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初一到十五,家裏需要準備充足的主食,來走親戚或者招待親戚,都會蒸大量的主食。

客棧期間都會放假,蘇魚隻需要準備自己和沈沅清兩人的份就行。

過年準備年糕和炸丸子,是小孩子的最愛的時刻,新出爐的丸子外酥裏內嫩,焦香酥脆,守在炸鍋,頭一波都是直接進了肚子。

蘇魚就打算多炸些丸子備用,做湯,做菜都是很有用處的。

自己吃的丸子,料一定要足,肉餡選用三肥七瘦,剁成餡後,蘇魚不喜歡吃薑,所以用的蔥薑水去腥,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拌碎一個提前用鹽水浸泡,祛除豆腥的豆腐。最後放進澱粉粘稠。

油鍋熱至6成,一手纂肉餡,一手往油鍋放丸子,丸子炸到金黃就可以出鍋控油。

蘇魚在炸丸子時,沈沅清走了過來,蘇魚炸一個,沈沅清吃一個,

“你是小孩子嘛,還跟著偷嘴”沈沅清被敲了一下手背

“嘿嘿,主要是娘子這丸子炸的太香了,我忍不住嘛”

“你這恭維的話收一收,坐灶口那裏幫我燒火。”蘇魚給沈沅清安排了一個活,可不能就等著白吃。

丸子炸好後,就是蒸年糕,年糕就費一些時間,把提前浸泡的糯米粉鋪在屜布上,然後擺上蜜棗,蜜棗是秋天時蘇魚特意收的鮮棗製作的。

一層糯米粉一層蜜棗,層層疊疊的鋪上,蒸年糕需要涼水慢慢蒸,如果開水蒸的話容易夾生,蒸上兩個時辰。

怕不熟,時間到後,蘇魚還用筷子從上到下取出一塊,蘇魚嚐了嚐,軟軟糯糯,香香甜甜。

把年糕取出端到外麵案板上,倒置放涼。

等年糕放涼切塊放在儲存的大缸裏就行,等想吃的話可以直接蒸一下或者炸年糕沾白糖都很好吃。

臨近過年,沈沅清也忙了起來。

這裏也有過年貼春聯的習俗,十裏八鄉識字而且寫的好就屬沈沅清了,自從沈沅清中了秀才後,每年過年都有許多人找沈沅清寫春聯。

今年一樣,家裏從早到晚,許多人帶著紅紙讓沈沅清寫對聯,為了方便寫對聯,沈沅清把書桌放在院子裏,直接在院子裏寫。

這對聯也不是白寫,每個對聯都會給沈沅清幾文的筆墨錢,這個倒不是沈沅清賣的,而是這類圖吉利求福的物品,不能白送,否則就不太吉利,所以為了吉利都會給一些筆墨錢。

一直到了二十九才沒人來了,因為三十就要貼對聯。

大年三十也就是年正式開始了,蘇魚也是早早起床,幫著沈沅清給家門口貼了對聯,掛了紅燈籠,家裏貼好後,還給客棧貼了對聯。

牛嬸等人前兩天已經放假回家了,因為越臨近過年客人越少,都著急回家過年,現在客棧也沒客人住宿了,所以蘇魚也提前放假,一直放到整月十五元宵節。

這個時代都是慢生活的時代,沒有具體的假期時間,但是在這裏人的觀念裏,從小年一直到元宵節都屬於過年,過年都是走親戚聚會的時間。

貼好對聯後,蘇魚就開始忙活捏餃子,蘇魚前世的大年三十是吃餃子,寓意團團圓圓。這裏沒有這個習俗,而且餃子在這邊還不叫餃子,稱做扁食。

從地窖裏取出一棵白菜,剝去外層蔫搭的葉子,切碎後放鹽靜置兩刻鍾。

放鹽主要是為了殺出白菜多餘的水分,時間到後,蘇魚用手攥出白菜裏多餘的水分,普通人家都會用石塊之類的重物壓出水分,誰叫蘇魚勁大,用手就行。

白菜裏放上剁好的肉餡,放鹽、胡椒、蘑菇調製的味精調味。

餃子餡調製好後,就開始揉醒好的麵團。

麵食根據做的食物不同,和麵有所不同,包餃子的麵需要軟一些方便包,麵條則需要硬一些。

所以前世現賣的餃子皮比較硬,愛吃餃子的人都不喜歡,都是自己和麵。

包餃子是需要全家出動的事,也算一個重要的家庭活動。

蘇魚這就自己和沈沅清,兩個人坐在一起捏餃子。

蘇魚這裏沒有君子遠庖廚的說法,自己在家裏做飯時,也讓沈沅清過來幫自己,沈沅清也是乖覺的來幫忙。

蘇魚找擀了一些餃子皮,然後手把手教沈沅清捏餃子,蘇魚捏的餃子,鼓鼓囊囊的,圓嘟嘟的跟小元寶一樣可愛,沈沅清也是扁扁的扇子,真應了扁食這個名稱。

不過隻要煮進鍋裏不露餡就行,模樣醜就醜一些。

分工就是蘇魚擀餃子皮,沈沅清就負責捏餃子,不過這人手慢的很,蘇魚把餃子皮都擀完了,這邊餃子還沒捏一半呢。

蘇魚就過來幫著一塊捏餃子,蘇魚還根據習俗,捏餃子時還特意包了幾個帶銅板的餃子,讓吃到餃子的人來年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