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繼續航行(1 / 2)

第二天清晨,即6月27日,大木筏在晨光微曦時解纜出發了,繼續沿亞馬遜河航行。

船上又多了一個人。實際上,這個自稱托雷斯的人從何而來?無人知曉。他要去哪裏?據他自己說要去馬納奧。而且,托雷斯小心謹慎,不向任何人透露往昔生活的蛛絲馬跡以及兩個月前從事的職業,沒有人料到大木筏上收留了一位前森林隊長。喬阿姆-加拉爾不願多問,以免有損他的善舉。

莊園主是出於人道精神才將他收留在大木筏上。在廣闊荒涼的亞馬遜地區,尤其在這個蒸汽船尚未乘風破浪的時代,很難找到既安全又迅捷的交通工具。由於沒有定期班船,旅行者往往不得不穿越森林。托雷斯就是這樣來的,本來他還要繼續下去。能搭渡一艘木筏,對他是出乎意料的幸事。

貝尼托講述了和托雷斯相遇的情形,這就算是介紹了。托雷斯也將自己當作“巨輪”上的一員。他可以自由地參與大木筏上的生活,高興時,可以和大家呆在一起,情緒惡劣時,也可以離群索居。

至少開頭幾天,托雷斯明顯地不想親近加拉爾一家。他非常謹慎,隻有別人問他時才回答幾句,而他自己卻從不提問。

隻有和弗拉戈索在一起時,他才喜歡表露感情。難道不應感謝這位活潑的同伴提議他搭渡大木筏嗎?有時候,他含蓄地向他打聽加拉爾一家在伊基托斯的情況,小心地詢問年輕姑娘對馬諾埃爾-瓦爾代斯的感情。一般,當他不在船首獨自散步時,便呆在自己屋裏。

他與喬阿姆-加拉爾一家共進午餐和晚餐。但是他很少說話,一吃完,馬上就退席。

整整一上午,大木筏穿行在一座座風光秀麗的小島中間,它們位於哈瓦利河口附近。哈瓦利河是亞馬遜河的一條重要支流,它從西南流來,自始至終,沒有遇到任何小島或急流的阻攔。河口約有三千尺寬,幾裏之外,是一處與河流同名的城市的遺址,它曾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長期爭奪的目標。

直到6月30日清晨,旅途中一直沒有發生任何特別的事。有時候,會遇上幾隻沿岸滑行的小船,它們一隻隻前後相聯,這樣,隻要一名印地安人,便可駕駛整隻船隊了。當地人管這種航行方式叫做“那維加拉-布比那”,意思是:自信的船行。

接著又經過了阿拉利亞島、卡爾德隆群島、卡比亞圖島,以及其他幾座尚未被地理學家知曉的島嶼。6月30日,駕駛員在大河右岸的一座叫瑞魯帕麗-塔佩拉的小村邊停下來,大木筏在那裏停留了二三個小時。

馬諾埃爾和貝尼托在附近獵到了幾隻山雞之類的野味,放在了貯藏室裏。同時,兩人還捕獲了一頭動物,它更能倒引起博物學家而不是廚娘的重視。

這是一隻深色的四足動物,有點像一隻大個的紐芬蘭犬。

“是隻食蟻獸。”貝尼托邊喊邊把它扔到木筏上。

“並且還是一個絕妙的標本,它會為任何一家博物館增色的。”馬諾埃爾補充道。

“你們想必費了一些力氣才逮到這頭珍奇的野獸的?”米娜問道。

“當然了,小妹,”貝尼托說,“幸虧你不在場,否則你會為它求情的!啊呀!它們這些狗東西的命可大了,用了三顆子彈才讓它趴下!”

這隻食蟻獸非常漂亮,長長的尾巴夾雜著灰白的長毛,尖尖的嘴可以伸進螞蟻窩中,螞蟻是它的主要食物,又長又瘦的腳上長著五寸長的鋒利的趾甲,可以像人手一樣伸縮自如。食蟻獸的爪子多麼靈巧啊!一旦抓住一樣東西,便絕不鬆開,除非把它砍掉。對此,旅行家愛彌爾-卡萊的話非常正確:老虎也會喪命在它的鉗握之下。

7月2日上午,大木筏來到聖-帕勃羅-道裏旺薩城下。之前,大木筏穿越了眾多的島嶼。它們一年四季,濃蔭覆蓋,鬱鬱青青。主要的島嶼有瑞魯帕裏島、裏達島、馬拉加那特那島和居魯魯-薩波島。也有好幾次大木筏不得不沿著幾條水色發黑的小河或支流的河口航行。

這些河的水色是一種相當奇怪的現象。亞馬遜河沿岸的一些河口,不論大小,都有這種現象,而且是它們所特有的。

馬諾埃爾指出這些水的色調非常之深,因為在白茫茫的河麵可以清晰地看出這一點。

“人們對這種水色的成因作出了種種解釋,”他說,“但是我認為學者們不可能給出令人滿意的解釋。”

“在耀眼金光的反射下,這片水確實是黑色的。”姑娘指著平行於木筏的一片金褐色水麵說道。

“是的,”馬諾埃爾說,“洪堡特早就和你一樣注意到了這種有趣的反射現象。但是,再仔細瞧瞧,我們就會發現這更像墨鬥魚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