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的平衡非常難得,需要一個很長的人生過程來沉澱自己複雜的心緒,真正認清自己。因此,為人處世重在自省。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錯誤的良藥,它能給我們混沌的心靈帶來一縷光芒。當我們在人生的迷宮中不知所措時,在我們掉進了罪惡的深淵時,在我們的靈魂遭到扭曲時,在我們自以為是而沾沾自喜時,自省就像一眼清泉,將思想裏的淺薄、浮躁、消沉、陰險、自滿、狂傲等汙垢滌蕩幹淨,重現清新、昂揚、雄渾和高雅的旋律,讓生命重放異彩,生氣勃勃。
當理性與感性相爭時,清醒的理智戰勝了澎湃的情感,你便會找回內心的平靜。
當孤單與狂歡平衡的時候,我們才能獲得和諧
阿桑用她特有的滄桑嗓音唱著:“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確實如此,在這個鋼筋森林的年代裏,孤單和狂歡都讓人迷醉,可是在而這之間須按照一個平衡點,才是不讓自己迷失的關鍵。
每到秋天來臨,大雁南飛的時候,整齊的雁群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它們之所以在空中不斷變換隊形,同它們的續航有著內在的聯係。這是它們在長期適應中所形成的最省力的團隊飛翔方式。
雁群以一字形或人字形列陣飛翔時,後一隻大雁的一翼,能夠借助前一隻大雁鼓翼時產生的空氣動力,使飛行省力。當飛行一段距離後,左右交換位置是為了使另一側的羽翼也能借助空氣動力緩解疲勞。
沒有一隻鳥能飛得太久,如果它隻用自己的翅膀飛翔。分享共同目標和集體感的雁群可以更快、更輕易地到達它們想去的地方,憑借著彼此的衝勁、助力而向前飛行,同時繼續“鼓舞”尾隨的同伴。這樣,雁群飛翔比孤雁單飛增加了70%的飛行距離。而當一隻孤雁即將脫離隊伍時,它馬上就會感到有股動力阻止它離開,借著前一隻夥伴的“支持力”,它很快就能回到隊伍中。正是由於為了共同的目標而相互協作,雁群才能夠越過萬水千山,最終回到它們的棲息地。
人就像大雁一樣,同樣是群體的動物,離開了群體,人就不能健康成長,也就難以生存。現代人同樣離不開群體,而且群體的組織形式越來越發達,除家庭、社區外,還有學校、工廠、公司、軍隊、政府部門等具有嚴密組織的社會群體,人無法離開群體而生存。但是,伴隨著喧囂的總是疲憊,有時候,越是在歡聚的朋友狂歡之中,心裏反而越是荒涼。正如莎士比亞說的:“那裏麵充滿了聲音和狂熱,其實空無一物。”於是我們也會開始厭倦應酬,特別覺得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花大把的時間去狂歡,實在是對時間的大揮霍,對生命的大浪費。因此,在孤單與狂歡之間,找到平衡,你才不會掉隊,也不至於迷失自我。
集體的狂歡與一個人的孤單同樣重要,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兩者之間做到平衡。
有張有弛,在一呼一吸之間享受生活
一隻小兔子在路上拚命奔跑,青蛙問它:“小兔子,你為啥跑得那麼急?歇歇吧。”
“我不能停,我要看看這條道的盡頭是個啥模樣。”小兔子邊跑邊回答道。
小兔子從來沒有停歇過,一心想跑到終點。直到有一天,它猛然撞到了路盡頭的一棵大樹樁。“原來路的盡頭就是這棵樹樁!”小兔子喟歎道。更令它懊喪的是,它發現此時的自己已經老邁:“早知這樣,好好享受那沿途的風景,該多美啊……”
這隻小兔子真是傻得可愛,它拚命奔跑的結果就是撞在了一棵大樹樁上。事實上,我們的是不是也正像小兔子一樣奔跑著呢?沉浸在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下,早已迷失了回程的方向……我們在跟時間賽跑,卻已經忘卻欣賞生活心中美景。
“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離我們而去。”英國歌手約翰·列儂這樣說。確實如此,在快節奏的生活裏,我們丟了慢節奏,煩惱、不安、苦痛也伴隨著快節奏接踵而至,成為心理暗疾,於是,我們的身體和靈魂處於亞健康狀態,這時我們才發現自己已變成童話中用靈魂向魔鬼換金幣的那個傻孩子。很多人也從身體健康發出警報才意識到,確實需要放慢節奏、放鬆身心地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