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reference_book_ids\":[6949879209141472286]}],\"1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0,\"start_container_index\":1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6},\"quote_content\":\"《愛情》reference_book_ids\":[694987920914147228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大多數中國讀者通過語文課本認識了契訶夫。悲慘的小凡卡、變色龍奧楚蔑洛夫和套中人別裏科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好像我們對契訶夫的了解也隻停留在了課本,其實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契訶夫是一個寫作類型頗豐,情感豐沛且性格可愛幽默的作家。他的主業也並非寫作,而是一名醫生。
1860年,契訶夫出生於俄羅斯帝國羅斯托夫州亞速海邊的塔甘羅格。祖父和父親曾經都是農奴。憑借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祖父當上了地主家糖廠經理,並陸續積累了一筆錢,終於在1841年為全家贖身。後來,父親經營雜貨店。可經營十分慘淡,因此契訶夫從小生活十分艱難。而全家人對東正教十分虔誠甚至狂熱,這對契訶夫後來悲天憫人的性格有著很深的影響。
契訶夫不喜歡拋頭露麵,總是勤勤懇懇地寫作,默默無聞地做事。對於婚姻問題,他曾經說過:“演員和藝術家從來就不應該結婚。每個藝術家、演員和作家隻會愛自己的藝術,整個身心都傾注於藝術,怎麼可能還有夫妻之愛?”他多次表示:“我不想和誰結婚,我要是和妻子在一起,一定很寂寞。”他覺得妻子和家庭生活會成為“愛的牢籠”,自己無法與這種世俗生活相容。但是後來他的態度竟有所改變。41歲時,契訶夫和莫斯科藝術劇院才華橫溢的女演員奧爾加·列昂納多夫娜·克尼碧爾結婚。3年後,契訶夫因病去世,克尼碧爾終生未再嫁。
契訶夫的小說緊湊精練,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俄國的社會狀況。契訶夫生活的時代正是俄國革命的前夜,他義不容辭地成為俄國曆史變革的先鋒。有趣的是,即使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契訶夫同樣悲天憫人、不忘蒼生。而此次出版的契訶夫愛情短篇小說集,也是希望讀者們對這位小說天才有一個全新認識,更希望大家通過契氏的愛情小說,對愛情之下的人性有更加深刻的體認。
本書收錄了契訶夫14篇愛情小說:《愛情》《不幸》《出閣》《大沃洛佳和小沃洛佳》《帶小狗的女人》《畫家的故事》《掛在脖子上的安娜》《壞孩子》《佳人》《散戲以後》《韋羅奇卡》《幸福的人》《關於愛情》和《作弄》。