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血火丹心護平安(1)(1 / 3)

——青川縣消防大隊服務災後重建事跡特寫

仲夏的朝陽穿過晨霧和建築工地揚起的沙塵,照射在廢墟上板房區內的青川縣公安消防大隊的警營。身著戰鬥服的官兵們早已集結在營區狹小的空地上,揮汗如雨地演練2010年“八一”建軍節的警民聯歡節目。

一陣鑼鼓聲和喧鬧聲衝進了警營。縣工商局黨總支書記譚洪益帶著一隊工商幹部,抬著冒著熱氣的120斤鮮豬肉來到官兵們麵前。他握著大隊長向格的手說:“明天是2010年建軍節,我代表全縣工商幹部,恭祝日夜備戰執勤的消防官兵們節日快樂。”

一隊喬莊鎮小學的少先隊員,身著藍色校服,係帶鮮紅領巾,向消防官兵們獻上了潔白美麗的鮮花。

縣委書記吳連奇代表青川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四大領導班子慰問消防官兵。他聲音激昂而情深意切:“全縣消防官兵竭誠奉獻,服務災後重建,保衛了平安和諧,黨委和政府信賴你們,青川人民不會忘記你們!”是的,黨和政府信賴這支忠誠可靠的隊伍,人民群眾擁戴這支熱情服務的隊伍。2008年青川縣消防大隊被公安部榮記“集體一等功”,並被評為“全國公安係統抗震救災先進單位”,有2人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係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兩年來,先後有5人次被省公安廳和公安部消防局授予“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有8人次受到市、縣人民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麵對榮譽,麵對人民群眾稱讚,全隊官兵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他們不能忘記災後重建兩年多來,在青川這塊廢墟大地上,在簡陋的警營區,全體消防官兵戰勝了千難萬險,走過了刻骨銘心的戰鬥曆程,他們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如火如荼的災後重建事業。為確保重建青川的平安和諧,展現了公安消防的新風采,他們書寫了可歌可泣的絢麗篇章。

無聲的誓言:決不讓火魔侵襲帳篷板房區

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摧毀了青川大地的秀美和恬靜。青川人民蒙受了深重災難。全縣26萬人口中,有4821人遇難,15萬人受傷,房屋垮塌130餘萬間,25萬人居無定所,基礎設施全麵癱瘓。36個鄉鎮中,有10個集鎮被夷為平地,經濟損失500多億元。滿目瘡痍,一片廢墟。高山在悲泣,江河在流淚。然而,有我們偉大的祖國和13億同胞的及時救援,有人民子弟兵、武警消防戰士和誌願者的深情大愛,在震後的48小時內,搭建了受災群眾臨時居住的帳篷安置點120處,其中安置3000人以上的集中帳篷區就有30處。

雖然時值初夏,但是地震後的天氣異常炎熱,氣溫高達40℃。臨時安置點的帳篷和日常用品,都屬易燃材料,如果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杜絕火災和隱患,是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十分擔憂和揪心的大事,也是災區群眾焦慮和悸怕的重大心事。這更是擺在消防大隊官兵麵前嚴峻的挑戰,這將是對全體消防官兵戰鬥素質和應對能力的又一輪新考驗。

廢墟上的支部會

地震後的第三天子夜,時任青川大隊大隊長王強安、教導員劉紅軍,把剛從救援前線撤回來的全隊黨員召集到大隊辦公樓下的一處臨時辦公點,召開支部會。教導員劉紅軍雖然連續3天在廢墟上搶救被掩埋的群眾,隻吃了兩盒方便麵,雙眼布滿血絲,身體已疲憊不堪,但是聲音仍然鏗鏘有力:“黨員同誌們,現在是考驗我們的嚴峻時刻,做好帳篷區消防工作,杜絕火災,不能讓災區群眾心靈再受創傷,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朦朧的月光下,大家都默默地宣誓:恪盡職守,竭誠奉獻,探索新方法,確保無事故。

聯動包片責任製

支部會上,大家討論製定了“分片負責,宣傳教育,依靠群眾,群防聯動”的防火舉措。把全縣36個鄉鎮劃分為3個片區,大隊每名黨員負責一個片區,每個消防戰士負責2個鄉鎮。針對臨時安置點的特點,大隊編印了《帳篷、板房區防火知識》宣傳單5萬餘份,分發到群眾手中。

為了使消防知識深入人心,提升群眾的消防意識,大隊還組織3台流動宣傳車,在帳篷集中的喬莊鎮、木魚鎮、關莊鎮反複宣傳防火知識。包片的消防戰士還對各鄉鎮的義務消防隊員,進行帳篷板房區防火知識的專題培訓,並帶領義務消防員開展晝夜巡查,發現隱患,當即整改。在前3天內,全縣共查出消防安全隱患135起,都及時消滅在萌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