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一個不可錯誤的實在,荒歉是一件大事,但我們是餓慣了的,隻認鳩形與鵠麵是人生本來的麵目,永遠忘卻了真健康的顏色與彩澤。標準的低降是一種可恥的墮落:我們隻是踞坐在井底青蛙,但我們更沒有懷疑的餘地。我們也許揣詳東方的初白,卻不能非議中天的太陽。我們也許見慣了陰霾的天時,不耐這熱烈的光焰,消散天空的雲霧,暴露地麵的荒蕪,但同時在我們心靈的深處,我們豈不也感覺一個新鮮的影響,催促我們生命的跳動,喚醒潛在的想望,仿佛是武士望見了前峰烽煙的信號,更不躊躇的奮勇前向?隻有接近了這樣超軼的純粹的丈夫,這樣不可錯誤的實在,我們方始相形的自愧我們的口不夠闊大,我們的嗓音不夠響亮,我們的呼吸不夠深長,我們的信仰不夠堅定,我們的理想不夠瑩澈,我們的自由不夠磅礡,我們的語言不夠明白,我們的情感不夠熱烈,我們的努力不夠勇猛,我們的資本不夠充實……
我自信我不是恣濫不切事理的崇拜,我如其曾經應用濃烈的文字,這是因為我不能自製我濃烈的感想。但是我最急切要聲明的是,我們的詩人,雖則常常招受神秘的徽號,在事實上卻是最清明,最有趣,最詼諧,最不神秘的生靈。他是最通達人情,最近人情的。我盼望有機會追寫他日常的生活與談話。如其我是犯嫌疑的,如其我也是性近神秘的(有好多朋友這麼說),你們還有適之18先生的見證,他也說他是最可愛最可親的個人:我們可以相信適之先生絕對沒有“性近神秘”的嫌疑!所以無論他怎樣的偉大與深厚,我們的詩人還隻是有骨有血的人,不是野人,也不是天神。唯其是人,尤其是最富情感的人,所以他到處要求人道的溫暖與安慰,他尤其要我們中國青年的同情與情愛。他已經為我們盡了責任,我們不應,更不忍辜負他的期望。同學們!愛你的愛,崇拜你的崇拜,是人情不是罪孽,是勇敢不是懦怯!
[1]衷衣:貼身內衣。
[2]泰戈爾來華:泰戈爾來中國訪問。這次講學是由梁啟超、蔡元培等人主持的講學社出麵邀請的,初擬1923年秋天成行,後因詩人身體原因延至第二年的4月。他在中國期間,訪問過上海、杭州、南京、武昌、濟南、北京等地,作過多次講演。徐誌摩是這次活動的主持人兼翻譯。這篇文章刊登於1923年的《小說月報》。
[3]伽利達撒:通譯為迦梨陀娑,印度古代詩人、劇作家,生於公元3-5世紀的笈多王朝。代表作有《沙恭達羅》等。
[4]陳寅恪(1890-1969):曆史學家,早年留學日本、德國研究梵文。歸國後,任清華大學教授。
[5]葛德:通譯為歌德,德國詩人。
[6]山氐尼開頓:通譯為桑地尼克丹(又譯為聖蒂尼克坦),印度北部的一個地方。泰戈爾於1901年在此創辦桑地尼克丹學校,至1921年發展成國際大學。
[7]這段英文的大意是:“您是我們的上帝。您使我們明白何為上帝。我們向您膜拜。噢,上帝,您從不與我們分離,使我們免遭痛苦。您,啟示之神,您宇宙萬物之父,淨化了我們諸多的罪孽。您賜給了我們仁慈和榮耀。有了您春天會歡笑,善良也會欣喜。您就是一切善的化身。我們永遠向您膜拜。”
[8]這段英文的大意是:“上帝存在於水中,存在於火中,而且遍及宇宙萬物。他居住在不起眼的草叢裏,居住在樹木參天的森林裏——我們永遠向這樣的上帝膜拜。”
[9]Lucretius:通譯為盧克萊修(公元前99—前55),古羅馬哲學家。
[10]Spinoza:通譯為斯賓諾莎(1632-1677),荷蘭哲學家。
[11]Upanishads:《奧義書》,印度《吠陀》聖典的最後部分。
[12]揭檀迦利:通譯為《吉檀迦利》,泰戈爾的散文詩集。
[13]散拿吐瑾:一種藥物。
[14]惠德曼:通譯為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著有《草葉集》等。
[15]摩西:《聖經》故事中古代猶太人的領袖。
[16]密仡郎其羅:通譯為米開朗基羅(1475-1564),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雕塑家、畫家。
[17]奧林必克:通譯為奧林匹斯,希臘東北部的一座高山,古代希臘人視為神山,希臘神話中的諸神都住在山頂。
[18]適之:胡適(1891-1962),當時是北京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