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回望來路(2 / 3)

“我,我不能告訴你的……”小段囁嚅著。

傅愛珍生氣了,她在電話裏大聲說道:“老爸生病,女兒來看父親,這有什麼不對的?”

“傅總,您說的很對,作為女兒是應該來看看董事長。但是——”小段萬般無奈地說,“您父親的脾氣您也不是不知道,他是不想耽誤你們的工作啊……”

“少跟我廢話!今天你不告訴我老爸住在哪兒,回頭我狠狠收拾你!”傅愛珍真火了,聲色俱厲地說道。

小段實在沒轍了,想想傅愛珍的心情也完全可以理解,於是便把心一橫,說出了醫院地址。

當晚,傅愛珍就趕到醫院來看望了父親。讓小段感到慶幸的是,傅阿惠見女兒來探望自己,也並沒有責怪他什麼。實際上,誰不需要親人的關心?特別是在病重的時候。因此女兒真來了,傅阿惠的內心是非常高興的。

除此之外,就再沒有其他人到醫院來探望過。直到傅阿惠病愈出院,親朋好友們才知道,前陣子有些日子沒見到傅董了,原來他生了一場大病。

豁達寬容的性格

傅阿惠不抽煙、不喝酒,更不喜歡賭博之類的娛樂消遣活動,個人生活極其清簡,清簡得甚至讓有些人認為他很“摳門”。然而真正接觸過他的人都知道,傅阿惠其實是一個非常看淡金錢的人,對於各種義善之舉,他從不吝嗇。

下海創業發家這些年來,傅阿惠從未停止過仗義疏財的善舉。聽說瓶窯鎮上還有一批困難學生上不了學,他馬上主動聯係慈善機構,請對方提供名單,一下子就與全鎮的50名困難學生結成了對子,每年拿出12萬元,用於支付每位學生每月200元的學雜費,而且他當場承諾,這個結對一直會持續到孩子們讀完九年義務教育,如果其中有的學生學習突出,還有獲得高等院校的深造機會,他還會積極給予大力支持。

傅阿惠每開發一個小城鎮,之前總要無私地投入資金為當地建設道路、改善環境,這不僅僅是為自己將來開發的樓盤做環境,更是為了推動當地鎮容麵貌的真正改善,他用自己的錢,實實在在地為很多地方做了好事,因此當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敬重他。平時,老家哪條路要修了、哪座橋要建了,傅阿惠都會積極出資捐助。而幫助企業渡過經營難關,對於傅阿惠來說,更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瓶窯鎮一家機械企業因發展需要必須進行資產置換,企業因缺乏資金差點導致事情擱淺,傅阿惠得知後,二話沒說,一出手就是一筆巨款,幫助企業順利解決了燃眉之急。

像這樣不計回報、回饋社會的事例,在傅阿惠身上每年不隻要發生幾十例,甚至上百例,真可謂是不勝枚舉了。傅阿惠正是以他博大的胸懷,贏得了眾多同行的尊敬、贏得了很多地方老百姓的稱讚。

身為一名老黨員,傅阿惠有一句名言:“活著一輩子,決不為共產主義的戰車拉後腿。”因此在大搞經營,把華興集團這架商業戰車不斷做強做大的同時,他時時想著如何幫助有難的群眾、如何帶動大家一道致富,因為在他的潛意識中,這就是一名共產黨人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他常說:“我一個人事業的成功還遠遠不夠,我有責任幫助更多的人走上成功之路。”

深受傅阿惠激勵和幫助,而走上成功道路的人,在他周圍有許多許多。而這些人從傅阿惠身上學到的品質,遠比傅阿惠交給他們的經營之道更為寶貴。

如今早已成為長興縣名人的浙江遠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勇,永遠也不會忘記傅阿惠三顧茅廬趕到臨安,請他出山創辦高科技企業,並且頂著壓力借款兩百九十萬給他發展企業的知遇之恩,所以他自然而然地秉承了傅阿惠的為人行事作風,他在企業內部建立起黨支部。正是傅阿惠介紹他入了黨,又支持他組建起了黨支部,並且定期開展黨組織活動,並建立包括總經理在內的全員考核製度,讓員工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有權利對總經理的工作挑毛病提看法。遵紀守法、嚴格納稅在他看來是一個企業家最基本的素養,因此遠大集團成為了長興縣和平鎮單個企業納稅大戶的第二名。

過去從沒有想過什麼社會責任之類的事,而今卻時時感到了身上肩負著一種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每年,他都要通過長興縣慈善總會,向全縣的白血病患者進行資助,年底又會拿著花生、小核桃等慰問品,跑到企業周邊的村民家中一一慰問,詢問企業生產對他們的生活有沒有產生什麼影響?需要怎麼改進?而這些做法,幾乎都是從傅阿惠那裏“拷貝”過來的。

在遠大集團,所有的員工都是平等的,隻要你幹得出色,一樣可以享受在企業裏可能隻有經理級別的人才能得到的各種待遇。每一年,企業都要安排6位員工去新馬泰旅遊。一位搞衛生的阿姨憑借吃苦耐勞、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被評選為年度優秀員工後,當她得知自己竟然也獲得了遠遊新馬泰的機會,簡直激動得難以自製。那天晚上,她給趙勇發來一條短信,動情地說:“趙總,非常感謝您!你讓我們坐飛機、吃海鮮,享受到了這輩子都不敢想象的待遇,我無以回報,隻有回來後更加努力地工作!”

