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期較長、損失消耗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兩伊戰火的蔓延,曾導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海灣地區的嚴重對立,致使海灣局勢一度空前緊張,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複到了戰前的情況。
近八年的戰爭使兩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伊朗死傷60多萬,伊拉克死傷40多萬。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的破壞損失超過5400多億美元。估計兩伊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損失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時至今日,世人對兩伊戰爭都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但唯獨在兩伊戰爭的起因問題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1980年4月1日,一名伊朗激進組織成員將一枚手榴彈扔向了在巴格達集會中的伊拉克副總理阿齊茲。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令對伊朗軍事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持續八年的兩伊戰爭爆發了。難道戰爭發生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一顆小小的手榴彈嗎?
有人認為領土問題是導致兩伊戰爭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包括兩個方麵:
一是阿拉伯河的邊界劃分問題;二是波斯灣入口處3個小島的主權歸屬問題。
阿拉伯河的邊界劃分問題本來根據薩達姆同伊朗已故國王巴列維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已經解決了,協議規定構成兩國共同邊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劃界。但薩達姆簽約後一直感到後悔,趁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動亂之機廢除了協議。另一問題是1971年伊朗占領了波斯灣入口處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3個小島,並使之成為可以控製波斯灣出入航道的軍事基地。伊朗的行動遭到海灣阿拉伯國家特別是伊拉克的激烈反對。
也有學者認為宗教矛盾是導致兩伊戰爭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當政者也是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但當政者是遜尼派。
伊朗領袖霍梅尼從1965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當時的第二號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以煽動當地什葉派叛亂的罪名驅逐到巴黎,為此,雙方結下了“一箭之仇”。
還有觀點認為導致兩伊戰爭的主要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宗教激進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麵的嚐試還十分有限。伊拉克是伊朗的鄰國,什葉派穆斯林又占全國人口的半數以上,因此首當其衝。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製石油貿易。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試圖完全控製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水道。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製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製下的水道發動進攻。
此外,還有觀點認為兩伊戰爭的起因與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張有關。
可見,兩伊戰爭的起因錯綜複雜,既有長期的領土爭端,宗教派係對立,又有民族糾紛和領導者個人恩怨摻雜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