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時琛:“可有什麼忌口?”
太醫:“少吃涼性與活血的食物,平日多加休息就行。”
最後溫時琛從太醫手上接過一安胎的藥方,才叫小廝將太醫送回去。
溫時琛將藥方交給下人,讓她們明日去抓些藥回來,隨後將李青禾攬在懷中,“禾兒,我們有孩子了。”
“嗯。”李青禾淺笑著撫上自己平坦的小腹,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麼平的肚子裏,居然還有個小生命。
……
時間一晃,過去六年。
李青禾頭胎生了個兒子,取名溫卓霖,如今才五歲,就顯現出不凡的天資,千字文三字經,隻是教著讀了一遍,就能磕磕絆絆地背出來,字寫過一遍,隔兩天也不會忘。
溫時琛很重視這個長子的教育,從開蒙之後,就一直帶在身邊教導。
溫卓霖三歲時,李青禾又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分別取名溫從妍與溫從婧,妍兒恬靜乖巧,婧兒活潑好動,姐妹兩年歲雖小,但也能看出日後定是美人胚子。
如今李青禾又有三個月的身孕,這胎倒是懂事,不像懷它哥哥姐姐們那樣吐得天昏地暗。
在她出嫁後兩年,李承文和李承武同一日娶妻。
李承文娶的是當朝右丞的幺女杜若蘭,右丞此人出身貧寒,當了官之後,也是兩袖清風,在教育兒女一事上甚是嚴格。
杜若蘭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且上得廚房下得廳堂,性格雖溫婉,在處事方麵十分有主見與手段。
李承武還是娶了夏凝薇,不是因為責任,而是因為他自小就心悅於她。
小時候他就總是想對夏凝薇好,還一直以為是愧對與她,長大後,情竇初開,才知道他是發自內心地想要與她一起。
夏家也算讀書人家,雖然在某些方麵有自己的私心,但大體還是正派之風,夏書培當初二甲進士,如今在任職刑部,為人為官都十分清正,也是個不錯的親家。
況且夏凝薇也飽讀詩書,通情達理,許是額頭上的傷疤,導致她性格有些柔弱。
李承武性格衝動,夏凝薇在他麵前掉一兩滴眼淚,他就雙手投降了,倒是一物降一物。
至於菱兒,在李青禾出嫁的第二年,開始就讀於京城的女子官學。
女子官學收學生的要求極高,首要門檻就是要求家中有四品及以上的官員,李用那會兒剛好正四品,其次還要考查琴棋書畫和算術。
菱兒之前在趙氏族學學過一些,但跟京城女子相比,學的東西太過於顯淺,要通過考查,怕是有些難度。
後來溫時琛幫請來幾個宮中女官,給菱兒狠狠地補上幾個月基礎。
菱兒聰明好學,最後以第二的名次入學。
入學以後,菱兒的才名漸漸在京城傳開,這些年李承文李承武兄弟官運好,加上還有一個國公夫人的姐姐,及笄之後就不斷有人上門提親。
好些都是好人家的好兒郎,陳氏和方桃挑花了眼,李青禾便提議讓菱兒自己選。
菱兒扭扭捏捏一番,選了兵部尚書的長子許清嘉。
李青禾瞧她滿臉桃紅,心想其中必有八卦,於是死纏爛打地問了半天才知道,這小妮子竟早就芳心暗許。
原來國子監與女子官學就在同一條街,且大門對著大門。
許清嘉在國子監就讀,是京城有名的大才子,長相清俊儒雅,本來菱兒隻是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也沒多關注。
有次國子監與女子官學聯合舉辦了一次詩會,兩人才開始有接觸。
一開始菱兒隻是欣賞他的才華,許清嘉驚歎菱兒的聰穎,兩人通過書信交流詩詞文章,後來就慢慢地傾了心。
李青禾自然希望菱兒能與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等稍微打聽一下許清嘉的為人之後,對於這樁婚事,她是雙手讚同。
兩人的婚期就定在今年的十月份。
原本以為自己會一輩子孤身一人,年年都要交不婚稅的李海棠,去年也終於穿上自己繡的嫁衣,如今夫妻兩過得如膠似漆。
李青禾躺在竹椅上吃著溫時琛送到嘴的葡萄,看著前麵一臉認真寫字的長子,和依偎在一起打盹的兩個女兒,十分滿足現在的生活。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