人交代,所以才會在她回來時,念叨幾句,如今人都回來了,她也沒什麼好說的,便道:“行了,你這一路上也累了,趕緊回去休息休息。”

得了這句話,李青禾趕緊溜人。

二月二十二,一條長長的隊伍從齊國公府出來,為首的是騎著高頭大馬的溫時琛,身後還有兩個旁支的叔父,還跟著幾名隨從,再後麵則是抬著聘禮的家丁。

路上行人紛紛駐足張望,看的不是馬上的俊美男子,而是這一眼望不到頭的聘禮。

這裝在箱子裏,看不出來是什麼物品的就先不說,最前頭那一對活雁,才是真正的吸睛。

京城還沒暖和,不可能會有活雁,不知道得花多大力氣,才能從南方弄回這麼一對寶貝。

溫時琛眼裏含笑,腰背挺直,頗有一副春風得意的模樣。

李青禾一家,包括告假的李承文,早就在正廳裏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