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兄弟民族,由於所處地理環境和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風俗的差異,使每個民族的飲茶風俗也各不相同。
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飲茶習俗也各有千秋。不過把飲茶看作是健康的飲料、純潔的化身、友誼的橋梁、團結的紐帶,在這一點上又是共同的。
懂茶道的回族人很會品茶,他們認為香而不清的茶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的茶是苦茶,甜而不活的茶也不能稱之為上等茶,隻有鮮、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回族人把茶作為待客的佳品,每當節日或舉行婚禮或家裏來客人時,主人會熱情地先遞上一碗茶,再端上油香、點心、幹果等,讓客人下茶。
回族人喝蓋碗茶也很講究,不能拿掉上麵的蓋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麵的茶葉。而是用蓋子刮幾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鹵變清湯。每刮完一次,把蓋子蓋得有點傾斜度,用嘴吸著喝。不能端起茶盅接連吞飲,也不能對著杯盞喘氣飲吮,要一口一口慢慢地品。主人倒茶後,客人一口不喝,會被當作對主人不禮貌、不尊重的表現。喝茶時,如果喝完一盅還想喝,就不要把茶底喝淨,要留點,這樣主人會繼續倒水。如果已經喝夠了,就把茶盅的水全部喝幹,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從碗中撈出一顆大紅棗放到嘴裏,就表示已喝夠了,主人也就不再謙讓倒茶了。
敬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款待賓客的珍貴禮儀。酥油茶是一種在茶湯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經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湯。“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茶是藏族人民補充營養的主要來源,喝酥油茶如同吃飯一樣重要。
南疆維吾爾族人喜喝香茶,習慣於一日三次,與早、中、晚三餐同時進行。通常是一邊吃饢,一邊喝茶。這種飲茶方式,與其把它看成是一種解渴的飲料,還不如把它說成是一種佐食的湯料,實際就是一種以茶代湯,用茶作菜之舉。
喝鹹奶茶是蒙古族人的傳統飲茶習俗。在牧區,他們習慣於“一日三餐茶”,卻往往是“一日一頓飯”。每日清晨,主婦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下一鍋鹹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歡喝熱茶,早上,他們一邊喝茶,一邊吃炒米。然後將剩餘的茶放在微火上暖著,隨時取飲。通常一家人隻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鹹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居住在雲南、貴州、湖南、廣西毗鄰地區的侗族、瑤族和這一地區的其他兄弟民族,他們世代相處,十分好客,相互之間雖習俗有別,但卻都喜歡喝油茶。
做油茶,當地稱之為打油茶。打油茶一般經過四道程序。首先是選茶,通常有兩種茶可供選,一是經專門烘炒的末茶;二是剛從茶樹上采下的幼嫩梢,這可根據各人口味而定。其次是選料,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黃豆、芝麻、糯粑、筍幹等,應預先製作好待用。第三是煮茶,先生火,待鍋底發熱,放適量油入鍋,待油麵冒青煙時,立即投入適量茶葉入鍋翻炒。當茶葉發出清香時,加上少許芝麻、鹽,再炒幾下,就倒水加蓋,煮沸3~5分鍾,即可將油茶連湯帶料起鍋盛碗待喝。一般家庭自喝,這又香、又爽、又鮮的油茶已算打好了。如果打的油茶是作慶典或宴請用的,那麼,還得進行第四道程序,即配茶。配茶就是將事先準備好的食料,先行炒熟,取出放入茶碗中備好。然後將茶湯撈出茶渣,趁熱倒入備有食料的茶碗中供客人吃茶。最後是奉茶,一般當主婦快要把油茶打好時,主人就會招待客人圍桌入坐。由於喝油茶是碗內加有許多食料,還得用筷子相助,所以說是喝油茶,還不如說吃油茶更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