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戰告捷,高仙芝乃令眾軍乘勝追擊吐蕃殘部。
邊令誠卻道:“高將軍,倘若孤軍深入,入敵境太遠,隻怕會有危險。”卻是不想追擊。
高仙芝道:“大唐軍隊有如神兵天降,吐蕃人膽裂,豈能放棄如此好機會。”見邊令誠依然猶豫,乃令其率3000人馬留守城池,親自率領騎兵殺向吐蕃殘部。
這一路追下去,卻出乎唐軍兵士預料。一直追到了坦駒嶺。坦駒嶺在今天的克什米爾北部,著名的興都庫什山即在此處。此嶺長達四十裏,山口海拔4688米,是興都庫什山一處異常險峻的山口。從山上下去,便是阿弩越城。
高仙芝早已查清地圖,知道要登臨山口,必須沿冰川而上。此處冰川地形異常危險,冰丘起伏不平,冰塔四處林立,更有銅牆鐵壁似的冰崖,偏偏冰中又有裂縫,倘若一不小心,或者撞上尖冰,或者墜入冰淵,死無葬身之地矣!
高仙芝皺著眉頭想了半天,心想士兵必不敢下嶺。畢竟,這些兵士都沒經曆過如此奇異而詭譎的地形。
這時有20餘阿弩越城的奉迎使者,從嶺下攀援而上前來迎接唐軍。使者道:“阿弩越城人聽得大人率軍前來,特意前來迎接,前方娑夷河藤橋已經被我們砍斷,吐蕃人不能過河救援!”高仙芝大喜,便令眾軍尾隨使者而下。兵士們本是恐懼,見使者前來迎接,這才歡天喜地而下。
三天之後,阿弩越城守軍又派人前來請降。眾兵士不解,高仙芝笑道:“前番我擔心眾人不敢下山,特意派唐軍兵士裝成使者來迎接,以消除大家恐懼心理!”
眾軍一聽,皆歎服,更為其遠見折服。
高仙芝率領軍隊到了城中。隨後計議,決定派兩將修築道路,為日後進軍打下基礎。
帳下將軍席元慶、賀婁餘潤領命而去。
當夜無話。第二天,高仙芝又令席元慶領1000兵到小勃律都城孽多城下,勸小勃律借路以便唐軍攻取大勃律。
小勃律王擔心唐軍攻打自己,一聽席元慶保證隻借路,不攻打自己,大喜,當即應允。
唐軍乃往小勃律都城而行。忽有探子報,小勃律城有六員戰將,誓師尊奉吐蕃,欲與我交戰。
高仙芝乃召席元慶,授予計策,如此如此,席元慶得令,乃應命而去。
唐軍進城,乃大呼,皇上有令,賜與眾人彩物,速速前來領賞!
一幹大臣百姓聽得消息,大喜,慌忙又山穀中上來領賞。席元慶見小勃律將領至,大喝一聲“拿下”,眾軍士湧出,當場擒獲眾人。這些將領大為懊惱,連呼無罪。小勃律王見狀,則擁吐蕃公主逃入石窟中。
高仙芝騎著高頭大馬入城,一襲白袍,果然是威風凜凜,眾人皆懼。高仙芝聽得兵士稟報,當即令斬六員戰將。隨後命席元慶率軍砍斷通往吐蕃的藤橋。
吐蕃方得到消息,慌忙遣大軍來救小勃律。然吐蕃軍剛到藤橋,橋已被砍斷。吐蕃兵馬在婆夷水東岸隔水觀望,卻是束手無策。此橋甚長,又因是藤橋,若要修複,按照當時的條件,起碼需要一年!吐蕃人計窮,空自嗟歎。
大敵被阻,高仙芝乃令人招諭小勃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