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山裏的蘑菇也開始跟著雨水紛紛冒頭,尤其是下雨後的清晨,村裏的人不管大人小孩都趕早摘蘑菇,這蘑菇可是好山貨,這省城,縣城裏的貴人都喜歡這嫩嫩的蘑菇。
蘇魚也跟著收蘑菇,不過她收的不多,倒不是她收不了這麼多,而是沒多少人賣她,因為她收的比縣城便宜,這蘑菇如果去省城,縣城價格比較好,就是得麻煩跑過去。蘇魚這比較方便,就是價格會低一些,有一些計較的就會把蘑菇曬幹,攢的多一些,賣去城裏。
蘇魚也無所謂,有人來賣,她就照單全收,也有人圖省事賣給她。
蘇魚除了偶爾用一些鮮蘑菇炒菜外,多餘的也都曬幹,存起來。
野菜快要過季了,都有點發柴了,蘇魚這兩天開始琢磨得添點新花樣了,而且因為自己這茶棚有王仕平王大人的名人效應,最近慕名打卡的人不少,而且都是兜裏有點錢的人,其實自己現在也可以做點價格貴的幹糧。
好吃的幹糧肯定是麵粉做的好吃啊,不過做什麼呢,包子,饅頭,燒餅,蘇魚思索了一下,包子最主要是餡料,而且包包子也是麻煩事,饅頭的話,是方麵卻也沒什麼特色,自從蘇魚的茶棚被人誇獎來,心氣就打算多做一些不一樣的食物。其實最主要是得是蘇魚不太喜歡吃白饅頭,前世也就習慣烤饅頭片之類的,哪怕吃白饅頭也要蘸醬吃。
蘸醬啊,對了自己可以做荷葉餅蘸醬啊,荷葉餅跟饅頭差不多做法,裏麵可以刷醬,也可以加煎蛋,或者肉片啊。
這麼想著,蘇魚就開始做實驗了
荷葉餅首先要發酵,這裏發酵要用老麵,就是蒸饅頭時剩下的麵團,蘇魚去村裏找大娘要了一塊老麵,用溫水泡開,加到麵粉裏,和好麵後,發酵,因為現在氣溫不高,蘇魚就把麵盆當火爐旁邊。
這時就開始調製醬料,餅之類的醬還是甜麵醬是絕配。
正宗的甜麵醬是用麵粉經過製曲發酵來的,可自己現在也來不及製醬,就做了一種簡易版的甜麵醬。
用花椒,大料,野蔥煮水,按比例按比例或者麵粉和糖,這裏白糖太貴了,就用紅糖代替,放醬油,在火上用小火熬煮,其間加入蘑菇粉增加鮮味,等醬料變的濃稠,這不倫不類的甜麵醬就做好了。
蘇魚用筷子沾了一點醬料嚐了嚐,味道還不錯。
蘇魚也時刻關注麵團發酵情況,看麵團發酵成兩倍大時,撕開表麵後充滿蜂窩狀氣孔,這麵團就算發酵好了,這裏沒有堿麵,蘇魚就用草木灰過濾的堿水來中和麵團的酸氣,因為怕控製不住量,蘇魚是邊揉,邊嚐麵團,等麵團恰好沒酸味就可以了。
充分的揉麵排氣,擀成麵餅,放蒸籠二次醒發,這時燒水,等鍋燒開,放蒸籠蒸麵。
蒸荷葉餅後,蘇魚也用炒鍋開始炒青菜,現在野菜不太好吃了,蘇魚這個青菜是掐的油菜尖,再煎了三個雞蛋。
等所有弄好,天都要擦黑了,吃完比平時也晚上不少,沈沅清過來時,就看到蘇魚蒸忙活,也沒催,靜靜坐著看自己帶來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