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沅清吃完飯,把帶過來的筆墨紙硯放上,蘇魚裝糊塗揭過朝食那事,沈沅清也沒說什麼。
開始了教學工作,因為蘇魚是大人,肯定跟孩童學習不一樣,就跟蘇魚說了自己的教學計劃。
蘇魚說不用那麼麻煩,自己主要是以認字為主,寫字又不考狀元,這個要求不用太高。
而且前世自己也認字,就是不認識這裏的字,自己可以先背書然後再一個一個對比字來認,這樣應該認的快。
所以蘇魚就對沈沅清自誇自己記憶不錯,背東西快,肯定背書也快,讓沈沅清先教自己背書,然後自己再對比著認字。
既然蘇魚這麼要求,沈沅清也沒強求,就按照蘇魚的要求選取了一段段落,開始教蘇魚念起來。
“廉賈經商,取利守義誠信無欺、貨真價實、稱準量足.........”
這段落選的,沈沅清絕對是故意的。
書的意義先不說,學習是最痛苦的,沈沅清讀完,就讓蘇魚跟著念,這古代文章沒有標點符號,沒有句讀根本念不順,蘇魚就跟一個結巴似的,磕磕巴巴念的,念都不通順更何況背了。
末了還被沈沅清嘲笑自己剛才大言不慚說什麼,記憶好,背的快。
連續兩天痛苦的學習經曆,讓蘇魚頭發紛紛開始抗議掉落。不行,不能這樣繼續下去,在前世脫發已經是自己的困擾,現在絕對不行,得換一種學習方式。
這裏的文字跟前世有很多相似之處,隻是這文章都是文言文,閱讀方式自己肯定不習慣。自己可不可以背自己記住的文章,然後再讓沈沅清記下來,這樣自己不就能認字了嘛,還不用經曆那背文言文的痛苦。
等沈沅清再次過來,蘇魚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不想背那什麼文章了,讓沈沅清寫下來自己記住的文章,這樣就不用再經曆背書了。
“聖人之言,君子之行,你做生意的更該懂一些為商之道,這樣對將來才有益處”
“我是女子,不是君子,為商之道最主要是變通,那個為商之道不適合我,我要背我會的”
蘇魚不聽他的說教,執意要按照自己想的學。
沈沅清看拗不過蘇魚,就隻好按照她的要求寫下她的文章。
“嗬嗬,沈先生最是厲害,有教無類嘛,這樣才是好老師”
“行了,不要拍馬屁了,你就念你記住的文章吧”
沈沅清對蘇魚無奈道
“下雪了,下雪了,雪地裏來了一群小畫家......青蛙為什麼沒參加?他在洞裏睡著啦。沈秀才記下來沒”
嗬嗬,小學課文第一篇,這個怎麼會忘呢。
“就這兒童打油詩...”
沈沅清無語了
“怎麼了,多朗朗上口,你看我記得多牢,你照著寫下來就行,我比對著認字就行。”
“隨你吧,不過你出去不要說是我教的”。
管你呢,好用就是硬道理,蘇魚無所謂的點點頭。
隨著氣溫的回暖,雨水也跟著多起來,對於農人來說,今年是一個好兆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