說到這些,趙勇就會一遍遍地向大家強調,自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覺悟,完全都是受了傅董事長的感染,因此他把和傅阿惠的合照放大了,懸掛在辦公桌的正前方。“看到照片,就感覺有傅董在背後支持著我,這已經成了我的一種精神動力!”

傅阿惠不僅為人誠懇、樂善好施,而且心胸特別寬闊,對人也特別豁達。他手下有一位姓嚴的經理,來華興之前在銀行工作,一直感覺不得誌,經人介紹認識傅阿惠後,被傅阿惠的創業激情深深吸引,主動要求加盟華興。

傅阿惠考慮到集團下屬的華達房產正需要一名財務總監,而這位姓嚴的年輕人正好熟悉財務業務,便當即將他招了進來。

傅阿惠任命這位年輕人為分公司副總經理,專門叫他做投資這一塊。因為華興集團一貫作風穩健,負債率極低,企業富餘了一大筆資金,擱在銀行裏吃利息。傅阿惠知道這是不行的,必須把多餘的錢通過投資更加科學合理地管理起來。因此,傅阿惠給嚴經理的主要任務,就是盤活企業現有富餘的資金。

沒想到嚴經理出師不利,由於過於輕信別人,他出借了400萬元後,不僅沒有賺到一分錢,甚至連這400萬元也都被對方卷走,人亦跑得無影無蹤了。

不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出借的資金已無法追回了。無奈之下,嚴經理代表公司一紙訴狀與對方打起了官司。總以為邪不壓正,隻要官司打贏了,錢就自然能追回來。沒成想,官司的確打贏了,那400萬元卻依舊無法追回,因為對方人去樓空,法院根本無法執行判決。

經過這件事的打擊,嚴經理整個人都變得畏縮不前、萎靡不振,他整天宅在公司裏,什麼事都不敢輕易做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要是換做其他老板,很可能幹幹脆脆就把嚴經理炒魷魚了。可是傅阿惠卻一直沒有去指責他、批評他,或者逼迫他繼續去搞新的投資,而是繼續給他保留著副經理的位置,容忍他慢慢地重新培植信心。

這一容忍,就是整整兩年時間。很多人對此想不通,覺得傅阿惠太心思手軟,不該這麼包容甚至庇護著工作有重大失誤的人。可是傅阿惠卻說:“我們對自己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要力所能及地給予關愛,特別是當他犯了錯誤、心情低落、狀態不佳的時候,決不能向社會一推了之。我們的企業願為每一位員工提供療傷的空間,隻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真正走出心理上的困境。”

兩年之後,嚴經理的狀態終於漸漸恢複了,工作也重新有了激情和活力。傅阿惠看在眼裏,喜在心頭,他當即把嚴經理派往一個新的工作崗位:去山川鄉做前期的準備工作,同時負責公司資金在銀行內的業務運作。

如今的嚴經理,又是一個朝氣蓬勃的職業人了!

打造一支人才團隊

經過13年的以專業化為基礎的多元化發展,如今的華興實業集團已壯大成為浙江省知名企業之一,集團旗下擁有了華興投資、華興機械、華興科技、華興醫藥、華興化工和華興房產六大產業,總資產規模已超過5個億,年營業額達5億元。

回望自企業改製以來走過的這13年曆程,每一步來路都曆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讓傅阿惠忍不住感慨萬千。不過看看今日取得的成就,又讓他倍感欣慰與自豪。如今的華興集團,在機械製造方麵,已經雲集了一批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專業優秀人才,應用高新技術生產出了高水平、高品質的機械設備,產品已遠銷全球眾多國家;在醫藥產業方麵,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GMP認證現場檢查,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GMP證書。特別讓傅阿惠感到驕傲的,是華興集團的房產開發。正如前文所述,這些年來,傅阿惠幾乎把全部身心都撲在了小城鎮開發建設上,通過以文化發展地產,以打造中國特色新型城鎮為開發理念,借助自身和別人的力量,先後推進了浙江的瓶窯、和平、梅溪、泗安、林城、山川和江蘇的蠶墟、池溝、胡集、陽廓、新港等11個小城鎮的開發建設,開發總量達100萬平方米以上,為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城鎮麵貌的改善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對於傅阿惠來說,遠大的目標還僅僅實現了一個開頭。盡管他已年逾七十,但追求卓越,打造百年名企的目標卻絲毫未曾動搖。為此集團麵向未來,確立了“自強不息、奮鬥不止、不斷變革、追求卓越、立足中華、興盛世界”的企業經營理念,製定了多元化、形象化、國際化、技術創新和資本經營五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